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作家||【乡愁】◆江柳燕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江柳燕,师范四年级生,文学爱好者。每个今天都很好,每一个明天都值得期待,最近的心动和最远的坚持,快乐常相伴。

乡愁【原创】

“愁”是悠远记忆里的呼唤,“乡”是深入骨髓的留恋。

有一日清晨,我在白茫茫的大雾里慢跑,呼吸间的鼻酸感和逢面而来的水滴给我带来巨大的清醒,运动使我比任何时刻都要清楚地意识到:“我是人,是生命体,深深地诞生存在相融于这世界。”当好奇感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我想知道、想探究我的本源和归宿。

初冬时节的大雾里,是冷的。闭眼的每一个瞬间,生命的重量和冲击,是最为凸现的。

我有听到鞭炮的响声、看到躲藏在花坛的猫、闻到酱辣椒炒鸡蛋的香味,我站在冷江的土地上,泛起一阵愁思。我既忧愁又思念。

我思念我的家,我惆怅于印象中的“家味”存在印象之中。此时此地,恰恰又产生了一个让我牵肠挂肚魂牵梦绕无法忘却的相似场景,元素虽齐,但氛围大是不对。我不在故土,不在过往,因而无论哪般眷念的场景,不是完全吻合的时间和空间,便是一条长长的相思线。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乡,但故乡不一定只局限于祖籍地,故乡也不一定只是土地。故乡可能是你的出生地、生长地、游行地等等,假设你在福州出生,但你不在那长大,你眷念得深刻的却也可能是福州。故乡的衡量标准不只是你待在某地的时间长短,它是你留恋的各个地方的集合。故乡不止是土地,它以各种形式呼引着你的灵魂。一缕轻烟、一碗面、一棵树、一部电影、一句话、一个场景……等等,诸如此些,你常在回忆里将故乡拼凑起来,在脑海中延伸产生情感,情感也可成故乡。

归依处是故乡。

读书的这段时间,与亲人朋友分离聚散再不过寻常,从一个驿站辗转到另一个驿站,不断告别,不断团聚。久而久之,明白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这是规律。

有归依感的地方都是故土。我生在双峰,可冷江于我是故土、新化于我是故土、岳阳于我是故土。因为在许许多多细微的地方,我曾与这些土地产生关系。我在这些地方停留过,遇到一些朋友,逛过一些超市,吃过很多的饭,有了眷念,有了感情,有了归依感。于是,我在告别中一次次不舍,在一次次相遇中幸福。

前几日回家,姑姑感慨道:“你们都大了,都往远方飞,好在还有血缘这根线,把你们这些风筝牵引回来,大人是想你们的。”

刚下火车,回忆起这片段,思念亲人、不舍温情的酸楚感袭遍全身,整个人就跟被强行断了奶的羊羔一样,软绵绵的,心里在偷偷掉眼泪呢。

抬头一望,夕阳那么美,柔而赋有诗意,却和我的乡愁相映了,思念就像剪不断的火,不断燃起。我万分想念故土,自封“思乡人”。

乡愁是故土的故事,路旁只说给故乡人听。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