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作家||【雪的味道】◆李井艳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李井艳,吉林松原市人,爱好文学,尤喜小说及散文,作品散见一些网络平台及纸媒,曾用笔名晓风新月,彤欣等。


雪的味道【原创】

◎雪的味道(外一篇)

立冬过了许久,仍未见雪的影子。总觉得冬天不落雪,这个季节就是残缺的。十月末时,天空倏忽飘了一场雪,雪虽下得很迅急,却未长久停留。一两日后,满眼的白就消失殆尽了。但那场雪却惹乱了我的思绪,有雪味道的记忆在我的心头开始摇曳,泛滥。

小时候,雪和寒冷紧密相连。立冬未至时,雪就开始报道了。下得缠绵,下得丰润。大片大片地落在屋顶、窗下、墙根、路面。很迅速地把眼中所见的都涂抹成白色。而且雪下得很仔细,角角落落都不放过。特别是夜晚雪至,清晨打开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宛若一首新曲遍地响起了。有时,雪会在房门口堆砌成一道道深深厚厚的门槛。用劲推用劲倚才能打开房门。背上书包,用鞋底使劲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雀跃地往学校走去。

玲和我虽不同班,但总会结伴而行。用红围巾裹住头,在脖子上缠两圈,堵住嘴,围上鼻,只露出两个眼睛。呼出的热气瞬间凝在眉发上,如一绺绺树挂闪动着。在车辙印处的雪不仅厚而且光滑,稍不留神就会失去重心跌倒。我和玲挽着胳膊,蹒跚前行。"哎呀!"我惊叫一声,身子下滑,屁股未及着地,玲早已拼尽全力把我拽起,我俩都晃了两晃,终稳住,没有跌倒。两个人的眼睛变成了月牙,白白的睫毛抖动着,瞬间笑意盎然!隔着厚厚的手闷子,阳光的温暖流淌在指尖。我闻到了雪的味道,清香沁人。

记忆中,寒假里有很多时光都是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度过的。清晨,打点好作业本,随父亲出门上班。冬日的阳光有些恹恹的,但映射在雪地上时,天地都变得明晃晃的了。沐浴在这份光泽中,似乎自己也变得发亮。大手牵着小手,慢慢地稳稳地走着。我对父亲说:爸,现在你用劲扶着我,等你老了时,我要用劲扶着你!雪地上顿时响起了父亲爽朗的笑声。望着写满开心的父亲的脸庞,感受着大手的热度,有些晃眼的雪散发出一份温情,充盈在鼻间,挥之不去。

父亲年迈时,腿脚不便,每每入冬落雪后,母亲就不让他下楼了。站在窗前遥望皑皑白雪时,父亲是否还记得多年前那个诺言:他年老时,女儿要用心扶着他走路?如今父亲已过世两年了,那个诺言依旧深刻在女儿心里。雪岁岁飘起降落,想搀扶的人却已远离。走在街上,偶尔大手牵小手的身影映入眼帘时,恍惚间,总会回到多年前有雪的日子,那年那月雪的味道会夹杂一丝心酸,一丝追念,一丝不舍缠缠绕绕在身畔,许久许久都不会消散。

每逢读起刘长卿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总会把那句"风雪夜归人"与母亲重叠。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工作上兢兢业业。平日里她很辛苦,除了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外,家中大小事情也须亲手操持。入冬后天变得越来越短。母亲常常天已暗黑后才能下班回到家中。窗外不知何时飘起雪来,从外面进来的母亲急急抖落身上的雪花,开始点火生炉,抱柴做饭。我和哥哥按按咕噜咕噜叫唤的肚子,眼巴眼望地追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雪越下越大,很厚很厚的时候。母亲已摆好了一桌热腾腾的饭菜。从窗缝间挤进来的雪的味道混合着饭菜的味道,竟是那样香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细细地品尝,细细地咀嚼,把那入口即化的味道融进肌肤,融进身体,准备用一生的光阴去享用。

我一直认为雪是有味道的,它不仅浓郁而且香甜。人生过半,曾经携手而行的人渐走渐远。但有雪的味道相依的余生,我仍会觉得温暖,充盈。

◎玉镯、爱情及其它

读《穆斯林的葬礼》时,第一次接触了玉的概念,不知是小说吸引我了解玉,还是玉本身就与我有缘,后来对玉竟情有独衷,成了自己的一个情结。

玉在古时虽只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但后来却成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现如今玉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化身,同时也成为了吉祥物。虽然玉的品种很多,而我独喜欢翡翠。翡翠为玉中之王。红者为翡,绿者为翠。偏爱碧绿的翡翠。前几年,朋友从北京回来,送给我一个翡翠玉镯,望着晶莹淡淡的绿色玉镯,很珍爱的戴在了左腕。

每次洗手时,都很小心翼翼,如果做些偏重的家务时,定会摘下。也许越想珍藏的东西,更是易感易损的。前年一次外出,竟不小心,使玉镯着地,虽未“玉石俱焚”却留下了一条裂痕,舍不得弃它,仍带在了手腕之上,只是从此之后,没有了以往的小心谨慎,心里只是想,它寿终正寝之时,就是相别之日,反而内心坦然,没有了怕失去的慌恐。由此想到,人生漫长,终会遇到很多想珍藏一辈子的东西,若只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怕失去,而言行甚谨的度日,最终也未必会尽随所愿。倒不如本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地坦然对待。淡定似水,温润着心弦,充盈在时光,会让每一个瞬间溢香,每一隅红尘流彩。走出了桎梏密网,眼前清明一片。

更如爱情,于亿万人中遇到心仪的那一半,欣喜之余不免要如玉相守。总是期待能够与子携手共度良宵美景。但浮生若梦,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哪怕曾经信誓旦旦,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爱侣,终也会在某一日某一刻,再也没有灵犀的情感,由思成疾化为熟视漠然。伤感之余,方觉永恒只是人人期盼的镜中之花罢了。就像那玉镯,戴上的那一刻,是想“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但有了裂痕后,纵使能够弥补却再也回复不到最初的本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点零落殆尽。玉镯的离弃也许只留下一点点遗憾与不舍。但若为爱情,消逝之时却会心殇难解。所以即使相握之手没有了最初的激情,没有了最初的悸动。也应守护一份默契,一份相伴,一份历经风雨走过山水的安然!

很多人看到我的玉镯后都很惊喜地问出处,我讲完它的来历后,常常不自觉会告诉人家:“这玉有一条裂痕。”唏嘘感叹后,也会有人指点修补的迷津,我知道,也许玉镯会如《诗 * 大雅 * 荡之什》所言:“白圭之 ,尚可磨也。”,但是,就算裂痕会在肉眼的范围内最终再也看不到。当我再次面对玉镯时,心里的那条裂痕却是无法磨掉了。玉有了瑕疵,可以人为的磨掉,世间却有很多的东西,有了瑕的存在,却是再也不可为之了。所以,当你遇到生命中许许多多的“玉”时,定要尽心珍惜,不要让它出现裂痕,纵可瓦全,也非完玉了。

迄今,玉镯一直停留在我的手腕上,它已于初始的手上饰物,成为了与我前行的旅伴。轻抚裂痕时,充溢内心更多的是从容。完美与残缺都是生命组合,明月亦有盈亏,万物均有始终。心志禅定,面对荣辱,不增不减,静守岁月,行吟浊世,不净不垢。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不断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