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作家||【玉洁冰清白玉兰】◆张丽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张丽,笔名清茶,女,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朝阳出生,现为葫芦岛市作家协会会员,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红山诗社社员,诗心斋微诗社社员。本人酷爱文学,喜欢诗歌、散文、随笔、游记、古典诗词的创作。2012年开始发表作品,有上百篇作品先后发表于《辽宁职工报》《葫芦岛日报》《辽海散文》《渤海文艺》《宁远文学》《建昌文艺》《连山文艺》《诗海潮》《燕都诗人》《中国小诗苑》《绥中文艺》等省市级刊物、报纸以及各大网络平台。诗观;以诗言志,以文寓情,发掘生中的真善美,融入诗文之中。

玉洁冰清白玉兰【原创】

◎网络十年

晚上,外甥女吃完晚饭和我在床上聊天。我和外甥女说:薇,你说大姨的微信头像和qq头像都用了十年了。头像太年轻了,我想换一个现在的照片,可是咋就选择不出来呢?薇拿过了我的手机,把我的一张现在的照片稍稍美白了一下,说:大姨,就用这张照片吧,感觉不错。况且你经常的写文章,我觉得这张照片挺文静秀气的,适合!

外甥女几句话,三下五除二地就把我纠结了很长时间的事情搞定了。现在的孩子,你不佩服真不行。办事儿有思想、有主见。

看来,我的这个新头像又得用十年了。在网络上,用那个披肩发的照片 正好用了十年。不是那张照片有多么漂亮,我觉得那张照片圆圆的脸庞,微笑的双眼,长长的头发,很淳朴的样子,看着心里特别舒服。所以,那照片一用就是十年。

回想起二零零七年刚刚上网的那个时候,我买的是一台联想电脑。很贵的,好像是七千多块钱,那还是托人买的呢。那年,我一向健康的母亲生病了,高烧不退。在三一三医院住了十二天的医院。拍了很多的片子也没有检查出来是什么毛病,医生说母亲的肺部有炎症,开了很多的药回家来打针。母亲身体向来都是很好,这次的针打了很长时间,可是母亲还是不见好转,日渐消瘦。我的心,每天都在忧伤中度过。而且严重的失眠。

老妹儿和我说:大姐,你不是喜欢写作吗?我在电脑上给你开个qq空间,你可以练习打字,可以在空间里写日志。我一听,特别高兴,空闲的时候就可以学习电脑知识了,我学的是拼音打字,学习五笔打字太费劲了。刚开始学习打字的时候是真的不行啊,手指笨笨的,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按,打一句话需要很长时间。老妹儿和儿子笑话我,他们说我练的是(一指禅)功夫。由于照顾母亲的一日三餐,母亲吃素食,她是佛家弟子。儿子和外女的饮食是荤菜,而且他们正是生长发育期,所以我上网学习的时间几乎都是晚上。白天,用本子把小文章写好了,晚上孩子都睡觉了,打开电脑,我就把文字悄悄地打在电脑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的打字速度逐渐加快了,也学习了简单的电脑知识。

母亲的病依然没有好转,这边肺叶的炎症消除了,那边的肺叶又发炎了。而且,母亲的脸色渐渐变黑。我的内心里,每天都会充满了恐惧。幸好,我家楼下的诊所护士上门服务,给母亲打针。我在精心的看护着母亲,同时也在照顾上中学的儿子和外女。幸亏,那个时候年轻,体力还是很充沛的。儿子和外女经常的问母亲:姥,你的病啥时候好啊?母亲就会笑着回答他们俩:没事儿,姥会好的,你们好好读书。

母亲是开春的时候得病发烧的,一直到了秋天,身体才慢慢地好转。这段期间,我有了一点空闲就记录母亲的病情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记得,那个时候已经是深秋了,有一天,窗子外面风雨交加的。母亲那天特别的高兴,吃了很多的饭。我激动得跑到电脑跟前写下了一句话:母亲,终于爱吃饭了。

一晃儿,母亲在我家呆了多半年。有一天,母亲和我说:我回家看看你弟弟他们去,我都好久没有回家了。我知道,母亲是想家了,想她的孙子孙女儿们了。我要强的母亲,就是生病的时候也是一直在惦记着他的儿女们!

