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收听
作者简介 深谷空幽,原名赵发民,陕西渭南临渭区人。60后文学爱好者,临渭区作协会员,《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作者。近年来创作散文、游记、评论、人物传记及小说4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陕西广播电视报》《渭南日报》《渭南经济》《三贤文苑》《汗滴化雨伴笔耕》等多种平台。《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点击上方 收听 几年前,同学家里盖房,我去参观。只见院中上下共七八人,正在忙碌着,同学便把我招呼到屋里坐。言谈中,同学告诉我:这七八个人中,有四个是他小学同学,除了正常开工资,烟随便抽外,每天再给每人发一包烟拿回去,以尽同学之谊。同学感慨道:这人和人的差别就是大,在农村还是很恓惶的。 亲戚的孩子工作了,月入六七千,结了婚,买了车,生活的不错,便飘飘然起来,大手大脚的,不知惜耐(渭南方言,可惜、节省的意思)钱,可是,一遇到买房,连首付都交不起。听说现在也会过日子了。 6年前,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一天,我和妻子在街上散步,在一个主干道的十字路口,只见路旁逆向停着一辆黑色的宝马车,司机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紧接着,对面开过来一辆白色的宝马,司机是一位同样年纪的打扮入时的女孩儿,过十字左转,直直的开到黑色宝马旁对着黑色宝马喊道:黑马找白玛玩!黑马找白玛玩!一看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看到有钱人家孩子贪玩的样子,晚上给孩子打去电话,告诫孩子要努力,要奋斗,不要学有钱人家的孩子尽纨绔子弟。 孩子不以为然,对我说道:爸爸,你不要对人家有成见,有钱人家好孩子多的是,他们有的非常优秀,人家的起点非常高,视野也很开阔,我学都学不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巨大的差距。 听了孩子的话,我改变了对有钱人家的看法,也为孩子的成长进步,能够独立思考感到高兴。 今天一早,孩子给我发来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鸿沟:她小学就有外教,我上大学才见过外国人》,读后感触颇深,现录几段,分享给大家看,有兴趣的可看全文。 【摘要】教育鸿沟:她小学就有外教,我上大学才见过外国人 “念书的时候,老师总说,高考是唯一摆脱农村或者县城的机会。我们为此奋力挣扎,相信一定会实现心中所想。当我们通过高考,来到城市,终于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却发现无论多么努力,仍然有一层看不见的天花板在阻挡自己上升。 我在书里看到的名画,别人早在去国外旅游时看过原版;我上大学才见过外国人,别人早在小学就有外教。 我和她的差距是哪天拉开的?可能是出生那天吧。 我们悲哀地发现,阶层的壁垒越来越坚固,跃升的台阶越来越陡峭。 好在,即使我们接受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仍然愿意努力生活,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拼命奋斗,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 大专毕业,我进了北京一个贵族学校工作,学校是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的学校。同事间开玩笑,说我们幼师专业就是给这些孩子当保姆的。 我们班上一个小女孩看我水杯可爱,问我多少钱买的,我告诉她是 50 块,孩子特别天真问我:有这么便宜的水杯吗?这不是落差最大的部分,落差最大的是,这些四、五岁的孩子学围棋、轮滑,我根本不会,我四、五岁的时候,还在家里看《还珠格格》。 下面讲几个真实的故事: 英 子 英子去年年底去北京做了化妆师,年后很多外地来艺考的学生找英子们化妆,参加考试。考生十七八岁的年纪,请的培训老师都是北电、中传的,一个培训课程至少要几万元。她们大多数都穿着名牌,拿着笔记本或者平板,很时髦。而英子记得很清楚的唯一一次上补习班的经历是在高三,那个英语补习班一学期的培训费才六百块钱,并且老师口音特别重。 去年那个北京高考状元说过一句话:寒门再难出贵子。英子深深感慨道:当时不理解那句话,现在越来越能明白了。有一点心酸,觉得这就是生活,太现实了。 阿 娟 阿娟和阿青高中同在一个宿舍,关系很好,天天泡在一起。最后一学期,他们的成绩都有点下滑。阿娟的爸爸在家里不敢对她说什么,因为他没有经历过高考。阿娟的父母一个只上完小学,一个读的是县里最差的高中,对待一个上了县重点中学的孩子他俩都没什么经验。阿娟自己一个人憋着,所有人都把阿娟保护起来让阿娟更加紧张,成绩一会儿年级前十,一会儿掉到一百多。而这时候阿青的成绩稳步地爬了上来,从几十名到十几名,最后稳定在前十。后来阿娟才知道,她爸爸在最后一个学期,每个周末都会和她谈心。阿青的爸爸是当年他们县城少见的大学生,阿青贪玩的时候,他爸把她骂了一顿,问她是要永远留在小县城还是要出去。