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乡村里的成长记忆】◆冯凯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冯凯,90后,男,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喜爱文学,专心写作。

【乡村里的成长记忆】

城市和乡村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景色,自然也就有不同的文化氛围。生活在乡村的孩子自小就对自然充满了好奇,他们有着灵敏的思维,敏感的的洞察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得到种种似乎不存在但也曾确信过的教训,这些教训由来已久又代代相传,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随着时光行走的脚步,我们慢慢长大成人,原来天天玩的游戏不见了,时时约束我们的规矩不见了,尽管它们已经被忘记,但是我愿意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因为这既是我们的成长记忆,也是我们的地方风俗,也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背景。

春节是一年里最热闹的节日,既是上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在乡村里被称为“过年”,过年在80后、90后的成长记忆中是美好的,过年可以收压岁钱,吃好吃的,放鞭炮,看礼花……但到了大年三十前后的几天,家里的老人会把剪子等锋利的工具藏起来,针线也是不能动的,小孩子不能乱摸。我的祖母是非常相信这一说法的,年逾80的她一直坚持着藏剪子的“习惯”,每年过年都把家里的锋利工具都藏起来,不让我见,倘若真用到了,也必须等过了初五才能拿出来,而且祖母还秉承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春节期间不能吃药,过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美好、幸福的象征,是不能用这些药的,后来去我舅妈家里,她一直以来的习惯也是家里不放药。

理发似乎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乡村里,正月里是不能理发的,理了发对舅舅不好,要等到农历“二月二”才可以理发,这在习俗中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在这一天理发会鸿运当头,小孩理发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叫“龙剃头”,被认为能带来一年的好运。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一定是知道的,在一日一日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们也愿意认为这是真的。

等我们稍大一些,开始换牙的时候,换下的牙是不能乱丢的,这也有一定的说法:下颌牙掉了要扔到瓦楞上,上颌牙掉了要扔到床底下,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长出暴牙。记得我小时候,要换牙了,父母“交代”完就要立刻去扔到指定的地方,每一次仍上颌牙的时候,它都会从瓦楞上滚下来,即使扔不上去,也是不能放弃的,越是这样越着急。最后,实在耐不住性子就闭上眼使劲一扔,落在哪儿还真不知道,但心里还是默认它落在了瓦楞上。

伞是用来遮雨、遮阳的,在哪儿打伞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但在乡村里,这的却是有规矩的:不能在屋里打伞。因为这样会长不高。类似的说法还有不能带两个帽子,也不能蜷着腿睡觉。通话的孩子都是照做的,也有一些不听话的孩子故意想尝试一下。后来发现,自己一年一年变高,就找到大人理论说:“你们说的都是假的,为什么我在屋里打伞还是长高了?”

男孩子是比较爱玩的,也好动,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当然乡村的活动空间也比较大,于是就想尝试一下别样的体验,比如,放火、玩火。通常,大人们都会训斥说玩火会尿床一类的话,反对孩子玩火,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挡男孩子们玩火的冲动。

小时候,在姥姥家太无聊,就带上一盒火柴把邻居家的柴火点燃了,幸亏当时救得及时,不然就会酿成一场大祸。后来,我非常害怕,就躲到了床底下,姥爷劝了我很久,我才敢从床底下出来。

等我们再稍大一些,12岁左右,到了乡村人俗称的“本命年”,这一年里要买一条红色腰带扎在腰间,以避祸躲灾,趋吉避凶。我小的时候,大约五、六年级,祖母给我买了一个腰带,我觉得很清楚,是大红色的,非常鲜艳。可仅仅就扎了几天就再也没用过了,因为当时的我比较害羞,不太好意思用红色。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晚上的时候,是不能看镜子的,不然脸会变丑,还会长斑。现在,我们睡觉前都要照照镜子,也许这些东西我们已经忘记了,但是却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

……

这些或许已经随我们的成长慢慢消失了,但它却随着我们的成长随血液在全身流动,闪耀着真实乡村生活的基因。

这不是傻,也不是欺骗,这是少年时代的天真和幸运,对于离开乡村的人来讲,这些就在他们的眼眸中,而对于继续在乡村生活的人来讲,一直都在他们的语言里,并传给下一代。因此,这是一份乡村生活的馈赠,慢慢回味,你会感到它是甘甜的,也是有滋味的。

这是乡村给予每一个孩子的殊遇,是我们风俗的延续和真善的存在。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