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思维多广度抒写---题图诗(十一)

 齐鲁文学 2020-08-06

题图诗



题图诗


“年”,具有隆重的色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意义非凡。

———它代表着,“路口上等候的亲人藏了一年的盼望;火炉边积蓄了荒了一年的家常”。此时此刻,所有的念想都流向故乡;此时此刻,一年的辛酸愁劳都变成了幸福!
距离2020农历新年已进入倒计时,天下有多少团聚就有多少分离。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以此图“回家过年”展开抒写,题目自拟。
欢迎大家多多参与,保持一颗沉静且丰盈的创作心态。

开启新思维多广度抒写


题图诗---“边看边写”

母亲的眺望
赫芳(山西)
 
山恋叠嶂,密林郁葱
盼儿回家过年的母亲啊
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默默眺望
岁月、辛劳布满了印迹,旧的棉衣、白发、皱纹,微倾的身躯
 
雾霭啊!散去吧
不要再给母亲增加寒凉
太阳啊!露出你的笑脸
把霞光和温暖披在母亲身上
母亲啊!回去吧
不用再将儿牵挂、念想
 
我已继承你的血脉,年轻力壮
我会像只雄鹰,飞到你的身旁
我来加柴,我来拉风箱
让炉膛的火烧的更旺
照着母亲幸福的脸庞
把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
 
母亲啊,我们的家乡正在变样
看,东方已透出春天的曙光
您将不用再把儿眺望
 

李金珂(山东)
 
雪还没落地,就融化了
耳边的风
把张三李四传回了家
 
田地的尽头,有两个身影
一个是稻草人的
 
有一些雪
总也扫不去
厚厚的堆在了心底
 

守望
闫茂坦(山东)
 
岁月的脚步近了
携温暖返航总在上影
远山呼唤的游子
一次又一次的卸下忧愁
村口传来犬吠声声
 
回家的路有多长
期待就有多远
舟马劳顿风尘仆仆
终究抵不过
母亲在锅里
炖了一年的呼唤
 
谁的心湖涟漪片片
回或者不回
这不是一个问题
心口堵在路上
孤枕难眠
 
有一种熟悉叫渐行渐远
有一种距离叫越来越近
 

回家过年
臧怀生(山东)
 
时间是个淘气的孩子不停撒欢
转眼就蹦哒到了一年的终点
 
这几天
村头前的母亲
每天都望着大山
山那边有她的儿女和挂牵
 
早晨的太阳落入了傍晚
她站成了一处风景在山前
 
山那边的儿女终于托梦
带上新年匆匆赶路回家团圆
 

回家过年
任玉芳(山东)
 
春天的汽车
装载着一车身强体壮的男人,和他们的媳妇
也载着孩子,老人的目光
去了远方一个有机器的工厂
 
村子安静了许多
弄堂的风,穿过三季
停落在村口
母亲的白发上
将一年的劳苦,收藏在一场雪中
 
年末
肉香,酒香,在小院飘荡
一棵老树的凝望
终于有了驿站
车灯,一明一暗
小路,有由弯变直  由长变短
 

司志华(山东)
 
不敢言回家的消息
想给你一个惊喜
惟恐,回家的路口处
你站成雕塑
 
三百六十个日夜
翘着脚尖,堆砌惦念
月亮瘦了又圆,老花镜
折了又断,针针线线牵不回
放飞的春天
 
终于,路口处再也不见
您枯瘦的影子
所有的温馨和疼痛都悉数在心里
无需想起
 
回家
李玉霞河南)
 
把她
高过山岗的身影,摁进
我鼓鼓的背囊
风餐露宿的日子
总有暖心的叮咛问候
 
有娘的日子
就有了回家过年的冲动
一句话掸去满身的疲惫
——回家,就好
 
多吃点,再多吃点
颤抖的手填满憔悴消瘦
破帆补好的时候
我又一次将她丢弃
在那高高的渡头

 
回家过年
赵洪亮(山东)
 
