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霞,山东烟台人,笔名宁馨,毕业于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从小喜爱文学,擅长写作。自中学起,便有文学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多篇文章在省、市获奖。
清明祭【原创】 又是一年清明到,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爷爷离开我们5年了。跪在爷爷的墓碑前,眼前又浮现出爷爷慈祥的面容……伴着暖暖的阳,柔柔的风,为爷爷摆上祭品,把一瓶白酒洒在碑前,含着泪轻轻地对爷爷诉说:爷爷,孙女来看您了,哦,还有您喜欢的花,给您摆这啦……爷爷,您在天堂还好吗?……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会常来看望您,爷爷,安息吧! 爷爷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 一、新婚伊始,投身革命 90年前,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他,反而使他练就了一身刚强与正义。十七八岁青春正好,遭逢日本鬼子横行中国,老百姓过着胆战心惊、东躲西藏的日子。一批热血男儿毅然走出家门,悄悄组建起一支支敌后武工队,同敌人展开了明争暗斗。爷爷自打小家人便为他定下一桩娃娃亲,媳妇儿是家境较好的韩家姑娘,也就是我的奶奶。二人两小无猜,情投意合。战乱时期,韩家决定举家迁往大连,奶奶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只为陪伴心爱的男人。于是,在家人离开之前,俊俏的奶奶与我的爷爷在18岁这般美好的年纪结为秦晋之好,开启了她人生新的篇章。 然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非常年代,亲人相聚却是件奢侈的事情。新婚不久,爷爷便离家参加了武工队。小夫妻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多年。这期间,有了我父亲、我叔叔和我的两个姑姑,因爷爷常年不在家,孱弱的奶奶便独自默默承受起生活的磨砺,一方面要尽心抚养年幼的孩子,一方面还要应付来自鬼子的骚扰刁难,以致落下了头疼、睡不着觉的毛病,炕头常年备着衣物干粮,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带着孩儿出逃。奶奶对家庭的付出,对爷爷的支持,爷爷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责任在身,他只能把深深的愧疚埋藏在心里。 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缠着爷爷讲他参加革命的故事。每当这个时候,一贯乐呵呵的爷爷总是神情凝重,语气缓慢而严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爷爷说,由于武工队要深入敌占区活动,他们的隐藏地点,必须也只能是当地的堡垒户,他们的情报收集,更多来自于老百姓的随时密告,他们吃的穿的以及化装时所用的,全靠各村秘密支部的供给。武工队的成员与当地群众完全地打成一片,也是一头的高粱花子,也是一脚的泥巴,也和群众睡同一个土炕,吃一样的糠菜窝头,也经常与群众一起担粪锄草,一起拉犁耕种。就因为这样,使得他们与当地的群众从感情上到组织上都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也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在敌人搜捕时,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宁可丢掉羞臊,也敢在敌人的刺刀面前将武工队员认作儿子、认作丈夫。可以这么说,武工队在远离根据地和大部队的敌占区活动,没有当地百姓的掩护,没有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他们连一天也休想坚持下去。这种唇齿相依的方式古今中外找不到第二家,是任何特种部队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它老土老土的土的掉渣。 由于工作的隐秘性,爷爷不能经常回家,怕泄露组织目标,也怕连累家人,偶尔在夜深人静之际偷偷潜回家里看看,天不亮又离家而去。有一次,由于叛徒告密,一股敌人突然闯进村子,措不及防的武工队员边回击边撤退,本就不适脚的鞋子在狂奔中弄丢,爷爷就赤着一只脚在寒冬腊月的冰冷地面上奔跑着,奔跑着……直到战斗结束,爷爷才发现这只赤脚已冻僵、冻坏,失去知觉,在后来的很多年里,这只残脚让他痛苦不堪,但他毫不在意,无怨无悔。 每每我们提及他的这只脚,他都会很自豪地回应说:“这个老伙计呀,它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想当年,它可是出了不少力,是个大功臣呢!” 三、刚正不阿,侠骨柔肠 解放后,爷爷参加了工作,又当上了领导,把家人接到了城里,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奶奶也过上了安心的日子。 由于爷爷在职能部门当领导,提着东西来找他安排工作、更换工作的人很多,特别是当年一个战壕里战斗过的父老乡亲,听说爷爷在城里当了官,都满怀希望而来,希望能为儿女揽个好差事。