母亲在我家走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我每天的都在电脑上看全国各地文友们的空间,也看网络上的名家文章。自己也写了一些短文和诗歌。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母亲和弟弟来我家了,母亲根本不是生病的样子,面色红润,笑容满面。一觉醒来,我是真的开心啊。果然,第二天母亲从弟弟家回来了,母亲,真的好了。而且是一天比一天的好,那年的冬天,我没有叫母亲回家。儿子和外女放学的时候,我们就在床上放一个小饭桌,几口人乐呵呵的享受着母亲大病初愈的快乐。

孩子们都上学了,时间多了,我上网的时间也多了。每当我写一篇小文的时候,我都会问母亲:妈,我写的可以吗?母亲是国高毕业,我上小学的作文几乎都是母亲指导的。而且,每篇作文都是范文。

又过了一年,母亲又生病了。母亲又是开春犯病的,母亲又在我家呆了几个月,这次咋打针也不见好。弟弟带母亲去检查多次,是骨癌。病魔这次没有放过母亲,夺去了母亲的生命。母亲仅仅活了六十五岁。

母亲去世后,我痛苦的心情无法描述,每天自己在家以泪洗面。然后打开电脑,写思念母亲的文章。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带有母亲字眼儿的文字。在家里,我是老大,我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我从小到大母亲都会和我说:咱家没有近人,你爸是孤儿,你这个做大姐的一定给弟弟妹妹做一个好的榜样。

网络的世界很神奇,天南地北的人,加了好友就会在qq动态里知道他们做什么?我那个时候加的好友都是全国各地的文友,开设空间的就加为好友。同时,也认识了全国各地的很多作家和诗人朋友。从这些老师们的文章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记得是二零一二年,南方的一个诗人兄长把我的一首诗歌推荐到了他们当地的一个文学刊物上,当我接到快递过来的刊物时,赶紧地找到发表我的小诗那页,心情特别激动。我把那首小诗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真的不敢想象,我的诗歌也会变成铅字。

从此以后,看书写字是我业余生活里最大的爱好了,我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候,那个时候每天都会写很多字,看很多书籍。命运之神真的很眷顾我,在网络空间里我认识了作家协会的一位老师,他给我投稿、给我找邮箱。然后又不厌其烦地亲自教我投稿,好像是二零一五年,我在《辽宁职工报》连续的发表诗歌、散文、诗词六篇作品。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励。每一天,都会加倍地努力学习,写散文、写诗歌、也学习古典诗词的写作。我又陶醉在了书海里,不能自拔。终于,我学会了自己发稿,把自己的作品投向全国各地。通过网络学习,我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的稿件终于遍地开花,在几十家刊物上发稿,而且一些文字陆续获奖。在我心里,文字是神圣的。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上稿省级以上的大刊物。

我还有一个习惯,每年都会在电脑上给自己拍几张照片,记录下自己的模样。科技真是太发达了,几年前,有了智能手机,人们有开始玩起了微信。当很多人把qq丢弃了,用手机玩微信或者是看影视剧,我却还是在qq空间里写日志。

不记得是哪一天了,我叫侄女也给我弄了个微信。不用电脑,一冷丁的用手机觉得特别的不方便,也使用不好。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习惯用手机了。又开始在手机上写文章,但是,手机上写文章有一个缺点。当你再拿起笔来在本子上写字的时候会提笔忘字。

现在,人们更离不开手机了。交电费、手机费、水费、都是在手机上交。去超市买东西,都是划卡。现在卖菜的每个摊位上都有二维码,很多人也都是手机付款。写文章,也可以用手机投稿。手机,真是无所不能了。电脑,也许慢慢的就会成为了摆设。

十年的网络生活,社会变化的太快了。网络世界,也变化的太快了。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变化。今天,我更换了使用了十年的网络照片。期待,我新用的这一张网络照片继续使用十年。那个时候,我可是真正地进入老年世界了。我坚信,即使步入老年,对于文字的热爱依然是我生命中的最爱。

◎玉洁冰清白玉兰

辽西的四月,各种花一股脑地竞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心情大好。如果你喜欢出游,那么,你每天都会置身在万紫千红的色彩斑斓的春光中。

只是,春光灿烂,却也是非常地短暂。各种花次第追着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好像非要把这四月的天空变成繁花似锦的海洋。这个时候,真的盼望能有分身术,不要错过任何花的花期,辜负了这个花季。

