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九期诗评专栏-----闫茂坦读诗

 白云之边 2020-08-06

闫茂坦,笔名闫晗,山东嘉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北京晚报》《齐鲁文学》《山东诗歌》等刊物与网络平台。


群内自由谈及诗歌赏析

连方

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最佳途径。阅读诗歌,我们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又能让我们洞见世界与灵魂的奥秘。在浮躁的尘世,通过读诗,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达到精神和现实的契合,把平凡的生活过得富有诗意。今期推出闫茂坦读诗专辑,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欣赏


◎芒种

张纯洁(安徽)

当倒下的麦子

用金黄埋葬严冬的残酷

成熟是一种逆境的终结

一代一代耕耘路上

祖先历经闪电的狂躁

雷暴的呐喊、淫雨的鞭鞑

立下这个注定带芒的节气

远古洪荒的抗争

锤炼灼亮一句农耕谚语

——芒种不种 再重无用

揣着警醒的时令

犁沟划开黄土地的肌腹

五谷的芒粒在母体内润育

生命拱出地平线那一刻

荷锄的父亲母亲

年复一年前倾的脊背

送走一季又一季芒种

烈日下劳作的身影与禾苗重叠

秋野上,禾穗一样的年龄

等待岁月无情的弯刀收割

选自《齐鲁文学》【秋之卷】诗策划:芒种

闫茂坦 浅读:《芒种》
全诗共两节。
第一节,意向化入手。“用金黄埋葬严冬的残酷,成熟是一种逆境的终结”。冥冥之中,诗者似乎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麦经过了严冬的洗礼,用金黄色的麦浪,来显示自己的成熟。逆境结束了,当然,以后的道路就是坦途。言简意核,寓意深远,而又回味悠长。紧接着,简述“芒种”节气的起源,用祖先的经历和抗争,自然而然的引申出谚语“芒种不种,再重无用。”
第二节,比喻化入笔。“犁沟划开黄土地的肌肤,五谷的芒粒在母体内孕育”。富有想象的空间,告诉我们,黄土地用犁耙深耕以后,把五谷的种子种在地里。然后,由芒种时节的庄稼,转合到写人。前期铺垫完成以后,引申出父亲母亲前倾的脊背,推出全诗的主题“秋野上,禾穗一样的年龄,等待岁月无情的弯刀收割。”戛然而止,而又水到渠成。
全诗明暗两条线。明线是以麦子为主,五谷为辅,说明芒种这个时节的特征;暗线,则是指以父亲母亲为代表,历数岁月沧桑催人老的无奈。
全诗清新自然,诗歌语言运用自如,入题恰如其分,起转承合处理恰到好处。值得,一读再读。
 

二、点评


◎父亲
铁发平(云南) 

是你要给足我正能量吗?铺开镰刀
和斧头。而我
看你的眼睛越来越疼
墙上挂的稻穗,已经一株一株在夕阳里
暗淡下来。我想喊一喊:爸爸
像小时候骑在你的肩上 
春天多嫩,多绿。多像我们给老迈的牛
喂水,梳洗,在草料里添把盐
我却在青草的深处找到白发,一生
多短啊!现在,在风吹过的河堤
我的白发一如你的昨日。下午的阳光
羞涩地躲进黑云
 你已是步履蹒跚。你手举麦苗
是要给足我雨水还是力量?我微缓的手
接不住屋檐下燕子的叫
而你皱纹叠加的耳朵,还听得见
追赶落日的声音
选自《齐鲁文学》【夏之卷】备选(十五)

闫茂坦读《父亲》:
当岁月,蹉跎了记忆,有谁的回忆,还在缠绵悠长?
当生活,磨砺了斗志,有谁的叹息,还在耳边久久的回荡?
镰刀和斧头是我儿时的记忆,而稻穗,已经黯然失色。如今的我,却想回到那个童真的年代,那里面,有我深深的依恋。
有多少故人,值得怀念?
多少往事,值得回味?
春天的景象,恰如我对父亲的念想。白发已然出现,蓦然回首,父亲的昨天,还在眼前。
黑云遮住了阳光,一如我的心情,跌宕起伏。
有时候,无以言表;有时候,充满凄凉。
父亲的步履阑珊,分明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接的住,父亲的祝福,却无法接住,屋檐之下燕子的叫声。
父亲耳聪目明,听得见我的祝福,也能够听得见,追赶落日的声音。
昨天已经远去,明天还得期待之中。唯一可以抓住的是今天,与其叹息,不如把握现在,掌握当下,把对父亲的无限柔情,付诸到行动之中。
无可奈何风吹去,千言万语无影踪。
似水流年留不住,花开花落总有情。
自古父爱寻常事,寥寥数语意已明。

