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中名镇大同镇

 风满伞 2020-08-06

张步瑜













编者按:
晚清民初之时,风云际会,以区区一镇之属而敢于自称“帝国”者,实自吾乡大同镇始。

大同镇不过新化县一个镇而已,交通闭塞,但这里却是湖南最早办学(大同小学堂)、最早反清(谭人凤周叔川在一字山)、最早办报(《辑报》)、最早办印刷厂(三溪桥)、最早进行煤炭贸易(麻溪、沙塘湾等码头用毛板运煤远销汉口)……的地方之一。

以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却能屹立潮头,统率时风,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上的支撑。当时本地的煤已大量开采,煤炭远销汉口,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煤炭贸易同时带动了服务业和运输业以及其他百业的勃兴。当时大同镇的麻溪和沙塘湾是资江上游最大的毛板船集散地和最重要的煤炭码头。这些码头贸易发达,商铺林立。

二是文化上的先发。本地一直有一句古话至今流传:“晏家铺的地主给崽买田,大同镇的地主送崽读书”。虽然同样在儿子身上投资,明显,出身于商人走过江湖见过世面的大同镇的地主,不管是投资手法还是收益,都要高出很多。其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大同镇一带,建国之前,出过一位翰林多位进士二十余位将军……这是后话。大同镇历史人物研究将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本文是张步瑜先生旧作,准确地阐述和记录了大同镇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教育发展等问题,俾后人了解大同镇的基本情况大有裨益。张先生究心乡邦文献,贡献甚巨,嘉惠后人者良多。原题原文略有修改。
大同镇是湘中地区建制最早的镇之一,它于1910年建立,1929年撤销。镇址在今坪上乡三溪桥,原辖今冷水江、涟源部分属地和新邵县坪上、洪溪、岱水桥三乡。经济、文化发达,声名显赫,素有“大同帝国”之称,今天仍在海内外有一定名气。

源考

原大同镇辖地均属新化县大阳乡。清咸丰同治年间各县设局办团练,以防守太平军。然县村脱钩,互不统属,指挥不灵,乃在县、村之间,设团统辖各村,募兵训练。同治元年(1862年),新化将全县所辖127个村编为16个团。大同团辖麻溪、筱坪、岱水、时竹,虎寨、西坪、当正、崇瓦、柳更、花桥、岩口、阳峒等十二村。

宣统二年,倡言君主立宪,新化设自治筹备处,团易名为乡镇。时称,超过5.5万人者称镇,不满5.5万人者称乡。大同团由此改称大同镇,所辖之地不变。是时,新化政区设有一厢四镇十一乡。四镇即大同镇、永固镇、西成镇、时雍镇。

变迁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区沿袭清制,新化仍设一厢四镇十一乡,简称十六乡镇。1928年,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开始筹备自治,翌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新化地方自治筹备分处”,12月,原大同镇划为第三区。1938年,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公布了“调整行政机构”、“扩并乡鎮区域”方案,于同年10月废区并乡,大同镇分为大有、 大成、大道、大公四乡。一九四六年,国民党政府为紧缩行政开支,颁布了“乡镇区域调整办法”,饬令各县扩乡并保。翌年三月,除大有乡改为大仁乡外,大成、大道、大公三乡并为大智乡。1949年10月新化解放,沿用旧制, 大智乡、大仁乡、遵路乡(今小南乡、田心乡一带)划为第三区,1950年6月改为第八区,辖三溪、时荣、长路、 坪上、坪新、西冲、虎寨、磨石、阳峒、竹马、山口、洪溪、岱西、茅坪、筱筀、岱东、白宁、石马等18乡,其中除竹马、阳峒两乡的部分属地于1951年划归涟源县管辖外,其余均于同时划归新邵县管辖至今。

三溪桥

三溪桥,乃大同镇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所谓三溪,因源自分水坳的麻溪、源自朗概山的洪溪和源自将军霸的双江溪汇合于此而得称。自此以下统称麻溪,注入资江。溪上建有一座瓦屋木桥,取名三溪桥。木桥一端通向田野,一端紧系三溪街。桥屋内两边铺有一尺多宽的座板,供行人休息。桥屋正中,面向河水上游设有神龛,四时供奉关公,周仓、关平侍立两旁。屋桥进出口有楹联,其一曰:
古刹近宫墙;于焉咏,于焉游,山色溪声堪悟道。
故园成市镇;或欲藏,或欲溯,霜晨月夜免迷津。


文化革命中,因修坪(上)金(竹山)公路,三溪桥被拆,在上游距原桥址一百米处修了一座石拱桥,以承接来往车辆和过客。
三溪街,乃临溪而建的半边街,前临小溪,后紧靠大同学校(今新邵二中)。虽全长不到五百米,然铺面毗连。有瑞新福、楚生财、宝丰泰、怡和盛、怡和福、介福昌、协和庆等八家南杂商店;有华丰百货绸庄、光华印刷厂、和太堂等两家国药店,还有一家铁铺,两家理发店,三家豆腐坊, 四家屠庄。生意兴隆,招徕方圆五里的顾客,喧闹繁华,人们来往不绝,可谓盛矣。

