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视线||【冬日蟠龙湾】◆潘爱娅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潘爱娅:网名开心,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省作协会员。有近四百篇散文和小说,散见于 “团结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电视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老年报” “中国人口报”“现代快报” “郑州日报” “石家庄日报” “桂林日报”“太原晚报”“福州晚报”“西安晚报”“新安晚报”等,及“生态文化”“文学月刊”“升金湖”“百家湖”“鉴湖”“振风”“铜陵文学”“内蒙古林业杂志”“慈善杂志”“桐城文学”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上。有作品入选《中国著名作家文学作品选集——当代卷》《散文中国》《中华散文精粹》等选本。多篇作品被“人民网”“凤凰资讯”“中国作家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网”等几十家网站转载,出版有个人文集《开心集》。





  作品欣赏

冬日蟠龙湾

凡带有“湾”字的地名,肯定是与水相关。而这“湾湾”的水,往往是穿流在那弯弯扭扭的山谷间,像我们桐城的水磨湾就是这样,我以为蟠龙湾也是如此。在这仲冬季节,我有幸走进了蟠龙湾,亲眼目睹了蟠龙湾的冬日风采。原来这蟠龙湾却非是山里的湾,而是堪比江南的水乡。

出发前, 朋友给了我一些介绍资料“ 蟠龙湾景区位于嬉子湖镇蟠龙村,一说此地古时是蛟龙汲水之地。一说这里有一棵古树,盘根错节,远观如龙一般,蟠龙湾因此得名。景区有龙溪草堂、神墩阁、凤凰山、梧桐古道、荆棘谷、状元府、顺义堂、双玉阁、蟠桃园、进士楼、民俗馆、书画馆、古窑址、洗砚池、锂鱼塘、龙须沟、状元桥、梅花山、紫竹苑、菊花堤、葵园、兔尾林、兔耳树、吴家大宅、风雨茶楼,望湖塔、龙门、徽派木宅等景点、其中尤以龙溪草堂很有名气”

有这么多的景点,有这么多人文,在短短的时间里是很难全部欣赏的,这只有租间房子住下来,慢慢的,悠悠的一边赏景一边品文,这于我等似乎不现实。我们从城里来,为的是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是为了心灵片刻的净化。恰好,蟠龙湾就是这样可以停放心灵的好地方。

我们一行人没有去观赏那些资料上的景点,而是直接走进了旷野,走进湖边,走近了老牛和白鹭。因为是冬天,我们欣赏的只能是冬景,蟠龙湾的冬景没有让我们失望。

这里是嬉子湖的边缘,所处的地势一面是无边的开阔地,一面与水相连。开阔地上杂树丛生,大部分都已染成杏黄。而在这些杂树里,又有成片的竹林如翡翠般嵌在其中,黄与绿的搭配,色彩有种无法言说的绝美,远望之,极像一种水墨的渲染。自然,我们等于进入了立体的水墨画中。或许又是冬天的原因,这里的环境极其的幽静,静得连一声鸟鸣都没有。置身其中,尘世的凡俗似乎离人而去,心灵有种清空的感悟。

蟠龙湾最可称道的应该是水,大湖套小湖,湖湖相连。链接这些湖水的是一条条的圩梗,埂上栽的全是桃树。据春天里来玩过的人说:在那桃花盛开时,就像是用桃花做了框子,框子里的湖水就像是镶嵌的碧玉,走在桃花盛开的长堤上,观碧波,看日出,那简直就像是在人间天堂啦!这些话把我们的心撩拨得蠢动了起来,遂约定,明年的春天一定再来。

我初来到这里,有一种从江北来到了江南的感觉。湖光水色里的风波亭和白色小桥,极具江南风格。却又没有江南那众多的楼台亭阁,更没有人来人往的闹腾。这里还是一片没被开垦的处女地,基本上还保持了原始的地理风貌。野草野花恣意生长在埂畔湖畔,还有那依水而生的丛丛芦花,给冬日的蟠龙湾更增添了无尽意趣。

堤上茂密的野草厚实得如被子般,我们在这草被子上或坐或躺,眺远方湖水碧波荡漾,看近处几只老牛在悠闲的啃草。湖光水色相和着冬日烟黄,无限的伸展在广阔天地间。虽没有春天的花红柳绿,却具备了静逸高远之意境。这等的闲情逸趣,我们这些从钢筋水泥树林里走出的人,是很难能够享受得到的。

我从小生活在丘陵地区,很少见过这么富足的水域。对于这些水边的一切更是感兴趣,有些景致我是从未见过的。特别是那一个一个干枯了的内湖,湖底已经有了大裂缝。一望无边的大蚌壳,如列队的士兵,把湖底排得满满的。它们张着大口半插在湖底的泥土中,似乎是在向老天祈盼。零散的白鹭,细脚伶仃的竖在这些大蚌旁边相互对峙着,像这样野趣横生的场景我是第一次见到,新鲜之余,也为那大蚌们而可怜。

大凡有好水好树木的地方,必定有好空气。可以说,蟠龙湾这地方的空气更是澄净。因为离城远,加上没有工业污染,目击之处除了水,就是树木草地。在城里时还是昏然的头脑,来到这里就头清目爽了。本是干燥的冬季,这里的空气照样的湿润,是那种让人觉得恰恰舒服的润湿。要说哪儿是自然氧吧的话,这里应该算得上吧!

假如在忙碌之余,想寻找一处幽静的场所将心灵释放,我想,就来蟠龙湾吧!这里的乡野风情片刻就把那些疲劳烦恼清空,心中立即有了诗情画意,这是人生多么难得的惬意啊!

就是在这样的冬日里,这里,照样有那种沧古悠远的好景致供人欣赏。像那湖滩,老牛,白鹭,芦苇,大蚌,还有斜阳夕照,渔歌唱晚等等,让人把尘世喧嚣丢到了脑后,田园诗意犹然而生,竟有了乐不思蜀的感受。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季刊,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