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宝,江苏高邮人,热爱文学,供职于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 纯真的爱【原创】 纯真的爱,是人间最温暖的情怀,是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清泉。她纯洁、甘冽,容不得半点亵渎。 汪曾祺《鉴赏家》里的叶三爱画如痴。他是一个卖水果的,他卖水果与其他人不同,既不摆摊,也不挑担,而是定期给几十个大户人家送时鲜水果,其中一户就是季陶民。季陶民是县城有名的画家,到他那送水果,一送就是半天。干什么呢?看他画画。他最喜欢看季陶民画画,对叶三来说,看他画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季陶民作画有个习惯,一边作画,一边喝酒,一边吃水果。他作画时不允许人家看,常关着门画,唯叶三除外。在季陶民心里,叶三是个懂画的人,他的赞赏是真诚的,没有半点的虚伪和奉承。季陶民作画前,叶三给他铺纸、磨墨,研石青石绿。作画时他就站在一边,静静地观看。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甚至发出轻微的赞叹声。凡叶三吸气、赞叹的地方,正是季陶民画的得意之处。 有时,季陶民送给他画,不题款,说便于卖钱。叶三说他的画一张都不卖。季陶民去世后,收藏他的画的人越来越多,画也越来越值钱。有个日本收藏家专门收季陶民的画,他打听到叶三有季陶民的画,便前来拜访。出于礼貌,叶三拿出画。那日本人非常虔诚,用清水洗了手,焚一柱香,还拜了三拜,然后展开。边看边赞叹说其画是“神品”,要拿高价收买,叶三说一张都不卖,那个日本人怏怏而去。 无独有偶,看此文后不久,我又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一文,此文也与画有关,看后很受感动。毕加索90岁时,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为更好地保护他的画,请安装工帮他的门窗安装防盗网,安装工盖内克走进了他的生活。盖内克文化不多,也不懂画,在他眼里,画一钱不值,但他真诚、坦率、善良。休息时就与毕加索唠嗑,他觉得毕加索就像他的祖父一样慈祥,毕加索在他面前一扫胸中的积郁,与他东南西北地聊天,聊到高兴时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他感觉盖内克就是一个金色的雕塑,情不自禁地为他画了一幅肖像画送给盖内克。因为要和盖内克唠嗑,毕加索把安装的工期一拖再拖,前前后后接近两年。这期间毕加索精神焕发,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把盖内克当着正直的朋友,送给他好多画,有不少都是毕加索喜欢的珍品。1973年93岁的毕加索无疾而终,他的画价格扶摇直上。在外四处谋生的盖内克,打开毕加索送给他的271张画,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不是一个旧箱子,是一座银山、金山。只要卖掉其中一幅,就会改变他的生活。对此,他毫不动心。为了更好地保护毕加索的画。他把价值一亿多欧元的271张画,全部捐给了法国文物部门。 叶三与盖内克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纯真的爱,这爱与金钱无关。叶三爱季陶民的画,把赏他的画看成人生乐趣;毕加索把盖内克当着真正的朋友,盖内克也把他当着真正的朋友。既然是朋友,盖内克就自觉地爱护毕加索的画。这爱是纯净的、真诚的。像天空的蓝、草原的绿、梨花的白,像天然的水晶透明、清亮,没有半点的杂质。以至于任何人出高价叶三都不卖,生活再贫穷盖内克也不拿出一张改善生活。在喧嚣浮躁、充斥铜臭味的当下,我们多么需要这种纯真的爱啊。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