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作家||【坚守 因为有爱】◆邓晓燕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邓晓燕,江苏如皋人,教育工作者,喜爱阅读、写作、跑步、旅行。有多篇散文随笔发表于报刊。

坚守 因为有爱【原创】

走进山珀小学时,下午已放学,小小的校园坐落于乡村一隅,从学校大门直伸向前的一条水泥路是校园主干道,路的一侧是几排红瓦白墙的教室,另一侧是一条小小的安静流淌的小河(为了学生安全,河边围着高高的栅栏)。路大约不过50米长,便看到尽头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目了然的学校,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朱校长已在路旁等候我们,她是我们此行想要深入了解的人——2018年“如皋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

来之前,便知山珀是全市硬件条件最为堪忧的乡村小学,可看到这样一幅宁静隽永的画面,我竟不禁心生羡慕,“朱校,当学校里的高楼越建越多,越建越气派,我却越发怀念你们这样朴实宁静的乡村校园。”40多岁的朱校长带有一种天生让人亲近的气息,也许是和率真的孩子相处多了的缘故,抑或是天性里的那份谦逊吧,她笑笑,“这几年学校环境改善了许多,现在夏末秋初,天气刚刚好,感觉是比其他季节要舒适许多。”

她告诉我们,四年前调来这里做校长时,第一次进到学校,看到的便是让她深刻于心的情景:正值暑假,教室里闷热异常,几乎每间教室都随处可见蝙蝠粪便,她以为教室后墙那根长长的竹篙是用来清除这些粪便的,总务主任告诉她:那是专门用来捣毁屋顶随时可能掉落的汪砖的。她抬头一看,有些砖块歪歪扭扭,着实令人担忧。走出教室,操场就是一块小小的泥地,只要有风,尘土便会扑面而来。随后的日子里,她彻底领教了这里风沙的威力。起风了,桌面自是每天厚厚一层,人从外面走一圈,都会觉得嘴角发碜。下雨的时候,校园里泥泞不堪,从那时起,她基本不穿最爱的高跟鞋了,因为从泥水里走过,身后便会留下鞋跟踩下的一个个小泥洼,人受罪地也遭罪。最怕的是上厕所,由于排水系统受到旁边厂房影响,晴天还好,学生不多,厕所气味不大,一到雨季,污水便外溢,不到万不得已,大家都竭力忍着不去上厕所。

“看来这四年学校变化很大。”我说。

“是啊,我带你们出去看看。下午上了半天课,刚好出去放放风。”朱校长打趣道。走出办公室,她指着中间两排房子说:“这两排教室的汪砖撤了,换了防雨纸,竹篙也就不用了。只是夏天特别热,现在装了风扇,孩子们可高兴了。”说这话时,她的嘴角眉梢一直在笑。

“这里是操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是一片小小的绿茵。“第一次买了100块钱的草皮铺了,第二次又买了100块,风沙被镇住了大半。”

“价格这么便宜?”我有些惊讶。

“没有办法,经费紧张,能省一分是一分。你们瞧,厕所边的这些树木是周边家长送来的,都成活了!”

“朱校长,您以前在哪所学校?”我问。

“中心小学,坐在家里都能听到学校的钟声。”

“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您就没有想过离开?”我希望听到她的真心话。

“刚来时说不想是假的。”她慢慢说着,陷入了回忆,“你知道我带着3位支教老师来这里时,学校里的老师、孩子有多高兴吗?总务主任担心我们嫌弃风沙,每天早晨赶在我们到校之前,就帮所有人把办公桌都擦得干干净净。50多岁的司务长,无论我分给他多少课务,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每天中午就蜷缩在椅子上打个盹儿,我看了,心疼……”

说这话时,我们已回到办公室,她的声音哽咽了,屋里便格外宁静。“我是村小长大的孩子,是农民的女儿,难道吃不下这点苦?”是啊,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能吃苦,但经历了富足的生活之后,仍然愿意回过头来再吃苦的,能有几人?

“这草皮、这汪砖,便是我定下心来后,无论如何都要改善环境的第一步。”说起改造,她有些兴奋,“一个暑假天天跑,我原来什么建筑材料都不懂,现在三合板、五合板、大梁,没有一个老板敢当着我的面以次充好。”我望着她有些黝黑的面庞,想象着烈日下的奔波,穿梭于学校、市场之间,她放下淑女文人身段,与商家讨价还价,只为用最少的钱买最实在的材料。教室、操场改头换面,孩子们有了安全的教室、小型绿色操场、砂石跑道,吃饭时不会再有灰尘掉落碗里,天真烂漫的笑脸绽放在操场上、教室里,我知道,她再也舍不得离开这儿了。

“我这些苦都不叫苦,”许是看出了我的情绪变化,她笑着调节气氛,“我们这里是农村,家长特别淳朴,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无条件全力支持。孩子们的十岁成长仪式,音响喇叭是民间艺人家长开车送来的,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孩子们那个高兴劲儿啊,这音响可比学校的高音喇叭强多了。校园里插彩旗的旗杆也是村民送来的,砍下青竹,刮平、绑定、安插,没要老师操一点心。我们老师都忙着搭舞台去了,砂石地面要先清扫再铺红毯,可毯子太小了,老师们就跪在地上,用封箱带慢慢将几块贴牢,孩子们在旁边手拉手站成一圈,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碰到他们的舞台……”

我泪眼模糊了,这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这群跪着为孩子服务的老师,拥有的是最高尚的尊严、最纯洁的热爱。他们没有办法给予孩子高大的教学楼、标准的塑胶操场,但会竭尽所能给他们幸福、让他们快乐!

所有的努力,都会给这群人爱的回报。山珀小学独创的“科技种植”基地响誉全市,村小的孩子带着自信走出校园,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大放光芒,学习成绩也自是响当当。这泥泞中的花朵,因为有了爱的照耀、责任的浇灌、坚守的力量,便生长成一道最美的风景,

临别时,朱校长笑着对我说:“你这么喜欢跑步、写作,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笑着拥抱了她,“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是像你一样,历尽艰辛仍能感受幸福、赞美生活。”

回程的路上,我想起那仍有异味的厕所,那碧波荡漾的小河一到冬天便会刮起凛冽的河风,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期盼,热爱学生、心地善良的朱校长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山珀会越来越好。

朱校长,您也会越来越好的。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