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期诗评专栏《诗意的多向性与诗歌鉴赏》

 白云之边 2020-08-06

鉴赏往来

诗歌鉴赏是阅读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受个体知识结构、文学素养、感性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制约,审美与体验不尽相同,为此,我们要有大海包容的情怀、发现美的眼睛,从诗歌语言、形象、情感与艺术特色等方面去探寻和剖析,构建并完善自己的赏读与评判体系。(连方)

编语

文学,无论是诗歌、戏剧、小说,都是在向大众传播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能感知更多的东西,感受更多的生命经验,个体生命的感知是有限的,读文学作品,就能将有限化为无限,感受更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体验,从而使我们的生命也丰富多彩、丰满厚实。诗歌,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途径,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席位。诗无达诂,在诗歌赏读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使得审美也存在着差别,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诗歌的欣赏、感知美的情趣,见仁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正如钱钟书所言:“吾诗中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只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
                                    

一、好诗大家谈

群内赏读 :

◎与一棵树

文/连方(广东)

夜深了,他们都安静了

我们像离散多年的兄弟

在城市的巷口,如此亲近

星星真好看,羡慕

它们飞得那么高

离开人间那么远

只有坚强的内心才能灿烂

我们陷入在流水声里

不叫醒你,也不叫醒我

任夜风掸落薄瘦的日子

落满一地清凉

刘锦赏读:

初读这首诗的第一感觉是:可爱,作者童心未泯。有太多名家说过,诗人保持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纯真去看事物,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诗。“星星真好看,真羡慕它们飞得那么高。一般人会认为星星是本来就挂在天上,是高高在上的,而不是从底下飞上去的。“离开人间那么远,只有坚强的内心才能灿烂。”如果说前一句是诗人该拥有的无限想象的能力。那这后一句则是诗人回到现实的感悟:坚强!所有的磨难面前只有坚强才能灿烂!这是诗句虚与实的结合,这是人生表象与内心的结合。
从这两句诗可以读出,诗人是一个有童心有爱心、充满正能量的人。题目是“与一棵树”可文中无一个“树”字,“他们”“他们都安静了,像我的兄弟,离散多年的兄弟。”再一次证实诗人的童心爱心与想象力。这是我喜欢这首小诗的原因。至于最后一节,源于生活中真实生活的伤感,正是诗人由此来对比来映衬前两节的美好,让人不免感叹:生活中的美好都需要一颗坚强的心!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坚强!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生活就会灿烂多姿!

◎在尘世

文/陈秋香(辽宁)

当影子穿过马路,停在柳梢下时

月亮探出头,涩涩地看

客车扔下几个行李箱后,匆匆离去

他们相向而行,很快被夜色吞没

月光使用分身术,跟踪每一个晚归的事物

窗和门虚掩着,等疲惫的风进入

溪水与湖水抱着各自的忧伤

等露珠爬上岸

才有一朵花盛开,看朝阳

邓刚赏读:

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在尘世》,典型的触景生情的小诗,作者通过情感和想象的延伸,使用白描手法让诗歌充满黑白基调。月光、柳梢、夜里赶路的人、疲惫的风等等组成的画面风格凝重、深沉,但能引发读者的共鸣。那些从车上扔下行李的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或是他(她)。在尘世里流浪、浮沉,充斥着惆怅、忧伤,是无奈,也是责任。诗歌的结尾很高明,运用花、朝阳等意象的事物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希望与寄托,让诗歌的内涵有了跳跃性,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凝炼、简洁、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莲 藕

文/樊建华

活在泥土的深度

从不装扮,也无关白天黑夜

只知源源不断地,掏出体内的汁液

直到把心掏空,把荷叶托出水面

交与江湖上的一声蛙鸣

等待它,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事实上,藕断还连着丝

这多像一个母亲的心愿,与一生

辛劳的付出   

连方赏读:

    我没有读过樊老师的诗集《岁月如歌》,近日共读了樊老师十余首诗,印象深刻。可能是樊老师的语言魅力与节奏吧,他的诗歌没有晦涩的意象,语言简洁质朴而流畅优雅,节奏轻松,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既明白表达的情感与意图,又能引发共鸣和想象。

    樊老师善于从生活中大众熟悉的事物来捕获诗意,而且把事物看得极其通透,这是需要功力与诗歌技艺的。比如这首《莲藕》,大家都爱写莲(荷花),各式莲的诗歌文本林林总总,而樊老师却独写藕,从藕空心的内部结构入手,先从莲藕实际生长环境与过程,再以生活常理“藕断丝莲”,引向母亲为了儿女透支自己、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性,没有任何转折,自然而然的过渡。爱伦堡说:诗歌整个句子都是为了奔向结尾。当我们读到诗的结尾时,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慨叹:“哦,原来是这样!”再回头看来,前面部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了。樊老师擅长用熟悉的具象来表达,意在言外,充满知性。

二、诗赏析:化虚为实  直抵美好

——刘军华浅析诗人卢春杰的《打钟的姑娘》

◎打钟的姑娘

文/卢春杰(河北)

两条辫儿摇晃

钟下站着一个打钟的姑娘

她伸出灵巧的右手

有力地把深褐色的铜钟击响

她一下一下地打着

我们的心被她的钟声震得激荡

钟声宏亮

钟声悠扬

拂去了我们多少烦恼

拂去了我们多少忧伤

她面含微笑

注视着远方

像是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整个校园在她的故事里熠熠闪亮

啊!打钟的姑娘

你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你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

      在公众号《当代诗歌地理》中,我读到了齐鲁文学福建交流群诗策划“那年那月”卢春杰老师的《打钟的姑娘》,心里产生了共鸣。

    童年是美好的,读书的岁月是令人难忘的,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这是求知的日子,是为美好人生奋斗的日子,是一个人一生中黄金一般的日子,令人怀念,令人眷恋。那么怎样来表达这种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热爱呢?作者化虚为实,在记忆的长河里搜寻,终于找到一个童年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打钟的姑娘,她打钟站立的姿势,打钟的动作,洪亮的钟声,二者相互结合,从而将那内心美好的情感和盘托出。

    在艺术上,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质朴无华的语言,直抵生活的美好。首先是打钟姑娘美丽的形象,站在铜钟下,面含微笑,两条辫儿摇晃,伸出灵巧的右手,有力地把铜钟击响。其次是铜钟深褐色的古老及钟声的洪亮、浑厚及悠扬,给人带来的听觉上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是打钟姑娘的美丽形象和浑厚钟声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积极向上的影响。微笑带给人的是快乐,是希望。心被钟声震得激荡,钟声拂去烦恼,拂去忧伤,像深情的呼唤,像战斗的号角,催人奋进。最后一节以感叹的句式,直抒胸意,借打钟姑娘表达对生活中一切美好深沉的感恩,表达对生活执着的热爱。

    以意为主,语言为表意服务。这里的意是指主旨、主题、中心,也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讴歌生活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感恩与热爱,对美好的童年少年时代校园生活的眷恋、热爱与怀念。作者采用朴实无华的明白晓畅的语言去描写,去抒发,直抵生活的美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言浅而意深,更接地气,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这在当今诗坛是很值得提倡的。



栏目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