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作家||【我的父亲】◆张兴梅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萤火虫,原名:张兴梅,云南昆明人,小学教师,喜欢写作,曾在《春城晚报》《江苏工人报》以及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文章,是一个“用文字记录内心,用真情感知世界”的人。 

我的父亲【原创】

父亲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是他,在默默地关心和支持着我们,每一次的跌倒爬起,每一次的失败成功,都有父亲鼓励的眼神陪伴左右。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对于儿女的爱,那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虽默默无语,却掷地有声,让你心灵受到震撼。一辈子倾其所有,只为儿女生活得更好,一辈子吃苦受累,却无怨无悔

我的父亲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着勤劳、善良、朴实、节俭、坚韧不拔的品质。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为了节约开支,家里所用的物品,只要是能自己做的,父亲都不会出钱去买,大到盖房子砌墙,小到家里的使用的箩筐椅子,箱箱柜柜,父亲都会尝试着自己去做。那个时候,总觉得父亲无所不能,特别的神奇。因为父亲既不是木匠,也不是篾匠,也从未向人学过,做什么都是无师自通。家里睡觉的床,吃饭用的桌子、凳子等,都是在父亲的敲敲打打中诞生的。没钱买沙发,父亲就一天到晚在家里捣鼓,几天的功夫,就用竹子编出一个竹沙发,到后来,家里竟摆满不同款式,大小不一的竹沙发,虽然不是很精致,但是坐着却很舒服。那些竹制的沙发,也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亲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家里的开支不再局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上升到了学费的问题。为了供我们姐弟上学,父亲开始自主创业,变着法的想着钱的事。他承包过荒山种果树,挖过鱼塘养鱼,卖过小吃,养过蚕,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没有资金的投入,光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的。而且老实固执的父亲,总是用着最原始的方法,做着最现代的事,任何事情都保持着原汁原味,从不掺假,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实在现在看来,父亲那时的做法完全是原生态的,是符合现代社会所推崇的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理念。而那时的父亲,也只是在本着自己的良心做事而已。父亲操劳了大半辈子,养育长大我们四个儿女 ,任劳任怨的为这个家默默地付出一切,可是在父亲心里,却是有一个心结的。他倾尽所能地供出我和哥哥两个中专生,但却愧对了勤奋好学的二姐。为了不再增加家里经济的负担,高三都还没毕业的二姐,因为父亲一句无心的话,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成为了城市招工的对象,而把她的大学梦,永远地留在了城市的霓虹灯下。而事实上,那个时候,家里是完全有可能让二姐念完高中,考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因为那时我在上小学,哥哥还在上初中,对于经济上的压力,比起后来我们都在昆明上学的那几年,不知要轻多少倍,而父亲再苦再难,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直到我们毕业后的几年,父亲还在偿还着我们上学时欠下的沉重的债务。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我和哥哥在昆明上学的第二年。有一次我回到家,吃饭的时候,父亲竟然把心爱的酒给戒了。我问母亲父亲为什么不喝酒,母亲说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喝酒了,因为父亲的钱都全部寄给我和哥哥做生活费,再没有更多的钱去买酒喝了。那一刻,我心里难过极了。曾经,我还因为自己没钱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而感到过懊恼,因为穿不起一条心仪已久的裙子而沮丧,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而自卑。可听了母亲的话后,我为自己之前的行为而感到惭愧。父亲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曾经放下过多少的自尊,满村子去借钱,满世界地去求人办事,自己一直喝着几元钱一斤的劣质白酒,却仍然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他的女儿,还常常因为拥有这样窘迫的生活而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也就是从那一次起,我好像找到了我人生的坐标,我不再自卑,不再气馁,我为我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为我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而感幸运。因为我知道,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那不叫真正的人生。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像父亲一样,做个积极乐观的人,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父亲一生进过三次医院 ,第一次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她去亲戚家吃饭,被狗咬伤了腿,硬是让母亲出背进的服侍了十几天。第二次是在前两年,父亲患了严重的关节炎,连路都走不动了,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歇一会。我带他去县城的医院,住了三天后,父亲就嚷着要出院了。最后一次是父亲走的头三天,去医院打了三天针,他在昏昏沉沉中睡着了,最后再也没有醒过来。父亲一生不求人,也从来没有拖累过儿女,就连走的时候,都那么干脆,让我们连尽个孝心的机会都没有,这让我们的心里,留下了一份永久的伤痛。

其实,父亲之前身体非常健康,就在他退休在家的那几年,他还天天割草喂鱼,几十公斤的青草背在背上,一点也不吃力。只是后来,父亲的腿越来越没力了,最后连走路都非常吃力了,我们才感觉到,父亲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毛病。可是,固执的父亲,因为怕花钱,一直不肯去住院治疗,一拖再拖,最后连路也走不了了,不得不靠一把轮椅出行。我知道,父亲之所以不肯去医院看病,是怕拖累儿女,可他哪里知道,他最后一次住院,只花掉了500多元,还是从他医保卡上下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对于父亲的病,竟然没有花过一分钱,心里的愧疚,是无法言语的。而父亲就像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为儿女们奉献了所有的一切之后,虽然倒下了,但他的枝干,还在继续发着余热。

如今,父亲就躺在了老屋后的那一片山坡上,一两百米的路程,却隔着一个世界的距离,他在世界的那头,我们在世界的这头,想了念了,却再也见不到了。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