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可不知的语文学习秘籍

 hgzwhwzy 2020-08-06

你不可不知的语文学习秘籍

你不可不知的学习定律: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一定不好,学习习惯好成绩不一定拔尖,成绩拔尖的一定学习习惯好。

早读没有声音,阅读材料不圈画,书写潦草随意,课堂不记笔记,课后没有整理,作业不按时交……如果一个孩子存在这些问题,父母还苛求孩子成绩进步,一味地给孩子补课,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高考学考前,语文补课的孩子往往会加倍,稍有常识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语文学习是一个慢功夫,突击式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但平时到底该如何学习语文,为什么语文成为了最难的学科,那么多人学不好语文?很多人应该并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

语文学习说到底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事贵有恒,语文学习尤是如此。对于日新月异的今天来说,能多年如一日地坚持件事,确实阻力太大。所以,小学阶段语文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应该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总结语文学习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以及培养方法,与大家分享,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更有效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利生利娃。

语文学习8大秘籍

1、工工整整地书写。

不求人人都是书法家,但字要规范,工整,字迹要清晰。字写不好,认不清,直接影响考试分数,更妄谈语文素养。

(这样的小蚂蚁,你观感如何?)

练字,从小做到态度端正,每天5-10分钟固定时间练字,不在一日千里,而在驽马十驾。

2、大声地朗读。

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是随着年级升高,读书声越来越弱,不愿意大声朗读的孩子越来越多。语文,是关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学问。既然是语言,大声朗读就是最有效的培养语感的方法,没有大声朗读,就没有真正的语感,这是其一。其二古诗文的韵律感、节奏感、诗意美,在大声朗读中得到还原,文章的起承转折也在朗读中才能深刻体会。大声朗读中,书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美感体会到了,语感培养起来了。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做一名朗读者。每篇课文预习复习至少保证大声朗读各3遍以上。

3、有条理地口头表达。

对于口语表达这件事,有一点需要明确,口语表达能力是需要经过特意训练的,只有经过特意训练才能从“能够说话”到“善于说话”。“善于说话”不是所谓的伶牙俐齿,而是思维清晰、情感恰当、语言得体。驱动型说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生活、课堂尽量创造成段表达的机会。

4、每天阅读。

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时间上,最佳方式是每天有固定阅读时间和灵活阅读时间。固定时间(比如:起床半小时、睡前半小时或者饭后半小时)读经典书目;灵活时间,根据喜好阅读。定时阅读的好处一是能保证阅读量,二是使阅读习惯化,成为无意识活动。

阅读量,贵在积累,海量阅读会带来阅读能力质的飞跃。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同样的问题也是随着年级升高学业压力增大阅读量下降,所以,从小固定时间阅读,就更显必要。每天半个小时,无论多忙都是挤得出来的。每天半小时,一年是180个小时。除去30小时思考笔记时间,以300字/分钟速度计算,一年可以读270万字,大致等同于4部《红楼梦》的字数。这仅仅是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成果。

阅读内容上,小学阶段以兴趣为主,先保证阅读量,但阅读过程中家长老师要负责提供类型丰富多样的好书,要有文学类还要有实用类科学类等等。小学阶段的作文水平跟阅读类型联系还不太明显,但高中阶段,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阅读内容的广博与狭窄。同样的阅读时间,有人读大冰,有人读亚当斯密,结果可想而知。

阅读方法上,阅读材料、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有不同。精读、略读、泛读、……,精读是为了掌握方法,略读是为了满足兴趣与需要。范文精读,考场阅读记住7字要诀——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墨,一是圈画关键信息,能够回答字面意义上的问题,一是写下自己的思考质疑。思考,是为了回答超越字面以外的问题;质疑是能够提出新的问题。

阅读时间、阅读量解决的是量的问题;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关系到阅读的质。质量兼具,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

5、背书、抄书。

先举个天才的例子,苏东坡。苏东坡40多岁时已以才气闻名天下。他被贬黄州时,有友人去看他,看到他在家里抄《汉书》,甚是奇怪,问起“以先生之才智,必过目不忘,何须抄书。”苏东坡自称已经是第三遍抄《汉书》,《汉书》已熟悉到只要举标题之一字即可背出几百字。天才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我们如果想在成绩上有所突破,该怎样呢?今天让我们学生去抄书,多有不现实,但是底线是要求会背的,一定要会写。关于背书抄书,记住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记忆力是培养出来的,没有人天生不擅长记忆。第二个原则,记忆力不但不会破坏创造力而且还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没有一定知识的储备,创造力只能是空中楼阁。第三个原则,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记硬背”的东西多了,孰能生巧,慢慢语言就会“活”起来。背书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注意的方法是,常温常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6、认真听课,课堂记笔记。

不要以为孩子天生会听课,否则新课标也不会把“学会倾听”作为小学阶段实现的一项重要目标了。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如何分配听想记的时间?也是我的困惑点。唯一明确的是孩子的注意力跟课堂内容难易度有关,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7、课后整理,重视积累的习惯。

课后整理,既是课堂内容知识点的积累,又是一个自己思考,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的过程。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语文素养无从谈起。现在事事讲效率,求速度,“厚积薄发”显得有点落伍。但没有积累谈成绩,犹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字词句需要积累,文章的情感,对事物的理解也需要积累。积累可来自教材、课外、网络也可以来自生活。积累最关键是要做到勤与恒,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8、日常记录书写。

读背对于大脑来说都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书写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入是输出的前提,而输出促进输入,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关于写作,另一篇文章中有谈到一些,在此不再赘言。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重视孩子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上把眼光放远一点,多下细功夫少走捷径;希望每个孩子都不再害怕语文为语文发愁。




求智向善

书写促进问题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