◎初夏
于金玲(山东)
 
一棵白杨
怀着永恒的慈悲和善良
站在细雨纷飞里
我在树下用心聆听
雨和新叶的音乐交响
那种美妙从多维时空流泻出来
绿色的宁静恰如其分
化成无言之境
我和它  独立于各自的初夏
 
我曾丢下花雨伞
走进雨帘  
让瓢泼大雨冲洗灵魂
只为获得某种灵思
蹉跎过的岁月  已远
我  必须在绿意盎然的时节蓄满力量……
选自《齐鲁文学》【夏之卷】备选(十九)
 
闫茂坦读《初夏》:
我和白杨一样,是善良和慈悲的。
在这样一个细雨纷飞的时节,我一个人站在白杨树下,用心灵的声音,倾听来自雨声和绿叶约会时的柔情。一点一滴,倾听着她们的慢声细语。唧唧我我的婆娑之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绿色的希望在胸中升腾,那种宁静让人感慨,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心临其境。这种氛围,慢慢地蔓延开来,滋长成无以言表的醉人气氛。
白杨有情,天亦老;我亦飘零,久相思。
我们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各自守卫着,属于自己的初夏时分。
我曾经,抛却心爱的花雨伞,茫然无措地跑进雨帘之中,任凭风吹残荷,雨打芭蕉,一任倾盆大雨,冲洗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只为一觉醒来,能够获得一种灵感与解脱。
大梦初醒,又是谁对谁非?
曾经失意的时节,渐行渐远,茫然无措的岁月,逐渐变得模糊。我务必要那个充满希望的时节里,积蓄力量,蓄势待发,去开启属于我最初的梦想。
在这样一个,春夏交替的时间,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加,而我的缠绵雨季,也刚刚开始扬帆起航。
天若有情天亦老,地若有知地亦知。
千山万水花开谢,姹紫嫣红总有情。
细雨霏霏无言境,独鹊高楼话晚风。
也曾领略蹉跎事,昭然醒悟独自行。

三、精彩


◎入夏杂记

罗莲芳(四川)

还在忙于转发点赞那些桃花

不留神便与初夏撞了个满怀

一头扎进真实的热浪里

夏天在召唤。微微眩目的光

一寸一寸地,占领

我的非真实的土地

劳动节并没有劳动

甚至懒于清洁地板

无来由的信与不信,在突围

槐花从这个枝头

开往下一个枝头。翻开的书页

需不停地换气与改变姿势

习惯七音孔的手指

在八孔的箫躯上,拙笨

奏不出期许的轻松的曲调

在这入夏锦绣的江山

不清楚谁在招安谁在沦陷

无法安放狂野的思想

摘自《齐鲁文学》【夏之卷】备选(十六)

闫茂坦读《入夏杂记》

熟悉的,不熟悉的那些桃花和朋友,总不能视而不见,应来送往,其实是人之常情,点赞,成了我懒惰的理由。

初夏,如期而至。尘世间,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风景,正在悄然绽放。走进夏的热情,便无问西东。

夏天,款款而来,热情扑面,一点一滴,俘获着我的芳心。

五一放假,身体轻松,心情也放了个假。放纵不羁,就一次,其实,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槐花,枝繁叶茂,翩翩起舞。无心阅读。书中的黄金屋,慢慢的沦陷。

总想着气定神游,现实回答我的,却是心神不定。习惯了七音孔的节奏,略有改变,全盘的意境皆无。

思维,信马由缰。

思想,一直茫然无措,信步在这个五彩缤纷的时节,一时无处安放。

不醉于心,不乱于情,其实何其困难!平常如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投身于五彩缤纷的世界。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醉了视觉,乱了心境。

可是,我又怎么能够安于现状的呢?“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绝不能在这种氛围里,苟且生安,浪迹江湖。

这,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华灯初上,夜未央。月光如常,和昨晚一模样。

我必须蓄势待发,去迎接我,生命的初夏。




栏目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社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栏目成员刘君芝、张全枝、王晨、刘军华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