西兰卡普的四季,仿佛四幅绚丽的画。绘就春的,是五彩缤纷的花丛;勾勒夏的,是鲜艳欲滴的绿叶;画出秋的,是金黄丰硕的原野;描绘冬的,则是皑皑白雪律动起山舞银蛇的气势。 我是最不喜欢冬天的,尽管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际轻轻飘落下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晶莹如玉,洁白无暇,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粒银花,又像天宫派来的白色天使,是那样的美丽,无私的把大地装扮成了童话中的圣洁王国。但冬天太冷酷、总给人一丝寒气。 但不管我喜不喜欢,这寒冷的冬天还是来了,一日寒风过后,雪必随风潜入夜,清晨远望团宝山,整个西兰卡普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树上挂满了银条,草坪也披上了银装。早上起来,冬雾弥漫。雾散之后,立即出现了一幅美景。那松树的针叶上凝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树洁白的山菊。微几拂过,那洁白的花絮纷纷飘洒。 昨夜汽温突降,我就知道西兰卡普的第一场雪要来了,清晨,我在梦中听到一声“下雪了!”,这一声惊喜,生生地把我从美梦中“揪”了出来。我揉揉朦胧的睡眼,朝窗外望去——哇,真的下雪了! 可爱的雪花从天而降,一片又一片,漫天都是。雪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好像老天就这么一点辞旧迎新年的礼物,为了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与雪花零距离接触,都能感受她浓浓的爱意,把它掰碎了一般。急性子的雪花“簌簌”地往下“赶”,好似被关了许久的白雪公主突然得到允许,让它到人间玩耍片刻。 于是下床拉开窗帘后,又钻回被窝,躺在在床上看这新年的第一场大雪。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透过玻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远处的山坡披上雪白的银装,好美啊! 看着雪花纷纷扬扬,我不由在脑海中寻找起形容雪花的词语来,首先想到的是“鹅毛”,但又觉得不妥。 “鹅毛”该是大片的、卷曲的、中间阔两头窄……不像,不如说“鹅绒”更恰当。其后又想起“空中撒盐”,也觉不妥,盐是沉重的晶体,雪似空中的飘浮物。那“柳絮随风起”就妥么?如也不妥那用什么词来形容雪花呢?一时想不出妥帖的词语来。这才意识到,真正面对大自然时,像我这样的人,只能犯傻。至于那些华丽的辞藻,也许大多只是文人的臆想罢了。 窗外,雪越下越大了。我便突然想起不知西兰卡普积了雪没有?因为西兰卡普积雪可是利川有名的一景啊! 想起西兰卡普积雪,不觉又想起一个叫吴柏松的朋友来,他既好诗文,又好“摄影”。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俗大大雅”吧?吴柏松可算一个俗大大雅之人了。记得还是初秋时节,他就说“老覃!下雪后我陪你去西兰卡普看雪吧!” 我当然高兴啊!身为利川人,理应熟知家乡的美景。因此,我也早就有了朝觐西兰卡普积雪之意。一反过去讨厌冬天的情怀,突然喜欢起冬天来了,企盼大雪能立即从天而降。 想起西兰卡普积雪的美丽,此时躺在被窝中看着窗外雪花飞舞,听到雪花落在树叶上“嘶嘶”微微的声响,心中很是欣喜,便想与人分享。来不及穿衣服就打通了吴柏松的电话,我还没说话,他就说:嘿!你知道我要给你打电话呀?我才在拨你的号码,你就打过来了。什么事?说。 我说“你不是说要陪我……” “陪你看西兰卡普积雪是吗?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说这事呢,你等着,我马上开车来接你。” 我很高兴,因为终于有机会欣赏西兰卡普积雪这一美景了。立即穿衣起床,早早地走出房门等待吴柏松的到来。 汽车行进在宛转的山道上,雪,仿佛沉寂了,沉寂得淡淡默默,被抽丝般的风化解成浅浅流动的波纹。飘雪似雾,如漫过天空的银幕,亦如颤动的纱线,在我们眼前挥舞成洁白的珠帘。雪,仿佛迎着我们走来,款款地走来,一步一步鸣敲着岁月的更鼓,轻扣着人们的心弦。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卡门到了,因利川到大峡谷的旅游公路从此通过,这里是个新兴的移民点。街上满地都是雪,几个小孩子在打雪仗,有一个摔了一跤,但他没哭,站起来打起精神又参与到伙伴们做有趣的活动之中,有在雪地赛跑的,有打雪仗的,有堆雪人的,有滑雪比赛的……看着孩子们玩,我也好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放眼远处,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山岭盖满了雪花,房子上盖满了雪,大地盖满了雪。我俩穿过游戏的孩子群走向野外,我不留神摔了一跤,前面恰恰又是一个下坡,我溜了下去,脸感觉到好凉好凉,但心里很快乐很高兴啊! 原来这冬天的景色也是多么的美丽啊!还带我和孩子们那么多的欢乐! 我俩走在上山的小路时,听到脚下发出卟嗞卟嗞的响声,这是雪唱给我俩的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光秃秃的树枝上,高高低低的土坎上,都铺上了一床厚厚的白白的绒被子似的,真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是啊,冬天到了,白雪公主也许什么时候悄悄来到人间,地球妈妈给自己换上了洁白的新衣裳,用雪花装点一下,迎接贵客的到来。