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诗人||【丁建华诗选】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言延,男,本名丁建华,1985年出生在甘肃省会宁县的一个小山村,热爱诗歌,2006年开始尝试写作,有拙作散见于《诗潮》《飞天》《北方作家》《白银文学》《栖居》《北斗》《大西北诗人》等文学期刊和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始终认为文字不仅是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旅行,更是对生命的诠释和对生活的不断斧正。写诗就是对着镜子审视自己。

丁建华诗选【原创】

◎身体里的城(外二首)

我的身体里有一座城

护城河水清澈,没有游鱼

只有小草的法则和天空的倒影

城门大开,迎面是一座寺庙

供奉菩萨,但不需要焚香跪拜

寺庙后面是一家酒店

高兴时开,烦恼时也开

再后面是山重水复的庄稼

和柳暗花明的村庄

村庄深处有我的府邸

湛蓝的瓦檐上挂满鸽子湛蓝的叫声

瓦檐下面,一树杏花醉得不成样子

几根篱笆,权当围墙

不为防盗,也不为圈养,只为修饰

但是,如果你踩一脚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

厅堂里住着争论不休的汉字

不断地修建诗歌这种建筑

被风敲响的钟声

时刻提醒着日月星辰和门前打盹的狮子

鼻腔里有两股炊烟,和孤独一起

精心地喂养肠和胃的部落

还有一条盲道

供我在糊涂时行走,摸索

后花园无花,但有一方水域

阳光好的时候平静,风起时会泛出一把锤子

我时常把它按进童话——

给你讲这个童话,并不时地维修它

总之,这座城经常混迹于人群中间

从不怀疑钉子生锈,也不附和蚂蚁磨牙

甚至在你不小心毒发的时候,还能递上一味清凉的解药

◎雨中背着柴禾回家的男人

他不是上山打柴回来,是从建筑工地回来

不是自己去砍柴禾,是从废料场捡出来的

一些废弃的木方子,用几根铁丝捆着

扛在肩上,像扛着一袋沉重的粮食

或一桩心愿,一捆生命的密码

踏着疲惫的节拍,匍匐在回家的路上

在惊蛰。在傍晚。在细雨中。

他的样子,让我想起了父亲

这个至高无上的称谓,或者丈夫

这个伟岸的名词,会被一捆柴禾压得变型

——变成动词甚至不定式短语。他迫急的脚步

与单薄的身体是多么矛盾。不,他要把明天

扛回家,把炊烟扛回家,把春天该有的温度扛回家

额头的汗珠让这场春雨感到羞愧

他得再加快脚步,出租屋内

还有一个煎药的砂锅张着嘴巴

随迁的孩子缩着土豆皮一般的小手

他们土豆样的目光,让这个春天沉重得抬不起头来

像一把锁,被铁锈裹着,闪电和惊雷一起沉默

几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灯火已黄昏——

我从他身边小心地经过,没走几步

两只拳头就攥成两块烧红的铁

想把这潦草的日子摁在地下,不停地拷问

◎读你

——三八节致母亲

把爱腌制得再浓烈些,打开笔记本

操起厚重的方言,开始读你——

读你不厌其烦的唠叨

你总感觉还有太多的担心没有嘱咐

读你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偏心

你总认为我没有吃饱穿暖,怀疑我挨饿受冻

读你不坐公交车,要给我省下一块钱的固执

你总说一块钱也是钱,来之不易,坚持走可以锻炼身体

读你在朋友圈给我的文字点赞的执着

你总评价那是世界上最好的诗,像个著名的诗评家

——可你并不知道什么是诗

读你,我仍要读

你眼角的皱纹,满头的白发

房子里的孤独和影子

读你曾害过的肺结核,现在的高血压

读你掉去的牙和疼得查不出病因的手掌

还有喜欢听的秦腔

——这唯一的文化爱好,仅能看得懂的善良与邪恶

我读你,读我童年时吃过的奶水和泪水

雨夜里怕黑的电灯和怀抱

读你草枯草荣时打不破规律的咳嗽

以及一些药片苦涩的模样和谎言

读你曾把一捆比你重得多的麦子,背回家的厉害

父亲外出打工,你对十三亩土地无微不至的关怀

读你如今面对一个酸菜坛子的无能为力

和胳膊腿像我一样不听使唤的不孝

岁月蹉跎,蹉跎成你佝偻的身躯

不孝的我仍在不孝地吞噬你,读你

读那些流逝的光阴和你沙哑的喉咙

读你隐忍的眼神和充满汗味的背影

读你和父亲这根拐杖

相扶行走在人间——这盛大的江湖上

储存辽阔的爱和牵挂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