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方 一、诗歌点评 ◎渡口 杨伟华(河南) 两岸的山峰终日瞭望 江水沉封了一页无返的历史 一抹夕岚 ,遁寻遗落的桨声 沦陷在旧时光的画外音 暮色麾下的帆影,戴着斗笠的摆渡者 当归位于一座青铜色的塑像 那层层叠沓的雪,摇曳的渔火 是抵达驳船的备忘录 岁月的河道一叶横舟搁浅昨天 老堤处,十里芦花披头散发 (摘自《当代诗歌地理》2019下卷) 姜灿辉点评: 第一节,比拟形象,句子精妙,神来之笔,写出深度;第二节,意境很美,进一步拓展,有弦外之音;第三节,摆渡人的形象,立体感强,让人心生敬意,心在仰望;第四节,呈现了历史的画面,深沉耐读;最后一节,写来舒展自如,形象逼真,带着些许苍凉,笔力遒劲,韵味悠长!总之,全诗语言凝美,画面感强,营造了深沉耐读的意境,读后,带给人思考和无穷的回味。这是一首厚重而有意蕴的佳作,动词用得贴切,让意象驱动灵美,且写出了很好的创意。诗人能将各种元素融合起来,跳出来写,语言诗化处理到位,使诗意浓郁,真的很精彩。 ◎飞行 刘君芝(河南) 一只鸟向往太空 那是它的理想。也是 生命力的见证 在翅膀与空气的摩擦里 体验一种征服的快感 高处,有无限风光 那在巢中仰望的眼睛 把等候酿成一种酒 大地给予最长情的陪伴 人心在低处 低处,有最真实的人生 向下,是最具挑战的飞行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备选作品七) 张全枝点评: 常言道:“高处有风景”。飞行,是人生之常态吧!怀揣理想,往高飞,再往高飞!从鸟的飞行落笔,意在写人的追求。 也有停下来的时候,有等待的时候,这,也是人生之常态。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可以像酿酒一样酝酿与升华着生命! 有广袤的大地为依托,底蕴何其深厚! 这样的存在,何尝不是另一种飞行呢? 习惯了高处的飞行,低飞或许更加不易。然而作为人,生来就是有根的,我们不该忘记,我们从何处来?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总归还是在烟火人间,因此,高飞的心还要有向下的姿态,心系尘寰,惠及大众,使生命之花更加靓丽! 众人精彩评析 ◎春雨 当代诗歌地理赏读 ![]()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2020年上卷备选作品七) 直面现实,深入内心 ——赏析诗人云上的《乡愁》 写乡愁的诗很多,而要写得好写得感动人那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诗人云上的这首《乡愁》写得明白晓畅,质朴无华,真诚动人,不知不觉中拨动我们的心弦,我们一起来看。 第一二节,写离乡旅途。“一颗心违背着/脚尖的朝向”,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游子不得不背上行囊,远走他乡,漂泊流浪,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是依恋故土,眷恋家人。主观与客观,内心与现实的矛盾,道出游子心中几多无奈、辛酸与悲伤。 “走得越远,越惧怕/转身的迷茫”,走得越远,离家越远,远得不知家在何处,远得怕迷失了回家的路,不光有空间上与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时间上离家越来越久,更有心理上与家、家人、家乡越来越疏远,所以走得越远,越惧怕,越迷茫,正如唐代诗人崔灏《黄鹤楼》中所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三四节,写他乡生活。“这么多年”,表明游子在他乡打拼很久了。可是“从未读懂这座城市的/灯光”,为什么?因为这座城市的灯光不属于游子,他们还未融入这个城市,他们只能远远地羡慕地望着这座城市的灯火,这座城市的繁华,那些城里人富足的生活。他们长年累月地努力,付出了许多的汗水与艰辛,但是他们与这座城市总是有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跨越不了的鸿沟,只能隔岸观火、望洋兴叹。美好的梦想与冷酷的现实的矛盾,令他们倍感失落、沮丧与痛苦,对前途迷茫,常常自问:“敢问路在何方?”正因为如此,所以“踩着柔弱的影子/假装坚强”。他们的内心是柔弱的,可是这不是在自己的家乡,不是在自己的家里,不是在家人身边,有泪也只能是往肚子里咽。冷酷的现实,生存的压力,令他们不得不擦去眼里的泪水,强作欢笑,假装坚强。 “孤独的梦,紧贴着/异地冰冷的墙”,没有家的温暖,没有家人的陪伴,只身在外,背井离乡,倍感孤单寂寞。醒着固然是孤独,连梦也是孤独,孤独寂寞煎熬着游子的内心,思念家乡却又难以回到家乡,多么无可奈何!也许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有那么片刻的欢愉,然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异乡,触摸的是冰冷的墙壁,失望的同时更添孤独。难道冰冷的仅仅是异乡的墙壁?难道不包含现实的残酷,世态的薄凉,人情的冷漠?不包含游子内心的委屈、凄凉和悲伤?这里同样揭示游子内心渴望与冷酷现实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的煎熬与苦痛。 第五节,内心渴望。在他乡是如此痛苦,所以游子后悔了——“早知道,天涯如此遥远/就该把眼泪/提前滴在故乡”。游子身在异乡的种种痛苦与煎熬,正是“天涯如此遥远”造成的,所以游子不能不强烈地渴望着回到故乡——“就该把眼泪/提前滴在故乡”,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至此,乡愁的情感(或曰主题)便和盘托出。 综上所述,云上的这首《乡愁》之所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因为采用了明白晓畅的语言,反映游子的生存状态,揭示他们遇到的种种矛盾,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独特体验。这种写法与通常的意象诗是大不相同的,这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崭新的诗歌创作思路——直面现实,深入内心。 赏析人简介:刘军华,笔名白帆,70后,教师,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歌地理》编辑,齐鲁文学福建分社诗评员,作品见《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东江文学》《惠州文艺》《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山东诗歌》等,出版诗集《白色的河》。诗观: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去表现生活中的诗意。 ![]() 栏目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社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栏目成员:刘君芝、张全枝、王晨、刘军华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