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区分绫、罗、绸、缎

 静思之 2020-08-06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京城地方的局面越大,人的眼皮子越薄,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绫罗绸缎是红的绿的,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一时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丝绸面料分类

▲▲▲▲▲

“绫罗绸缎”这个词第一次集体亮相是在清朝,出自《儿女英雄传》中,是对丝织物的一种概括性称呼。

在织布过程中通过组织固定好经纬纱线的关系,将每根纱线织成一整块布料,不同的组织结构关系就产生了“绫罗绸缎”。

然我国的丝绸种类繁多,绫、罗、绸、缎、丝、帛、锦、娟、绡、绉......

究竟如何来区分这些面料的不同呢,或许可以从面料的组织结构来了解一二。

常见的组织结构有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纱罗组织等。

▎平纹类  ▎

由每一根经线和纬线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的组织,每个交织点按照1:1的比例交替出现,,由于每一个交织点都被旁边的纱线紧紧压住,所以平纹组织是最紧实耐磨的,但光泽感叫差、弹力较小。

(平纹类组织结构)

平纹是是最基础的一种织法,其他织法则是在平纹组织上进一步演变创造出来的,而平纹自身变异的花样也有很多。

代表面料有:

 ▏ 绢      

绢在新华字典的字义是一种坚韧的丝织物,轻薄透气且纹理平实紧密。

在纸流行之前一直被当做画作的首选材料,且因为轻薄,容易控制风,也常做成团扇和风筝等物件。

织金奔兔绢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 纱      

《古经服纬》:“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可漏砂也。”

当经纬线变细、密度变低时,就会形成“方孔洞”,这就是“纱”,有时候也称“方孔纱”。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将组织放大就可以看到是平纹组织结构,整件衣服净重49克,薄如蝉翼轻若云雾,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

(汉)素纱襌衣

 ▏ 绉      

经或纬加强捻,或经纬均加强捻,使表面呈明显绉疚并富有弹性。如果“加捻”难以理解的话,那可以想象一下将单丝线搓几圈,这样丝线就变蜷缩了,拉开时会有张力,将这些搓过的丝线织成面料,表面纹理就会有一层凹凸皱感,这个是烫不平的。

现在常见的面料有双绉、顺纡绉等。


 ▏ 缂丝    

又名刻丝。

相比于其他平纹织物通经通纬,而缂丝的做法是通经断(回)纬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梭子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

因为缂丝比较灵活,可以随意变换颜色,更像是一幅艺术品,有“织中之圣”的美名,宋代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多用于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等,也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明)缂丝仕女图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 绮      

平纹地上起暗花组织。

开始在织法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在平纹的织法上偶尔变化一下斜纹织法。因变化的浮长线反射的光和平纹组织不同,所以即使同一个颜色丝线织出来的一片布料,上面也会有清晰的花纹。

绮的历史比较久远,早在商朝绮的技术就已被广泛应用,后来随着暗花绫的兴起绮逐渐被替代,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辽)菱格小花绮

 ▏ 绸      

绸原写作紬,指平纹地或斜纹地上显花的暗花织物,绸又分为茧绸、宫绸、绉绸等。

明清以后,绸被叫做丝织品的统称

红绸绣双凤帐沿

▲▲▲▲▲

▎斜纹类 ▎

不再是按照1:1的交织,有的经线隔两经及以上开始交织,形成了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在织物表面呈现一定角度的斜纹线

斜纹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光泽度强,弹性好。但由于斜纹织物浮长线较长,在经纬纱粗细、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耐磨性、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浮长线指的是一根经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纱的上或者纬纱浮在连续的经纱上面)

(斜纹类组织结构)

 ▏ 绫      

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物,一般有素色绫、暗花绫、妆花绫等。

素色绫就是典型的斜纹组织,表面呈明显的如同冰凌一样的斜向纹路。我们常见的牛仔裤面料大多也是用斜纹组织。

暗花绫和绮有一点相似,不过绮是平纹地上起暗花组织,暗花绫则是斜纹组织的“地上”织暗花纹

红楼梦中宝玉穿有“松花撒花绫裤”、“半旧红绫短袄”等,而在缎被广泛应用后绫逐渐退出大舞台,直到今天绫用于装裱字画等。

(清)湖色寿山福海暗花绫袷衬衣

 ▏ 妆花绫   

妆花绫和缂丝有一点像,不过妆花绫是在局部进行通经断纬,也就是在想要显花的地方进行挖织,把“妆花”拿掉后面料还是一整块。

“妆花”其实和刺绣有点相同意思,都是在丰富面料的画面感,不过“妆花”是织进去的,同整块布料浑然一体。

“妆花”名目的丝织物还有很多,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绸”、“妆花绢”、“妆花锦”等等。

鹧鸪海石榴纹妆花绫

▲▲▲▲▲

▎缎纹类 ▎

一说到缎面就想到光亮柔顺,原因就是缎面的浮长线是最长的,也就是单位面积内经纬交织的频率最低,暴露在外的纱线更多,所以光泽度就会越好,但也导致缎面织物更加脆弱,容易勾丝。

