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流传着一个贫苦孩子被戴为然培养成革命英雄的故事。
1937年,戴为然(原江苏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委)在江都樊川、小纪等地开展革命工作。1939年,他与父母一道来到我的家乡罡杨乡。他在罡门庄以夜校老师为掩护,宣传抗日,发动群众。贫农出身的周宏林听他讲过贫苦孩子为什么上不了学、农民为什么缺吃少穿等革命道理。
1942年,上海第九纺织厂停闭,在这里做工的罡杨人周宏林回到家乡,在兴化东北安丰找到了中共兴化县委书记戴为然。这次见面,戴为然又对他讲了革命形势,并要他弄只小船走南闯北,卖卖青货,同时为党干点事。从此,周宏林成了为党工作的生意人。他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周家庄去送信取情报。
周宏林按戴书记的交代,到了一个指定的地点,见到一位蹲在船上的看鸭人,便用旱烟锅敲船帮三下。对上了暗号,周宏林将信交给了那位船主。一身“鸭司令”打扮的人,是中共周庄区委书记兼地下党联络站站长杜淦泉(解放后任过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他到这里是侦察汪伪军炮台军情的。
鸭船上装了一箩鸭蛋。他向岗哨说:“营房里有人要蛋吗?”站岗的让他进去问。他带着一些蛋走到营房里。敌军见是卖蛋的,争先恐后地拿蛋。他乘着他们拿蛋的机会,环视四周,搜集情报。
周宏林好不容易回来了。戴为然根据杜淦泉的回信,只派了几十名便衣武装到炮台里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枪支弹药,就解放了周家庄。
戴为然还多次交代周宏林到泰州买些金星钢笔、铅碗、纸张之类的必需品,甚至布置他设法搞到枪支。他虽然没有薪水报酬,但都干得很出色。
1944年冬,戴为然看周宏林很机灵,没有费什么大事就为他的通信员搞了一支驳壳枪和80发子弹,便又交代了一项任务:为民兵班搞几支枪。周宏林思考片刻,眼睛一亮,说:“我有个连襟在泰州做木匠,为李长江部队修枪壳,找到他或许有办法。”戴为然欣然应允。周宏林找到连襟说明来意,连襟一口答应,说:“有的人站岗,还要去干吃喝嫖赌、偷鸡摸狗的事,有时请我代岗,这一站就是1小时,这空子就可以钻。”周宏林说:“对,就这样干,你利用修枪的机会准备几条枪,等到代岗时拿出来放在一块乱草窝里,再想办法弄出城。”
一天晚上,果然有两个站岗的去看电影,要周宏林连襟代岗。他趁机将8支长枪拿出来放在约定地方。后来,周宏林按戴书记指点,把枪捆在4担高粱秸秆里,由4人挑着出城门。在便衣武装帮助下,周宏林一行闯过城门岗哨,把枪全部运了回来。这件事一时轰动了泰州城。
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周宏林继续为党做了不少革命工作。1948年秋,戴为然调离兴化;1949年3月,他调到南通地委任地委书记兼南通市委第一书记。在泰州解放时,他写给周宏林一封洋溢革命友爱情谊的心,信中说:“我替你刻了一枚水晶章,名叫周鼎;以后你别叫周宏林了。革命的感情凝聚在这枚章里。”
不久,周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罡杨乡乡长。他的心中始终铭刻着革命引路人的名字和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