兴学成风

学子曾有《大同镇兴学溯略》一文,载于《新邵文史资料》第一辑,文中对大同镇兴学之风已作介绍,不再赘述。现只将大同镇从建立至撤销的19年内所兴办之学校予以略记,以窥其文化教育之发达。
大同镇从1910年建立至1929年撤销,其中除1916年,1918年两年未兴办学校外,其余年年建校,村村办学,计:
1911年办了理公、平新(以上属今坪上乡)、华永 (今洪溪乡)、石城(今岱水桥乡)等四所学校。
1912年办了文道(今洪溪乡磨石)、克复(今岱水桥筀竹山)二所学校。
1913年办了儒林(今坪上乡时荣)、菁华、调阅 (均今洪溪乡)、日新《今坪上乡)、养正、文命(均今岱水桥乡)等六所学校。
1914年办了立达学校(今坪上乡黄土)。
1915年办了志道学校(今岱水桥乡)。
1917年办了朝阳学校(今坪上乡潘东)。
1919年办了圣功学校(今洪溪乡)。
1920年办了培初、芝兰两所学校 (均今坪上乡)。
1921年办了育英、钟灵(以上今洪溪乡)、朝瑞、 志述(以上今坪上乡)、业群(今涟源市)、文林(今冷水江市)等六所学校。
1922年办了定群学校(今坪上乡)。
1923年办了育群、培英(均今洪溪乡〉、几圣(今岱水桥乡)、纯粹(今冷水江市)等四所学校。
1924年办了集成 (今坪上乡)、志达、立敬(均今岱水桥乡)、铎山(今冷江市)等四所学校。
1925年办了三益(今岱水桥乡)、集英、日新、纯新、鼎新、知新(均今冷水江市)等六所学校。
1926年办了源俊、文升、务本(以上均今坪上乡), 文华、冠群、植英、育才(以上均今洪溪乡〉、同化、志汉、银溪、更新、焕文(以上今属冷水江市)、志远、福民 (以上今属岱水桥乡)等14所学校。
1927年办了21所学校,今洪溪乡有培英、纯熙、光裕、秀峰,今坪上乡有育才、新民,今岱水桥乡有步汉, 今涟源市有思明,今冷水江有杨桥、惟一、振新、育才、陶英、育兰、育英、崇德、柳筻第二校、柳筻第三校、菁莪、 至德、振兴等。

1928年办了明新(今洪溪乡),禾嘉(今岱水桥乡),柳筻第一、第四、第五校(以上均今冷水江市)等五所学校。
1929年办了洛东,希圣(今坪上乡),永溪第三校 (今冷水江市)等三所学校。

三溪寺与文昌宫

大同镇辖区宗教活动盛行,尤以道教最盛,寺观遍布全镇,本文只略记三溪寺与文昌宫。
三溪寺.原名福兴寺,原在今新邵二中操坪一侧。相传建于宋理宗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为岱水蒋姓始祖蒋璜之弟蒋瑞所建。至清规制日宏,刹院分东西两寮,中建正殿三座,前有关公祠,后有观音阁,装潢神象,辉煌灿烂。延及清季始衰。其间有僧曰瑞兰,佛学既深,并娴吟诗,《新化县志》载有其七律一首云:
破屋萧然托小岑,
相依不觉二毛侵。
山光绕槛烟岚净,
溪水到门风雨声。
尘世偷闲余此地,
禅堂说法证初心。
客来呼酒入林去,
夜静月明长醉吟。

与三溪寺隔溪而望的山岭上,僧会真建有“甘露亭”, 以憩行旅。亭之石柱上镌一联曰:
此去前程路不远。
但停片刻又何妨。


甘露亭内外两室均供神座,香火亦盛。1912年,大同镇始兴办学之风,各处提拨寺产补助学款,三溪寺僧前修被迫捐寺,率徒宝林移居于甘露亭。当年寺内满座菩萨,均被办学靑年付之一炬。今寺庙荡然无存,甘露亭亦已拆毁。
文昌宫建于清道光初年,规模宏敞,结构谨严,有群玉府、正殿、钟鼓亭、奎星楼、考棚、住持人房屋、厨房、仓廒等建筑设施,内有大厅,厅前为坪,坪内二白石狮雄立两旁,两棵桂花树不时飘香。左侧一门曰道义之门,凡曾充隶卒者,其后人不准入此门一步。正殿和奎星楼分别供奉文昌像和奎星像,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日和八月诹吉,恭祀文昌帝君。
光绪32年(1906年)大同学校迁于此时,香灯供奉及春秋祭祀如故。民国以来,始拆奎星楼,继而烧毁文昌像,取消正门“文昌宫”三字,专为学子就读之所。至1932年,大同学校迁走,新化县第三区区公所徙入。以后,文昌宫一直成为区、乡驻地,“文化大革命”中,相继被拆,今三溪桥供销社为其遗址。

拓展阅读:

新邵坪上:大同胜地赋|杨能广

编辑:谢小玲

版式:卢美安

传播梅山文化

讲好追梦故事

展现城市风采

共建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