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原创】 玉兰那年19岁,一条粗辫子在背上不停地跳动。穿的虽然是姐姐退下来的旧棉衣,但玉兰还是俊得像一朵玉兰花,杏眼粉面里藏不住青春的俏丽。她挑开布帘进屋,放下柴禾,掸掸衣襟往炕边一站,土坯的茅屋一下子就亮堂了。 盘腿坐在炕上小声说话的娘和媒人一齐停下来看着她。 媒人问,丫头,你到底愿不愿意? 玉兰低头使劲地抿着嘴唇,双手揪着自己的辫稍,俺听俺娘的。声音里有压抑不住的欣喜。 娘道,新社会哩,你自己拿主意。又说,小伙是不错,个高,仁义。家里穷也不算什么,有合作社互助组哩。只是人在部队,这一过鸭绿江,万一——我看缓缓吧。 娘,人家是保家卫国哩! 你个死妮子!娘拿手掌拍着炕席。 俺不管。俺愿意俺明天就去部队。玉兰一转身,摔着辫子跑出门。 小伙是柳屯的柳石头。两年前,一次上灯学时玉兰见过他。那晚教员先教他们写“解放军”“空军”“海军”“陆军”,然后讲解并动员小伙们参军。台上讲得激动人心,台下却静得能听见针落地。 俺报名!黑瘦的柳石头冷不丁站起来喊了一嗓子,灯学里立刻响起响雷般的掌声。石头却挠着头涨红了脸,不知他看没看见差点拍肿手掌的她。 后来,玉兰偷偷跑去火车站,挤在人群里看出发的新兵,那翻飞的彩旗,震天的锣鼓,高昂的军歌,让她兴奋得红了脸庞。在胸带大红花的绿军装队伍里,玉兰一眼就看见了柳石头。她一直跟着队伍跑,使劲地向他挥手,大声地叫喊,哎——哎——,但柳石头却没有听见,他挺直腰杆随着队伍大步走进了车站。 再后来,玉兰还偷偷跑去那个站口仔细地回想当时的情景,但那个穿着绿军装的身影在她的脑海里仍一直向前,始终没回头看她一眼,只有嘹亮的歌声还响在耳边。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这歌声一直鼓舞着玉兰,它就像一声远远的召唤,日夜招引着她。 现在,机缘巧合,媒人提的小伙就是他,玉兰觉得她再也不能等了。天亮时,她收拾好蓝布包裹,毅然拿起剪刀剪去了心爱的发辫…… 许多年之后,时光已经染白了他们的鬓角,他们守着的山林却郁郁葱葱。柳石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双臂,但他可以不停地在山林里走。玉兰就是他的手臂,只要他一个眼神,妻子就会在他想到的地方栽一棵树苗或把一棵树修剪得笔直。 累了,他们就坐在高高的山石上歇息,山上的溪流、花草和树木都会浅吟低唱,哗啦啦——沙沙沙——玉兰这时就会舒服地把头轻轻搁地在丈夫肩头上。他们的目光越过葱郁的山林,追着蜿蜒而去的铁轨,一列火车正扯着白烟驶向远方。 柳石头想起第一次在车站接玉兰时的情景,火车喷出的白气里,短发齐肩的玉兰穿着姐姐退下来的半旧红花棉袄,挽着蓝布包裹,正笑吟吟地向他走来。 你那时咋就敢一个人乘火车去部队找俺? 你都要去朝鲜打仗了,俺还有啥子好怕? 过鸭绿江时让你不要等俺,你还是等。你看上俺啥? 看上你的绿军装呗!你们都勇敢哩! 那俺负伤转业了,不穿军装了,你咋还跟俺呢? 咱虽没拜天地,但咱在你那些战友面前喝过交杯酒,也算举行了拜了堂。俺还能反悔?不穿军装,你还是党员哩!跟着你俺觉得踏实。 你呀,傻! 俺才不傻!政府让咱看山林,咱抗美和援朝也都出息,还不是学你的样?只是,他们结婚俺什么都没给置办,白手起家,难为他们啦! 他们有知识,又改革开放了,你担心个啥?他们怎么说也拜了爹娘,比咱当年强哩!咱只管看护好山林吧。 他们站起来,阳光灿灿地照在他们脸上,树叶也葱郁光亮。玉兰一手扶着丈夫,一手指着山坡说,山像穿着军装哩,真好看! 哈哈哈……柳石头朗声大笑,扯起喉咙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