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作家||【十里桃花不如你】◆孟润梅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孟润梅,陕西省千阳县人,70后。下岗工人,忙于生计不忘初心——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散文网》《西北散文网》《散文论坛》《美文共赏》《新陕网》《凯风网》《梅花亭散文》《说说文客》《醉墨书香》《千湖文苑》《华山文苑》《时代作家》等纸刊及网络。


十里桃花不如你【原创】

﹏﹏﹏﹏﹏﹏﹏﹏﹏﹏﹏﹏﹏﹏﹏﹏﹏﹏﹏﹏﹏﹏

漫步在十里桃花的海洋中,穿行在落英缤纷的花瓣里,我没有心思欣赏这美景,只想快些看到您,寻寻觅觅怎么见不到您的身影,老师您在哪里?我焦急地环顾着四下,嘴巴里面喊着,目光搜寻着……突然您笑盈盈地从树背后走出来。我高兴地上前握住你的双手,依偎着您的肩膀,仿佛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儿子闯进房间,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说:“妈妈快三点了,你上班要迟到了!”

我急忙起身下了床,洗了一把脸才清醒了。原来是我午休时做了个梦,又一次梦到了我的罗老师。

当年罗老师带我们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呵护着我们的心灵;用知识充实了我们的头脑。并且帮我们在思想上播下了坚强勇敢、勤劳朴实,善良,阳光的美德种子,这些种子经过她的辛勤劳作发芽了,开花了。

罗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只教了我两年。她为我打下了坚实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并且使我从此爱上了写作。是老师当年教我养成了坚强乐观,坚毅的品质才促成了我今天的自强自立。

如果说罗老师当年教我们这些,是她的职责所在。那么我想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爱,和心血,是她善良心所使,这些是她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一种情感。她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动力。她一生为人师表,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论好坏,定优劣。善于发现每一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鼓励。对学生是爱中有严,严重有爱,如同我们的父母一样。让我们时刻沐浴在甜如甘露,暖如朝阳的舒服,平等,友爱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罗老师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三十多年,经她启蒙打基础培育了多少栋梁之才,枚不盛举。

尽管我是罗老师那些芬芳桃李中,最平凡的一个小枣。但我受老师的影响,传承了她教给我的爱。我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用爱书写着自己简单平凡的人生。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想罗老师那双温暖鼓励的眼神,及她那给人以启迪的话语,困难让我战胜了,坎坷也被我踩在了脚下。

慢慢的我长大了,升入了初中,学习任务的增加了,见到罗老师的机会很少了。但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再后来我工作了。下岗了。为了生计好多年和我心心相念的罗老师失联了。在失联老师的时间里,当我的生活中有了烦心事,需要我思考时,我的老袋中变清晰地浮现出罗老师当年教育我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这些金玉良言,她支持我走出了思想的困惑。是罗老师的教导,使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不懈,努力向上,永不放弃。

去年6月30日,通过朋友的帮助使我联系上了我的罗老师。当电话拨通那一刻,我的心砰砰的狂跳不止。听到老师那熟悉的声音,我的泪水唰的流了下来。此时我的感受,如同久旱的禾苗遇到了雨水的滋润,无比的甘甜;又恰似久别母亲怀抱的婴儿,又重新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一样幸福满足。其实在我的心里早就把罗老师当成了母亲。此时我的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压在心我底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老师的想念,感激全都随着泪水奔涌而出。幸好我在电话这头老师没看见,否则可能会吓到老师的。

过了两天,我终于见到了这么多年未见面的老师。好高兴!老师还如同当年那般美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有了微信这个平台,我们时常交流思想。那怕不说一句话,看到老师的头像我心就温暖。通过交流,我知道了老师这么多年来容颜未老的原因是:老师退休后生活简单,有意义,也很有规律。每天适当运动,坚持锻炼。科学饮食合理搭配,按时准点起居。更重要的是老师每天都坚持学习,读书看报,看新闻,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有时也忍不住要打扰老师。当有些文章看不懂,吃不透时便请教老师,老师一定会随时帮我解答,使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去年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利用工作闲余碎片时间,重新拾起了我的爱好——写作。在这一年中,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从去年七月份到现在,我约有近三十篇散文在网络刊物上发表。还有几篇新闻稿,一篇小小说。尽管很不成器,甚至拙劣。但至少这一年我没有闲过,没有浪费时间。回想起以前虚度的光阴,好心痛。从2002年我在宝鸡电台发表了十几篇散文之后,再没有动过笔,好懊悔。当老师问我工作之余干什么?我的爱好是什么时,我羞愧万分。老师没有多说一句话,看到老师了温暖期待的眼神,我低下了头,心中好慌乱。后悔这些年以来以生计为名而浪费的光阴。

和老师复联的这一年中,我们一聊微信,我便有了写作的素材。拉拉家常,我就有了想写东西的冲动。当我工作累了,和老师聊一聊轻松了许多。心中有烦恼了,向老师絮叨絮叨,烦恼便烟消云散。当我有快乐高兴事第一个和老师分享,我们彼此都快乐?老师也根本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很平易近人,很乐意和我聊天拉家常。我们亦师亦友,更像亲密无间的母女。落日的彩云中,我看着她一点点变美,她望着我微笑;公园的荷塘边,留下我们牵手赏荷的身影;渭河河堤上洒下了我们会心的笑语。有时我们只顾交谈,忘了回家的路。停下来仔细分辨之后才看清身置何处。我们也不急不恼,慢慢的折回时,还不忘李清照的《如梦令》。

人是感情动物,师生之间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美德,我们将其升华为一种超越人生的圣洁。一有空我们在微信上写诗作赋,猜画谜字谜,品评名著,谈心得,交流思想。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好文章,我们相互分享。这种快乐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老师您就是我心中春天的田野;秋天尽染的层林;夏季穿过我脖子的徐徐凉风;冬日的暖阳。有了您我再也不愿见什么十里桃花,百里牡丹,千亩荷塘,您就是我心中所有的风景!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