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作家||【小屋之亡】◆张水明

 白云之边 2020-08-06

《齐鲁文学》【夏之卷】

 张水明,浙江省作协会员。陆续在《中国文学》《江南》《短篇小说》《金山》《芳草》《支部生活》《领导科学》《中国法制建设》《人民公安报》等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有小小说入选年度中国小小说选本。曾获全国电力职工文学比赛中篇小说三等奖,“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奖,首届“中国梦之路”全国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集《细水长流》,光明日报出社出版小说集《湘湖情缘》。现为企业管理人员。

张水明散文【原创】

                           小屋之亡                                             

六月的一天,张立祥在上班,突然接到老家大姐的电话,说村长接到举报信领着一批人要把小屋拆了,她不肯让他们拆,正在阻拦,叫张立祥这个屋主快来现场。张立祥一听也懵了,好在单位离老家不远,就请了假,乘上公交车匆匆赶去。  
这小屋,是三十多年前建造的。当时父母健在,大姐也是个正劳力,而张立祥还在念书。家人叫来泥水工,起早落夜,用黄泥一层层搡起来。断断续续用了三个多月才造好的,花了几百块钱,在当时也是笔不小的开销。小屋只有二十多平方,外墙用粗糙的水泥涂一层,用大红洋瓦盖一下,高不也不过三、四米。这样的小屋在当时也算好的。对张立祥家来讲,虽然住着祖传的老楼房,但与哥哥一分家,楼房住得拥挤了,有了小屋,可以放放一年用的柴草,记得一度还用作猪窝。后来,父母没了,张立祥考上大学也在城里生活,小屋一直关了起来。 
记得五年前,住小屋边的堂伯见人要租房子,他出于好意建议把小屋租出去。他去问张立祥哥哥,张立祥哥说,小屋是阿弟的。堂伯联系不上张立祥,去找同村的大姐。大姐一听这当然是好事,屋是要人住的,小屋关着几年已有点破败了,住人了才不会破,几十元的租金只是意思意思罢了。于是,大姐去开了小屋门,准备打扫一下出租。这时,张立祥嫂子急匆匆赶到堂伯家,说小屋是两兄弟的,她不同意出租。堂伯愣了一下,知道要出矛盾了,就沉默了。堂伯去同张立祥大姐商量怎么办?大姐来问张立祥要主意。张立祥的心啊,五味翻腾:哥哥都承认是我的,你嫂子跳出来说岂不是歪道理吗!可说实在的,张立祥没参与造小屋,没出一点力。大姐出力最多,小屋的几根椽子还是她小姑子家的,可她是嫁出去的人了,按村里的习俗是没份的(其实大姐也不要)。既然是父母的出面造的,那当然是兄弟俩的了。想来想去,为了兄弟和睦,也为了嫂子不去责怪哥哥,弄得他们家不安耽,听嫂子的不租就不租。许多老邻居知道这事后,都怂恿张立祥不要去理会嫂子的无理,小屋就是张立祥的,就是要出租,想怎么处理都是张立祥的事,嫂子管不着。但张立祥定了主意,也不想再改了,就算吃亏当便宜。这样,小屋又关了进来。现在,要拆了,谁举报的? 
当张立祥赶到老家时,小屋边围着许多人。嫂子与村长在争论:“我们这间小屋已三十多年了,不是违章建筑,你们敢拆?!如果是违章建筑的话,前几次治违为什么不拆?”只听村长解释:“这间小屋已破烂了,在省道边多难看,我们已接到群众举报,这间没连着主屋的小屋,肯定要拆的。”嫂子接口道:“谁举报的,你说出来!”村长笑笑:“不能告诉你,反正要拆的。”嫂子又说:“拆可以,那给我们批地基。”村长回答:“老楼房一起拆掉,那给你批两间。”嫂子说:“我儿子晓东以后要讨老婆的,三间。”村长转头对一旁默不作声的张立祥说:“老大学生,两间吧。” 
张立祥与村长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希望不要拆小屋,要么去修一下装饰一下,村长不响。或者小屋与老楼房一道拆了,批三间地基。 
村长答应不下。这样,当天小屋先不拆,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当张立祥从城里赶到老家时,小屋已夷为平地。嫂子知道了,气死了,在家里骂骂咧咧举报的人。有邻居说:只有在家里做“老虎”,为什么不敢在拆迁时躺在小屋前?当初租出去了,也好收几个租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如果这么能干,小屋拆掉了,为啥不敢去村里闹呢?!闹一下总有点钱可赔的呀。只有从自家人手里拿点便宜。 
对于张立祥来讲,拆掉小屋也算了,牺牲点个人利益就当为创卫出点贡献吧。 
后来小屋拆掉的地方建了个花坛,旁边的老屋刷白了一下,环境确实美了。 
创卫成功后,进行表彰。这天,村长拿着一张奖状来到嫂子家。嫂子板着脸,说:“我不要,给张立祥吧。” 
村长微笑道:“是奖给你儿子晓东的!”  嫂子张大嘴巴:“啊......” 
村长解释道,晓东学校在开展“我为创卫出点力”活动时,他想到了自家的小屋应该拆掉,就给村里写了封“举报信”。


责编:胖丽君
终审:王永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