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视线||【家乡的年味】◆黄建军

 白云之边 2020-08-06
者地者丽者
简简
介介

       黄建军,男,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搜狐新闻网》、《东方散文》、《齐鲁文学》、《爱投稿》、《品诗》、《德育报》、《长治日报》、《上党晚报》、《上党文化》、《炎帝文化》、《长治城区新闻》、《上党文苑》等

作品欣赏

家乡的年味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一首关于年的歌谣。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最受百姓重视,最能体现中国民俗的一个节日,里面包涵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几千年来,年俗就是靠隆重的举办形式被老百姓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现在的城市人,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传统年文化了,过年是能简化就简化,能省略就省略。这么多年,在城市生活久了,感觉年过的越来越没有味道了,好像就是吃顿年夜饭,走走亲戚,里面很少有文化内容了。以前因为经济不发达,丰盛的年夜饭还是让人期待的,而现在由于条件的改善,和过去相比就是天天在过年,所以年夜饭也失去了吸引力,更让人感觉年味淡了,不像年了。

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很让人期盼的事情。从进入腊月就开始扳着手指头数日子了,心里整天想的就是饭里有没有肉,妈妈啥时候给我买新衣服,爸爸咋还不买炮了?满脑子都是对年的憧憬。现在过年的感觉就是年关的某一天,忽然一看日历,呀!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不仅少了期盼,还觉得成了负担。

以前在老家过年,虽然是农村,但年的味道感觉比歌谣上还隆重。从进入腊月起,辛劳耕种了一年的农民就有了难得的清闲。那时候,生活条件虽然差,但我家养有猪和鸡。临近年关,村民就开始找人来帮忙杀猪、宰羊,准备着过年。我家住在一个以前地主家的大院里,院里有四五户人家,过小年前,父亲会早早约好院里的男人们帮忙,并请村里的杀猪师傅来杀猪。杀猪的场面很热闹,逮猪的时候,四五个大老爷们,撵着猪满院跑,猪一边跑一边嚎叫着,声音很是刺耳,也不知道猪是不是有预感,反正就是不想进圈,好不容易撵进圈,几个人赶紧关好圈门,把猪围住,费了好大力气才抓住猪腿把猪摁到,然后把前后腿分别捆在一起,抬到一条小长凳上,在猪狂叫声中,杀猪师傅一刀下去,猪血开始喷涌而出,流到早以备好的铁桶里,整个杀猪场面看起来有点血腥。随后,家里还会杀几只鸡,备点年货就等着过年了。

除夕当天,吃过早饭,父母就开始忙活了。先是母亲打一锅玉米面浆糊,随后,父亲就带着我和妹妹贴对联,房子、猪圈、鸡窝一个也不能少。贴完对联,再把自己家糊的灯笼挂在门上,院子在对联和灯笼的映衬下,立马喜庆起来,开始有了年的味道。中午吃罢饭,院子里的女人们就忙碌着去准备年夜饭了,男人们则开始磊“旺火”。先用砖块在地面磊一个约50公分的园圈,圆圈的一侧要开一小口,以便点燃;磊好砖块后在砖块垒起的圆圈中添上生旺火用的木材,竖起来放,大约有1米高,竖好木材,然后把事先敲好的炭块围着木材一圈一圈的码起来,在码炭的过程中向上逐渐收口,直到码的炭超过木材时,要把炭的口收住,形成一个塔的形状,旺火就算垒好了。满院竖起五六个“旺火”,有点像少林寺的塔林。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满院疯跑了,要是不小心撞到“旺火”,大人们说全家就会倒一年的霉。

日落西山,华灯初上,红灯笼随风摇曳,从灯笼中透出的红光洒的满院都是,感觉到处都是喜气。院里老老少少、大大小小忙活了一天,都已饥肠辘辘,就等着吃年夜饭了,我和妹妹会趁大人不注意,从盘子里悄悄偷一块肉,放进嘴里,慢慢品尝,那味道现在还记忆犹新。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炕上,炕桌上摆满了饭菜,香味四溢。这时,平时不喝酒的父亲也会倒上几杯,喝起来。吃年夜饭的过程中,院里的大人们会互相串门,喝喝小酒唠嗑唠嗑,有说有笑,满院飘散着欢声笑语,真是幸福洋溢。

守岁到午夜,喝酒聊天的人们开始散去,都忙着回家发“旺火”。发旺火前,还要拜祭各路神仙和老祖宗。财神、灶神、门神、土地爷和祖宗牌位前都要供上素菜祭品。一家人在父亲的带领下,挨着个上香、烧纸、磕头,表示对神仙和祖先的祭奠。发旺火也有讲究,首先点燃旺火里的木材前,最好是从上往下,浇上一些易燃液体,以方便引燃旺火中的木材;其次,在点燃木材后,为使旺火中的木材能充分燃烧并引燃炭块,一般都要煽火,煽火时还要注意与旺火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不小心把辛辛苦苦垒起的旺火煽塌,白费辛苦是小事,关键是大过年煽塌旺火,会带来一年的不吉利。听熊熊燃烧的旺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真的会让人对明天充满期待。旺火着起来后,还要转旺火,传说转旺火可以祛病除灾,满院的人围着各自家的旺火顺转三圈、倒转三圈,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转完旺火,就开始放烟花了。虽然那时候条件不算好,但父亲总会少买点烟花,让我们高兴。放烟花的时候,整个村庄烟花声、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放完烟花,大人们会用铁锹铲些旺火碳,放到家里的灶火,预示一年兴旺发达。小伙伴们则开始满院找没有炸了的小鞭炮,扔到旺火里听鞭炮的爆炸声,直至困意来袭,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就等着第二天,穿惦记已久的新衣服和收压岁钱了。

家乡过年,还要迎喜神,请祖宗、送祖宗。虽然对一些年俗不太懂的其中的含义,但我相信,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民俗年文化一定是靠这种隆重的举办形式,才能代代相传下来,并让我们对它充满期待。如今,一切都简化了,孩子们对年的印象就是买新衣服,吃年夜饭、收压岁钱,而对传统年民俗知之甚少,这种被简化了的年,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又怎能让他们去传承呢?而这些传统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也必将消失在以后的日子里。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诗歌地理◆温州-陈忠的诗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季刊,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