迎春花开了,樱花开了,夹竹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李花开了,梨花开了,桃花开了,丁香花开了,杜鹃花开了,玉兰花儿开了……,所有的果树花和山上的各种野花都开了。

四月,是花儿的海洋。四月,是花儿的世界。四月,是人间最美的时光。

那天,友人相约,去观赏白玉兰,正合我的心意,就欣然应允。白色的玉兰花是我最钟爱的花儿,我知道,她花语是:感恩,纯洁的爱,真挚的情感。唐朝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来赞美玉兰花:孤兰生幽园,众草共无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诗人的诗是美的,诗人的情怀是浪漫的。

玉兰花的花期是二十天左右,而且花开的比较早。此时,已是四月的月尾,生怕是错过了花期呢。我和友人匆匆地向机场的花圃走去。

机场那正在修路,打听了几个人才走进花圃的入口处。沿着绿草如茵的小路,倾听着鸟儿的啼鸣,快乐的心情便迅速地融入在了大好的春光里。小路两边,有着高大的槐树,槐树还没有泛绿。倒是那几棵缀满了榆钱的榆树,吸引了我的目光,勾起了对榆钱馍馍的怀念。有几十年没有吃到榆钱做的馍馍了,还是真的想吃上一顿。路边,有好多挖野菜的人,他们仔细地在田边地梗搜寻着。

有淡淡的香味飘了过来。抬眼一看,偌大的玉兰花林呈现在眼前。兰花深处隐约可见很多人在抗着相机拍照。我和友人快速地走近花丛,还好,终于赶上了花期。也许,我们这个海滨小岛有着凉爽海风的吹拂,玉兰花也似乎在等待我们,仍然在盛开着。

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古人的诗句真是令人欣赏和佩服,看着高高的盛开的玉兰花林,我竟然怔怔地站在那,浑然忘我。这偌大的花林,不仅仅是美,而是好像进了另一个花的世界,一种天上人间般的感受。

我慢慢地进入花林,站在一株纯白色的花树下,静静地观赏。你看,那傲立枝头的白玉兰,像极了身披白纱的少女。亭亭玉立,清爽圣洁。而那高高树冠上的朵朵白玉兰胜过那皑皑白雪,真是尘外奇葩,丝毫没有人间烟俗的味道,使人一看就有超凡脱俗的感觉。在这千枝万蕊晶莹清丽的玉兰花树下,不禁是心旷神怡,而是灵魂受到了深深地陶醉和震撼。

这大片的花林中,千朵万朵开放的玉兰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花朵都努力地仰面朝着碧空。那些花枝枝旁逸斜出,参差有致,颇有情趣。我找到了那朵纯白如雪的玉兰花,合影,留下了永久的纪念。友人说:你看,那朵朵紫色的玉兰花,是不是像满含心事的女子,神秘而高贵?是的,这些玉兰花,无论是白色的,紫色的,黄色的,都是那么的赋有独特的神韵。

她们,是美的化身。他们,是爱的化身。她们,都有颗颗感恩的心。

忽然想起了一个久远的关于玉兰花的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有一天,她们去村里游玩,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姐妹们很是惊诧,找人问明了原因,原来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和当地结下了仇恨,封锁了盐库,不让老百姓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死了很多人。三姐妹决定帮助大家讨盐,和龙王多次交涉,龙王还是恼怒不已。他们就用自己制作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把盐库弄翻,都浸在了海水里。村里的百姓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成了花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把她们变的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成为她们独具一格的香味。这个传说故事很是凄美,但是,玉兰花却是世世代代地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却也是观赏价值极好高的花卉。

我不懂得花木,但是从小就喜欢各种花卉和野草。觉得花草树木也是懂得情感的,你喜欢她们,她们便在不同的季节给予你万分的美好。据说,玉兰花就是从南方移植过来北方的。我们,是多么有福气啊,不出家门,便可以在四月欣赏到了玉兰花。

起风了,而且风很大。那些早开的玉兰花像玉蝴蝶瓣一样袅袅婷婷地飘飘而落。我站在落花里,任凭花瓣肆意飘落。一会儿,花瓣就落了满身满地。那些在空中飘舞的落花,多像绝尘的仙女啊!

眼前,一朵雪白雪白的玉兰花正在盛开,我嗅到了淡淡的花香!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