每每这时,爷爷总是一脸严肃,义正言辞地叫他们把东西拿回去,并告诫他们:“工作的事情会研究考虑,但礼品的事情坚决不行!”吃了几次闭门羹,人们慢慢读懂了爷爷的为人:刚正不阿,朴实热心。尽管爷爷对送礼的人毫不留情,但他却尽自己可能地帮助他们,为他们解决困难,这也为他赢得了好的口碑。 的确,尽管爷爷个头不高,晚年因为伤痛原因还佝偻着身子,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伟岸的,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四、倾我所爱,把你宠成我的公主 许是愧疚于年轻时对家庭生活的缺失,稳定之后的爷爷加倍地对妻儿好。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陪妻儿聊天,抢着做家务。待孩儿成家后,他已退休,便与奶奶一起拉扯孙子、外孙辈。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是个非常慈祥的老人,整天乐呵呵的,像尊弥勒佛。我们小孩子惹了事,他也不疾不徐,毫不生气,总是心平气和地给我讲如何待人如何处事。慢慢地,我们几个摸出爷爷这个“老好人”品性,总是喜欢在他面前淘气和撒娇,他也一副来者不拒的样子,这让我们很是享受来自爷爷的宠溺。有时是奶奶看不下去了,出来替爷爷打抱不平,爷爷却毫不在乎,乐呵呵地开了腔:“小孩子嘛,调皮是天性。再说了,我喜欢跟他们玩呢。” 这又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爷爷看奶奶的眼神也是宠溺的!虽然当年那个娇俏新娘的美丽容颜已不复存在,虽然皱纹已悄然爬上奶奶的额头眼角,但也许在爷爷的心目中,奶奶永远是自己最爱的那个美丽女子。于是,他跟她温和地交谈,给她买她喜欢吃的食品,跟她一起快乐地做家务……爷爷,这个老革命,他简直把她宠成了他的公主! 五、勤俭持家,让爱传承 因爷爷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因此算是离休干部。在那个物价较低、工资也较低的年代,爷爷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但他却很节俭,一件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想给他买件新的他一个劲地阻止。多少年了,一直喜欢穿老布鞋。记得有一年春节前,我们跟他商量,买双棉皮鞋,既时尚又保暖。爷爷吓坏了,一个劲地摆手:“不要,不要。我这脚啊只认布鞋,穿皮鞋可受不了那个拘束,你们年轻人多打扮打扮好看。”爷爷有一件海军蓝格子秋衣,后背处已薄如蝉翼,两只袖口也已缝补多次,家人几次三番想给他换件新的,可爷爷总舍不得丢,他抚摸着上面的一针一脚,无限感激这件秋衣陪他走过的艰苦岁月,怀念给他带来的温暖。想着劳苦功高的爷爷曾穿着它与敌人斗智斗勇,望着眼前的一幕幕,不觉眼泪模糊了双眼…… 也许在多数人看来,爷爷的俭省令人费解,我也曾经不能理解,甚至还一本正经地疏导过他,跟他说过去受过那么多苦,现在应该好好享受生活,毕竟人生苦短。可爷爷依旧呵呵笑着,连连摆手说:“不苦,不苦!我很幸福,也很知足!眼瞅着你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记着将来一定给你们的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我要多攒点钱,等需要的时候能多给你们一些。” 每每想到这些,鼻子都酸酸的,眼泪盈满了眼眶。爷爷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永远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六、影楼留影,长驻心间 本以为像爷爷这样乐观坚强的人会长命百岁,没想到在八十五那年突然心衰住进了医院,医生说老人多个器官衰竭已回天乏力。记得那年正月二十七爷爷的生日刚过,爷爷突然跟奶奶提议去照相馆照婚纱照,惹得奶奶好一阵笑。爷爷解释说:“其实没什么,就是觉着一辈子欠你的太多,当年匆匆就让你嫁了我,着实委屈了你。现在条件好了,去补个婚纱照,也算是当年的一点补偿吧。”最终,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二老去影楼照了相。看照片上的二人,琴瑟和谐,相得益彰,很是般配。爷爷西装革履,目光炯炯;奶奶身穿洁白的婚纱,头戴花冠,红润的笑脸美成了一朵花。这哪里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分明就是年轻帅气的王子跟他美丽的公主相守相依! 后来想想,许是爷爷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想以这样的方式来给家人留个念想才突然做出的决定,我们都唏嘘不已。 即使重病缠身、危在旦夕之时,爷爷依然坦然,看不出对疾病的丝毫恐惧。反倒是看到我们痛苦流涕,不住地安慰我们,说自己当年负过那么多的伤能平安活到现在并且儿孙满堂,实在是老天的恩赐,应该感恩才对。 那年年底,在一个银装素裹的雪夜,爷爷走了,带着对家人对世界的无限眷恋走了…… 就在昨天,我在网上浏览,突然一幅似曾相识的照片抓住了我的眼球:一个个子不高、佝偻着身子、衣着朴素的老人推着一车蔬菜蹒跚前行。不知怎的,看到这个老人,我突然就想到了我的爷爷。顿时心疼不已,鼻子酸酸,热泪奔涌而出…… 爷爷,您在天堂还好吗?好想您……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