我这样想着。 雪越下越大,雪花组成了雾帐,渐渐模糊了我俩的视野。可爱的雪花不时落在我们的头上,肩上,偶尔,会有淘气的雪花钻进我的脖子,和我亲密接触,凉丝丝的——“好冷啊!”缩缩脖子,却带着几分喜悦。 我伸出手,想接住雪花,期望好好地瞧一瞧,看看它是不是书上画的一样,是美丽的六边形花儿。可小雪花好像特别害羞,一转眼,就不见了。仿佛是我这粗鲁的动作吓跑的。 一团团的飘雪,裹挟着冬的喘息,给我们的腮边擦一层亲切的微凉。瑞雪如冬播作物的肥料,所谓瑞雪兆丰年,这雪,衔着多情的梦暗涌,驱使农作物夸张时刻的来临,若没有这冬天的瑞雪,怎么会有“瑞雪兆丰年”这个成语呢? 我们上到西兰卡普的团宝山之巅,极目回望,四周一片银色,向天际漫延开去。雪中的车辙;一个个溶解成淡水黑泥,忽有忽无的风,使劲揉搓起我的遐思。但还是找不出描绘西兰卡普积雪这一美景的好句子,苦苦冥想,才使我不觉想起了伟人的诗句来。于是高声吟诵道: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也只有伟人的诗句,才能形象地描述西兰卡普积雪这一美景啊! 吴柏松忘我地拍着照,白雪包裹着的一树,一草都成了他相机中的景至。我不会摄影,但却尽情地地欣赏着西兰卡普银装素裹后的美色。 没过多久,忽闻狗叫,抬眼望去,几只狗向我们跑来,后面跟着一群男人。因为狗边跑边打着转在四下闻,所以后面跟着的人不用跑。吴柏松见我面露惊恐,便说:别怕,是打猎的,放心吧!猎狗不会咬人。 打猎的人远去后,我们就近找了个农家吃午饭,家主也姓吴,在等待女主人烧饭的时间里,我便向老吴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老吴说:这团宝山,是西兰卡普东部最高最大的一座山,山顶宽阔,林木森森,野生动物繁多,百鸟同林,清江从山脚中流过,滚滚西来,一摇头又宛延东去。西兰卡普地区的人们世世代代活得艰难,这里不通公路,要把东西运回家,土家人们离不开肩挑背托,当挑夫是这里精干男子的一种职业,出云阳挑盐入陕甘,那宛延的山道上不时传来挑夫们雄浑的号子,那一声声号子喊出来,便是一首凄美动听的山歌。说着他便吼了一句:老挑二喽!大不呀忙呃!太阳下山有月哟亮啊! 团宝山因是卡斯特地貌,山上没有水田,只有种不完的荒地,这里的土家人还处在近似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年关一过,人们放一把山火,烧去杂草,再用锄头刨松泥土,谷雨一过,种上包谷,荞麦和各种豆类,便算完成了春播。播种后,男人们便要下山找活干,以便挣回全家一年的油盐,人情和衣服钱。下山后,一直要到立冬后才回家收获地里那些鸡脑壳大小的包谷,蒿草一样的荞麦和豆类。女人则在家守一头或几头牛羊,喂一头肥猪,给男人酿几坛包谷老烧酒,等待冬天男人回来。 抢收完庄稼不久,便会迎来第一场大雪,将山岭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精壮的土家汉子们,便背上火铳,点燃火绳,上山围猎。土家人忠厚,从不斤斤计较,至今还继承了先人的古训:“围山打猎,见者有份”,只要你参与了,打回的猎物都要平均分配。前几年,火铳被公安机关收缴了,如今只能让猎狗寻找动物藏身的洞穴,然后或挖开或用烟勋。 打猎回来,女人们早将包谷荞麦面拌上洋芋蒸熟了,男人回来后只将铁耳锅吊在火坑上,把野兽肉放进锅里拌上酸菜一阵猛炒,最后放一把海椒(辣椒)加一勺花椒,正踪的酸麻辣味便将整套茅草房就熏得香喷喷的了,女人再去酒坛里打一竹筒包谷老烧。让男人喝得激情涌动时,夫妻俩才钻进被子里干那耽误了夏秋两个季节的极乐之事。 吃罢饭出来,飞雪没了,西边天际里一缕冬阳斜刺里照了过来,那一丝温热,使地面冒起一缕缕薄雾,有些缥缈,慢慢地向天上移动,冬天的雾是寒冷积聚的阴霾,在阳光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渐次的轻轻隐去。一切变得清晰起来,一切显得明朗起来,四周那山,那树,那林,那矗立在天地间高高的峰岭,那空旷的洁白的原野,眼看着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黄。 初雪是经不起冬阳那点温暧的,此时,大地的躯体已被阳光分成双色,雪的世界渐渐地被阳光取代,树木上的雪被阳光淋下,现出了树的本色,摇曳的枝条抖落着阳光的明亮,树木的影子,有的在静止,有的在移动。阳光在拉长着万物的模样,阳光也在缩短着万物的模样,阳光在看着万物的模样。 冬天的时光是不长的,一会儿,那原先仿佛捅到了蓝色天空的山峰顶,出现了好些黑色的云朵,随着傍晚的临近,它们渐渐亮了起来,仿佛一团预告火警来临的烟雾。接着,阳光的大火就突然在团宝山的山坡上熊熊地燃烧了起来。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于是,在那些原先矗立着又黑又可怕的巨大山峰上,一下子奔泻着勃勃生气、辉煌灿烂的阳光的湍流。它使团宝山的庞大无比的轮廓显露了出来,也照出了附近那些被葱郁繁茂的植物所覆盖的冈峦峰岱,也照出了无数美丽的丘陵。那些丘陵遍布在团宝山周围二十五平方公里以内的地面上,恰似一张由葱茏的树和绚烂的花所织成的织锦。 冬雪如一床被子,盖在大地的身上,让大地母亲得以宁静地冬眠。有文友咏道:冬天来了,大地也累了,繁荣了春夏秋,也该歇息了。冬天来了,大山荒芜了。岩石显露了身影,落叶铺满了山坡。唯西兰卡普依然唱着欢快的冬之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