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作家||【文人有骨,以笔为证】◆墨筱溪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墨筱溪,湖北十堰人,本科在读,教育系。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现任长江大学长江文学社编委,《郢都论坛》编辑,文学爱好者,曾在《长江诗歌》《天河》《星塬诗刊》《诗影响》《楚材苑》等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多篇,诗歌入选《世纪诗典》。爱诗爱文爱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努力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做个阳光般的女子,不求光芒万丈,惟愿温暖如初。


文人有骨,以笔为证【原创】

余秋雨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又很闻名的文艺界大师,他在《祭笔》中回忆了自小就拥有的各种笔以及和这些笔的故事。每一次拥有都那么平静每一次失去也都很淡然,让人敬佩的是他在拥有这支笔时做的事!

这些事,让他站立成了一座丰碑!也让他留下文人有骨的例证!

有人说:当我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就不再认识自己了。我想,余秋雨是那种拿起笔的自己,放下笔依旧是自己的那种不可多得的文人学者!

所有的笔中最让人觉得震撼的是文革时期他手中紧握着不放的笔!文革时期的余秋雨成功考上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学习戏剧理论和戏剧写作的专业)一下子就成了颠倒黑白美丑善恶的“集中营”。在万般无奈中,他决定退出“折笔改行”。我不知道对于余秋雨自己来说,当时的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但我明白,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去做另外的事,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尽管艰难,尽管不舍不愿,但是现实如此,他需要生存!我很庆幸他改行了,不然中国或许只会多一个样板戏的编剧,而少了文学大师!这种损失,我想没人会愿意接受的!

样板戏让他觉得耻辱,自己父亲又被关押受审,他所有的愤怒和抗议竟然是把所有的笔都扔进垃圾桶。因为无字可写,要笔又有什么用?于是,折笔,弃笔,毁笔,葬笔仿佛成了这个时候绝望的他唯一能做的事了!

他在怀念用笔的时候感叹,没有了用笔的地方也就算了,竟然连用笔的时间也没有了。是的,他被安排去工作了,每天累到想不起字,想不起笔,甚至想不起自己是一个能够写文字的人,这种劳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灵上的劳累,累到窒息的感觉!

为了完成周总理分配的编写教材的工作,他重新买了一只钢笔。却受到废学停课的左倾反对,让他再一次愤怒,文人的愤怒只能发泄在文字里。余秋雨就不,这次,他把自己的无奈和所有的愤怒转化成了他的学术,就用这支笔,凭一人之力,花十年之功完成了一部六十八万字的学术著作――《世界戏剧学》,这本书在几十年后成为了全国高校的重大学科教材!

就是这支陪他沉默了十年的笔,让他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就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日益高涨的社会声望。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或许是因为中国古代文人留下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只要这人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一定要把他拉入到官场。当然,社会声望如此之高的余秋雨也不会例外。

在他参加学术界各种评审中,他都会用笔写下对那些在灾难岁月投机取巧,丧尽天良的文人的断然否定的评语,然后毫不掩饰地写下自己的大名,久而久之,官场上的势力开始动手竭力把他拉入更高的权利圈子。我想,这对于普通人一定会欣然接受,甚至会有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官职而不择手段!余秋雨就不,他很明白自己手中的笔的秉性,它写不了那些官场的客套,即使它有足够的能力继续批判,继续强有力下去,但是,很显然,它不愿意,余秋雨知道!所以,他做的决定也是它的笔做的决定,那就是不愿意,不答应,实际上他也是顺着自己的心自己的意愿走下去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他在上上下下万分惊讶中连续辞职二十三次!这绝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余秋雨做到了,他明白自己的笔,也明白自己的心!

他自己也说过:“在那段辞职前的反复搓弄中,是这支笔顽强地告诉他,只愿意把余秋雨这三个字签在文章上,而不是文件上。”

其实我很想说,文人的骨气不是看你在太平时代如何歌颂,而是看你在名族大义和个人名利取舍上如何选择。余秋雨则用一个文人的行动告诉我们:文人有骨,我以笔为证!

你在执笔,我看到了你的文字,读了文字下的故事,知道你在和你的笔说心里话!用过的笔太多,最后一直陪着自己的竟然是那一支用文心铸造的心笔!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齐鲁诗会||【最美女诗人】◆迷迭香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