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作家||【图书馆,今生与你有缘】◆韩水柱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韩水柱,安徽芜湖人。大学中文专业。《今日头条》“诚行天下”自媒体创始人。“草根”自由撰稿人。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老年报》《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安徽工人日报》《江淮晨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等国家级、省市报刊上发表时评、杂文、散文、随笔、新闻报道等各类作品逾百万字。文章多次在全国征文中获奖,有的文章被《凤凰新闻》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2015年在《大江晚报》创刊二十周年“寻找晚报有缘人”活动中,幸运地获得了“晚报十大有缘人”的荣誉称号。

图书馆,今生与你有缘【原创】

小时候,家住花津桥,离图书馆很近。出了巷子,沿二街直走,右拐经老总工会大楼,左转见柳春园,朝前绕镜湖走不了几步便到了。图书馆是一幢典型的欧式建筑,掩映在烟雨墩繁茂的绿树丛中,小桥流水,湖水环抱,曲径通幽,鸟语花香,与繁华的百花剧场隔水相望,愈发显得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成为老芜湖人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儿时去图书馆静读的情景,我早已失去了记忆。但,年轻的我,常去图书馆蹭书的往事却历历在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家境贫寒,我高中缀学,进厂当了一名工人,无缘高考。当时,我感觉前途十分渺茫,情绪非常低落。为了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我惟以读书来抚慰受伤的心灵。当学徒月工资仅18元,为了生计舍不得自费购书。图书馆不仅看书不花一分钱,而且环境宜人,各种书刊读物应有尽有。一有空,我就溜到图书馆去蹭书:读起来,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没料到,我不经意地阅读,突然一天竟换来了一个大胆抉择:我要自学成才。这个近乎狂妄的想法,让我自己都大吃一惊。不过,我用两年的时间,真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学完了所有的高中课本(文科)。决定报考夜大。复习迎考的那段日子,大杂院里纷乱嘈杂,无法静读。我便带着面包挎着书包,整天泡在图书馆,这里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周边安静,我的复习效率很快就提高了。就这样,经过一番拼搏,我终于考取了夜大中文系。从此,我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婚后,我分到了卜家山煤场单位的小平房,后来调剂到铁山对过的跃进巷,虽属旧房改造的两室一厅,但我认为地处闹市,已很知足了。时过境迁,图书馆也从烟雨墩(烟雨墩名人馆现为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到了柳春园小学隔壁。步入不惑之年,处于经济转型期,如同大多数的“4050”,我告别了工作21年的企业,成了一个被市场主流抛弃的社会边缘人。一次,我在书店读到一本《自由撰稿人实用宝典》,一看书价,傻了眼,便赶紧跑到图书馆借回细读,一见如故,凭着平时的一点文字功底,决定尝试投稿创业。每天清晨,我带上纸笔,骑车到图书馆三楼期刊阅览室,迫不及待地翻阅投稿的报纸,梦想着在众多的文字中认出自己熟悉的“面孔”。为了早日见报,潜心研究各种报纸的版面特点,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中收集“评论”的素材和话题……下午宅在家里写各类“豆腐块”,但稿件源源不断地寄出后,却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就在我心灰意冷快绝望的时候,那次因天忽然下雨,没带伞,我留在图书馆里写了一篇文章《办报几何》,居然在《大江晚报》“凡夫沙龙”破天荒地见了报,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我激动得整夜未眠。图书馆不仅帮我圆了“夜大”梦,而且还助我诞生了“处女作”,让我终生难忘。后来,我一发而不可收地投稿。刚开始,功力不够,我的文章只能在当地的报纸上偶尔发几篇。于是,我到图书馆,借来中外名著开始恶补。为了防止自己偷懒,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一周读一本名著,坚持了几年下来,我读了不少书,随着阅读量的聚增,我厚积薄发,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我的文章也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上发表了。后来,我用稿费买回了那本《自由撰稿人实用宝典》。

数年前,我家因拆迁,从繁华的市中心搬到了偏远的郊区。刚开始生活很不习惯,不免心生一丝怨气。一年以后,图书馆经过改造装修,从镜湖迁移到银湖中路(原电子管厂大楼改造工程,图书馆与文化馆合并)现在的图书馆今非昔比,不仅规模宏大,藏书量猛增,阅览室、报告厅、自学室、书吧……空调网络,一应俱全,设施一流;而且读者一证在手,一次可借两本书,鼠标一点,立等可取,服务一流。没想到,我家到图书馆,步行十几分钟,骑车不过五分钟。我又一次与图书馆为邻,看来这是天意,我与图书馆今生缘分不浅啊!数年前,我到图书馆去还书,无意中看到图书馆正在举办第三届“书香伴我行我的读书故事”有奖征文活动,便把这些年来酸甜苦辣读书经历和体验,写了一篇文章《知识改变命运》,通过电子邮件发了出去。没想到,征文结果公布后,我居然意外地获得了银奖,图书馆不仅给我寄来了奖金、证书和感谢信,而且还给我寄来了一本精致的《获奖作品集》,留着纪念,弥足珍贵。看到自己的文章,能被选编《获奖作品集》,我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受到了巨大鼓舞。同年,市政工程又在绿影到文化馆马路之间架设了一座人行天桥,我们读者步行到图书馆读书借书就更安全而方便了。我相信:随着书海的畅游,我与图书馆的故事还会延续;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与图书馆的情缘源远流长。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