好比一场巨大的海啸
激流涌向码头,车站,机场
更像一次无形的异化
所有的归心都生出了翅膀
 
回家的路并不遥远
可这一张票的距离
熬却了多少草木荣枯
躲在漂泊的梦里涕拥家乡
 
山包上眺望的图腾
试图用炽热的眼神
掘开一道道山口,从笛声中
拎出日夜浮现的脸庞
 
当每朵浪花扑向岸的怀抱
滚烫的杯盏溢出沉醉的钟声
此刻,额头的冰山化为溪流
在万家灯火里缓缓流淌
 

 
故乡辞
董欣潘(福建)
 
没有了母亲,故乡
似乎也是别人的
 
数十年来,残破不堪的老宅子
翻修不了的心愿,只能
交给时间收藏,或者幻灭
 
清风吹拂,像是替我安抚
回也回不去的乡愁
 

一杯年味的酒
王富民(山东)
 
曾经高岗上亲人摇手相送
站成了灯塔样苍凉的风景
雕塑进游子心田
总在年末点亮召唤的灯
 
亲人殷切盼归的眸光
凝结成两道锃亮的轨道
铺设过时空直来
游子失去了交通不便,搪塞自己的理由
 
年,是荡漾着亲情的酒杯
勾兑着你喜、我怒、他乐
它宽容所有的诉说
揣着不用顾忌对错的心摇晃
喝下后的回味
激发出血浓于水的醇香
 
走在人生四季
身心积攒的薄凉
总需要,一杯年味样的酒温暖
 
风尘仆仆地赶回
只是沐浴亲人热切的目光
心底的荒漠就会长出绿意
 

无悔的期盼
刘奇景(贵州)
 
曾经光滑的脸
被思念雕琢成万丈沟壑
 
一年比一年更低的
身影
在村头
或某个路口
 
将爱孤独的站成一棵树
一块石头
 

李大国(武汉)
 
炊烟把远方擦亮了
远方把母亲的目光擦亮了
 
而风把那双苍老的目光
一再抬高
好看得远一些
再远一些
 
儿啊
在外奔波不容易
忙就别回家了
 
你的疲惫你的辛苦你的思念
妈妈都望见了
儿啊
如果望一眼
能卸下你浑身的疲惫和疼痛
妈妈就站在村口
望落一轮轮太阳与月亮
等你一身轻松
踏风归来
 
儿归就是年
儿笑就是年味
 

年关亦清明
龙平(深圳)
 
风,吹落你的双眸
却把期待,放在山风吹动的云里
高高堆起
 
你的发丝
种进白雪下的黑土,我用
弯曲的膝
一寸寸翻寻你的眼睛
却仅仅只能找到,曾经企盼的痕迹
 
一年的沉重
又将在此时抛却,年关
也是清明
 
喜年
田福涛(山东)
 
一人奉献,一秒钟
灿烂的笑脸
团聚,喜悦的一年
 
别问我,在哪个分秒的瞬间
过年。人人都幸福
家家得团圆,这是盼归的母亲
种植,在每一位儿女心中
最美好的祝愿,所盛开的笑脸
 

望远
刘军华(广东)
 
山后面还是山
一条银灰的路往山外蜿蜒
熟悉的身影在目光中一步步走远
 
在冷冷清清的屋子里等待
在孤独的村口望远
黑发早已在寒冷的风中斑白
在夕阳的余晖里
一声热切的呼唤
顿时把孤苦的心温暖

 
回家
席迎春(陕西)
 
长年的期待
象长镜头在这一刻聚焦
回归的汽车
在奔驰中弹奏出浓浓的乡音
 
未到家
就知道母亲和孩子
在村口大树下等待
我象母亲放飞的筝
被她那手中的筝线收回
 
那俞走俞近故乡的路
已缩短到家门
乡亲们,脸上挂满笑
门前没有封冻的小溪
依旧笑着哗哗流淌
 

过年回家
张红(重庆)
 
