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南山”书路远——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艺术硕士主题书法创作十人展

 旷世缘q33hh84b 2020-08-06

杭州南山路是艺术的“香榭丽舍”,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唐云艺术馆、恒庐美术馆、柳浪闻莺公园都在傍依西湖的南山路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诗经》也有“南山有薹”之句,南山的寓意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一般象征美好事物。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绍兴市柯桥区文联主办的“问道南山”8月5日在绍兴柯桥美术馆开展。 “问道南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艺术硕士主题书法创作十人展给庚子暑期的艺术界带来一阵绿色的清凉,给绍兴柯桥美术馆带来一味醇厚的墨香。性情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的他们抱着南山的书法之梦、哼着南山的书法之曲,逍遥自在,与南山的艺术氛围合拍、合奏、合欢,同窗高谊,一泻于书。书法是他们共同的玩伴,是可以倾诉的对象,是长相厮守的精神家园。几年杭州的南山问道,让这些原来就悟性较高的青年学子除了讨教中国美院老师的本领之外,更体会到了南山书法之路的柳暗花明、登高望远,成为最终向“兰亭”进发的书法大军的一员,至于能否著手成春、修得正果,那须看各自的不舍造化了。即使成不了“大师”,书学的过程、书学的欣赏、书学的钥匙也一定是这辈子最值得念想的。

展览现场

参展的李惠明篆书的文秀敬正、叶冬林魏碑的开张淡定、洪朝阳行书的风流蕴藉、蒋采简帛书的灵巧朴实、潘军汉镜铭的圆润细劲、卿三彬隶书的优游舒展、赵海刚楷书的端庄和穆、周静合草书的翻绞激荡、郑欣玫笔墨的气息清新、吴传薪书写的刻意求真,皆可圈可点,令人刮目。作为当代中国书法学院教育的摇篮与正脉,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毕业出来的研究生应该对书法的当代发展有所担当,不仅仅需要聪明的匠手,还需要沉静的匠心日日打磨自己的书法天地,摒弃浮躁,“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参展艺术家

“问道南山书路远,兰亭有酒往柯桥。今朝十子多才俊,泼墨荷风气自豪。”是情结,是情缘——毕业,意味着新一轮书法“创业”的开始,这样的“创业”资本是幸运的书法人才能拥有的。

中国美院副院长沈浩以及书法系白砥、沈乐平、韩天雍、戴家妙、张爱国、陈大中为展览题词。

受疫情影响,展览不举行开幕式,十位作者现场合作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书法大字并举行简短座谈会,表达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作品欣赏

洪朝阳 黄锡云-平水赋

李惠明    吉金读书七言联

蒋采 柳永-望海潮

卿三彬   清溪集序

潘军    汉会稽镜铭文

吴传薪 张虚静-题宝积观

赵海刚     杜甫-蜀相

叶冬林 咏上饶诗三首

郑欣玫 竹雨茶烟联

周静合 雁荡山石梁洞诗

转载自美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