(缎纹类组织结构)

缎纹是基础组织中出现最迟的一种。缎在古代曾写作段,也有叫纻丝的,但至今尚未发现宋代以前的缎织物实物,不过可以知道的缎在明清时期可谓是发展之鼎盛。

常见的有妆花缎、暗花缎(包括素缎)、织金缎、花缎等。

 ▏ 暗花缎   

一般是经面缎作地纬面缎显花称为暗花缎,由于经浮线加长,经线弱捻,纬浮点几乎全被经浮点遮住,使暗花缎异常光亮,又有“油缎”、“镜面缎”之称。

(清)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妆花缎   

类似妆花绫,缎纹织物的地上也可以通过通经断(回)纬完成妆花,形成妆花缎。

浅驼色大洋花纹妆花缎

 ▏ 织金缎   

金缕织造织物,至清代成为皇家御用贡品又称库金,因织成后要交内务府存放于缎库,故名。

其上以圆金线或片金线作花纬或地纬织入,全身散发着“我很贵”的气质。

“织金”作为一个土豪冠名商,名下的丝织物有“织金锦”、“织金绢”、“织金绸”等。

同理想象一下,银线的织入叫什么?

对,就叫“织银”。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 花缎     

按花纹分有云缎、龙缎、蟒缎等,龙、蟒等字一听就知是皇室贵胄所用。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1载:“衣服上所织四爪者,谓之蟒,民间通用;五爪者谓之龙,非奉钦赐暨诸王赏赉不得擅用。”

石青色云蟒妆花缎袷女褂

▲▲▲▲▲

▎纱罗类 ▎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道:

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做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做蝉翼纱。正经名字叫‘软烟罗’。”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色。”贾母笑道:“你能活了多大?见过几样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要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和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

可见纱罗之间十分相似,那如何区分呢?

俗话说“方孔为纱,椒孔为罗”。

 ▏ 纱     

纱除了上面所说的平纹结构,也有和罗一样做绞经织法。凡每织一根纬纱或共口的数根纬纱后,绞经与地经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纱组织,如图1(a)、(b)所示。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绞经与地经才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罗组织。罗组织的纱孔在织物表面成横条排列,故又称为横罗。图1(c)为三梭罗,(d)为五梭罗。

 ▏ 罗     

由地、绞两个系统经纱与一个系统纬纱构成经纱相互扭绞的织物组织,制织时,地经位置不动,绞经围绕着地经与纬纱进行交织。当绞经从地经的一方转到另一方时,绞、地两经纱相互扭绞一次,使扭绞处经纱及纬纱间的空隙增大,在织物上形成纱孔。绞纱孔沿经向排列者称直罗,如帘锦罗;绞纱孔沿纬向排列者称横罗,如杭罗。

(罗类组织结构)

杭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罗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杭罗织物对原料的要求很高,须用纯桑蚕丝织造,且丝的粗细一定要均匀,织物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和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便服面料等,为古代宫廷御用衬衣面料。

罗的正反面,可以清晰可见孔组织

▲▲▲▲▲

▎锦类 ▎

《六书故》:“织彩为文曰锦”。

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锦是外观最华丽,结构最复杂,工艺最考究,是古代最为贵重的织物。

比较有意思的是锦的发展从经线显花到纬线显花再到经纬线同时显花,从平纹到斜纹再到缎纹,这也遵循了绫罗绸缎的发展规律,不过锦的织法更为复杂精巧。

锦是一种重组织,它是一种立体组合构成数层组织互相嵌合的复杂布料。上面提到的面料除特殊制作外都是单层组织(由同一种基础组织或者几种不同的基础组织在同一平面内进行组合的织物)。

简单来说,锦摸起来要比其他组织的面料要厚。

(锦类组织结构)

锦又以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

 ▏ 蜀锦   

蜀锦从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在织锦中蜀锦的历史是最长,内容变化最丰富的,经历了由经线显花到纬线显花到经纬线同时显花再到经线缎面、纬线起浮花的过程,图案色彩上也丰富多姿。

月华锦

 ▏ 宋锦   

也叫宋氏锦或者仿宋锦,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主要以斜纹结构为主,根据类别又细分成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依次排名为中档、中高档、中档、中低档。蜀锦和宋锦多为寺庙用品或者做袍服装饰、书画装帧等所用。

橘黄地盘绦四季花卉纹宋式锦

 ▏ 云锦   

云锦是在蜀锦和宋锦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多以缎纹组织为主,纬线显彩纬花或者金银线的花,有的也采用织花,云锦的重要属性就是“富丽堂皇”,一直都是皇家的御用品。

乾隆缠枝牡丹金宝地锦

▲▲▲▲▲

本文资料文献来源于中国纺织助剂网、中国数字科技馆、《蜀锦、宋锦和云锦的特点剖析》等。

本文图片主要来源故宫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纺机网等。

END

苏杭首站女装广场,专业丝绸采购批发平台。

先别走,点个“在看”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