一双眼,望眼欲穿
穿透云烟,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
一双手,在日子里打捞生活
淬过火
已变成钢筋铁骨
 
身体里柔软的部分
在过年过节
像天空中的一朵云
总要下一场绵延的雨
 
而她的儿女
总是在这样的日子里
撑一把伞
在她弹奏的乐曲里,回一趟家
 

期盼
陈秋香(辽宁)
 
老人和身后的草一起,挺直腰板
小路把目光拉长,皱纹紧锁
左手握住右手,把一个名字捂热
 
把一个日子拉近
把一座城的某个窗口点亮
返程开始倒计时
 
那个心里揣着时钟的人
在暖阳下,把时光一寸寸摊开
 
 
回家,过年
杨伟华(河南)
 
我把它储在心底大半生
有些节日已经翻页,有些节日
轮回。像熟透了的红果
在故乡的枝头
 
晨曦下的光影里,母亲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一次次翘首在回家的岔口
 
这个年末突然沉寂起来
小道,草木也在等候
一个归来的人,风尘仆仆的人
 
为了赶在日落之前,截住时日
母亲,一直在守望
有如守在一个黄昏的尽头
 

等待
袁南成(湖北)
 
大山里的儿女
踏着绿色挤进打拼的时空
站在霓虹灯下寻找故乡的影子
 
母亲习惯守望路口
从黑发等到白发
目光穿过丛林绕过山顶
 
早已备好饺子
等待孩子回家团圆
 

母亲的眼睛(外一首)
江永奎(湖北)
 
她似乎想望穿这座山
那山坳处
却没有人影
失望和惆怅落在夕阳深处
却断不开风的遐想
给满身牵挂寻一个安静地方
 
从她身上分离的骨肉
儿女,飞走了
她守候着这个山村
储蓄妈妈的味道
只等他们从山坳处回旋
 
她的视力被岁月模糊
已分辨不清人来和人离
可她心里清晰地铭记着
谁是子女
谁是孙
 

凝望
张怀远(河南)
 
山头隔不住思念
挡不住翅膀
远方在期盼的岁月里更加模糊
心念天各一方
风来吹醒了乡愁
白发泄露了守望的忧伤
 

叶信于(湖北)
 
是怎样的目光
让浩荡的群山俯首
是怎样的思念
让游子千里之外彷徨
 
穿过季节的风
穿过了多少春秋
握了一辈子的锄头,镰刀和锅铲
却握不住一张返程的车票
 
沧桑的世事你都放得下
只担心儿别把路走岔
地米菜馅的饺子已包好
一畦菜,已把春天留下
 

一棵树的守望
张丽芳(福建)
 
以一棵树的姿势
站在飞鸟途经的路口
不看身后那万里河山
无视脚下葱茏还是荒芜
只把目光,投向远方的远方
直到岁月,把你雕刻风干
你仍然,以一棵树的姿势
守在岁月的路口
等着归来的人
和不能归来的人
 

望归
李媛(云南)
 
踏进腊月,年在日历上越撕越薄
一株名叫渴盼的绿植
在母亲灵魂深处,不用施肥
浇水,与茁壮连成一体
 
母亲的家一扫空荡荡的颜面
年货的个头越长越高
一抹微驼的背影,弯了又弯
 
临近年关,塬上增添一帧画
一道眸光,不转晴地
射向望归的路口
那顶阻挡风寒的帽子管
不住旁逸的银白,轻握的手
骨节突兀,覆有一层古树皮的仓桑
夕阳给她的轮廓晕染母性的光芒
 
凝望
姜灿辉(湖南)
 
母亲站在村口
静静地望着远方
等待在心里
忽明忽暗
 
那一条条小路
织成网
网着夕阳的余辉
也网着一个亲切的身影
 
母亲的脸上
布满了皱纹
像岁月刻下的刀痕
亦如一条条干涸的河流
 
快过年了
母亲就习惯在村口凝望
并在心里
默默呼唤着儿子的乳名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