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做了三个决定:一个万世唾骂,一个葬送大清!

 历史侦查处 2020-08-06

中国历史上人们熟知的政治女强人有三位,一位吕雉、一位武则天、还有一位就是慈禧。吕雉吕太后是在刘邦御殡归天后,协助皇帝刘盈执掌朝政。他通过一系列成熟狠毒的手段在汉朝初期诛韩信、杀彭越、定匈奴,太史公司马迁对她作出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高度评价。

武则天就更不用说了,一介女流凭借着毒辣的手段和过人的智计成功上位于大周帝国的女皇,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为期间统西域、破契丹、灭突厥文治武功达到鼎盛,大唐国力更是在她的治理下如日中天。

可以说吕雉和武则天两位政治女强人,虽僭越了历代后宫不可干政的底线,但她们的所作所为却开辟了两个崭新王朝欣欣向荣的势态,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西汉没有吕雉、大唐没有武则天,两个朝代不大可能爆发出吊打异域蛮邦压倒性的雷霆万钧之势。

然而,作为主政晚清的政治女强人慈禧却完全没有吕雉和武则天的强大气场和能力。虽然她先后发动辛酉政变、甲申易枢和戊戌政变三度垂帘听政,但大清国在她的治理下不断割地赔款,民不聊生,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

作为大清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大凡在作出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决策前应该慎之又慎,但慈禧却偏偏作出了三个决定:一个万世唾骂,一个流芳千古,一个葬送大清。

第一个决定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带皇亲贵胄落荒而逃,为了及早返回京城,慈禧电令在前线与洋人苦苦周旋的李鸿章“量中华之物力,结帝国之欢心”十二个大字,李鸿章收到慈禧的电文后,当场气的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后来也正是在慈禧的这份草率的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李鸿章不得不与洋人签订剜心割肉的《辛丑条约》,因此与其说李鸿章是历史罪人,倒不如说慈禧才是幕后卖国的元凶。

第二个决定便是慈禧太后毒杀光绪帝。光绪帝怎么死的,史料语焉不详没有可考的充足证据,但让人们一直怀疑光绪的死与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原因在于光绪帝头一天驾崩,次日,慈禧也猝然离世,这种过于离奇的死亡确实不让人不产生怀疑。

毕竟光绪皇帝驾崩时值壮龄年仅38岁,而古稀之年的慈禧已年届73岁,怎么算年纪老的应该会死在光绪前面,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2008年11月2日,经相关考古学家和法医鉴定,光绪皇帝死于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至此,光绪帝被慈禧毒杀已成历史铁案。而光绪皇帝在位期间目睹大清国风雨飘摇,这位急切渴望通过施行君主立宪改变国体的方式来挽救落后挨打的大清帝国,最终却因为慈禧太后的多方掣肘数次以政治流产而草草收场,倘若慈禧没有作出毒杀光绪帝的决定,那么在慈禧归天后,年富力强的光绪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不断实施变革,大清或许会有挽狂澜于既倒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