从那时开始,阿青的心就变得特别静,每天话都说的少了。 阿娟和阿青的人生彻底分叉是发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们分数考得差不多,都能上国内很好的大学,阿娟的爸妈什么都不懂,拿到分数之后开心得要给她摆八个拱门。但是阿青的爸爸是老股民,非常擅长在网上搜集信息,他给阿青找到了一个外交学院的提前批次,学语言,这个学校以培养外交官出名,但不是一个普通人都了解的学校。 最后阿娟规规矩矩去上了一所大学,成了一个最平凡普通的大学生,毕业后混在茫茫人海中投简历,找工作。而阿青则在外交官的路上勇往直前,毕业的时候去了非洲,不仅拿了北京户口还年薪几十万。她马上就要回国了,都在北京,但是阿娟非常清楚她们的人生注定要流向两条不同方向。 小 薇 小薇是在中部省份念的大学,有个室友是北京人,叫小凤,小凤志愿没报好,掉档后和小薇上了同一所学校。 小薇高考英语 140 分,但学的是哑巴英语,不敢张口。小凤很早就已经有外教了,整个人特别自信。小凤初中开始在学校社团里跳舞。军训的时候,她们穿同样的军训服,都能感觉她的身段特别好,天鹅颈、小细腰。一次小薇和男朋友迎面遇到她,男朋友说,这姑娘气质也太好了吧,小薇在旁边默默说了一句:嗯,那是我室友。 小凤高考前还在玩社团,而小薇在老家的高中,只有一个跑道铺满煤灰的操场,连羽毛球拍都没有。 潇 潇 潇潇是一位教师。她讲过自己支教的故事: 那是西部的一所山区小学,总共不过几十人。有一堂课,我决定和孩子们聊一聊职业和理想,我先请孩子们说出自己知道的的职业,“老师”“警察”“军人”是最先出现的字眼,我慢慢提示,黑板上逐渐写满,有“科学家”“作家”“画家”“演员”“记者”“运动员”“公务员”“宇航员”等等,我信心满满,希望通过这堂课告诉成长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的孩子,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孩子们渐渐踊跃起来,纷纷举手告诉我自己的目标,我则一一给他们指明路径:如果你想成为军人,你要多多锻炼体魄,要去关注国防事业;如果你想成为作家,要多多读书,要勤于写作,善于观察。我滔滔不绝,孩子们也开心起来,在那堂课创造的幻境里,每一个人都有光明的前程。 后来,班上最美的那个女孩子举手了。她说自己想要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这是她在电视上看到的——穿着白色的裙子踮起脚尖跳舞。我突然感觉喉咙被扼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家是村里最穷的几户之一,总是穿同一件绿衬衫配红围巾,一下课就要飞奔回家牵牛。我几乎是有点结巴地说,你可以经常看看电视里的芭蕾舞表演,多多拉筋。但我心里悲哀地清楚,她的父母不可能有条件让她去接受专业训练,高雅的芭蕾注定和她无关。 那堂课就那样草草收尾了,我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她长长的脖颈和杏核一样的眼睛。 军 军 大学军训第一天,军军的一个室友连鞋带都系不好。后来军军得知他家是银行的,从小到大把他照顾得很好,导致自主生活能力都是个问题。军军深深鄙视富贵人家的生活方式,然后主动承担起了帮他洗袜子的重担。 如今毕业好多年,他俩都在北京,只是军军租住在东六环外,室友家已经在西二环给他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没事的时候,军军还会去室友那里坐坐,看到他已经买了最新款的智能洗衣机,一万多。心想:再也不用我帮忙洗袜子了。 大 刚 大刚是农村长大的,有一个城里的亲戚,家里是做生意的,很有钱。亲戚家女儿小翠比大刚大几个月,由于离得远,也许是城乡差距的原因,他们只见过一次。但是,大刚穿过小翠不要的鞋子,用过她不要的随身听,还有各种衣服。高考那年,小翠爸妈塞钱让她上了一个三本,大刚当时心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成绩好,不用塞钱就能念大学。 后来大刚才知道,小翠大学没读多久,就出国了,嫁给了一个家境很好的男孩子。 大刚常常闷想:我不知道我和她的差距是哪天拉开的?可能是出生那天吧。 小 希 小希在县中复读了一年,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了一所 985,同村的另一个同学是一个“差生”,年级排下游,只考了个技校。 读大学的时候,小希非常羡慕城市的同学,轻易就能找到高中同学。有一场聚会,小希连一个同县的都找不到。 大学毕业前夕,小希回家参加初小同学的婚礼,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教过他们的大伯今年要退休了,这位有着 43 年教龄的乡村教师,回想职业生涯最得意的是,这辈子总算培养出小希这么一个大学生,。他的许多同事,穷尽一生也没教出一个。 坏消息是,村小班上的 5 个男生,如今就剩下他们俩了。其他三人辍学后到煤矿打工,被埋在了矿下面,回到村里的只有他们的骨灰盒。 理 想 理想刚开始在甘肃支教的时候,有一个困惑,几乎所有的孩子上学都带着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着浑浊的窖水(储存在地窖里的雨水)。到了中午,他们会就着窖水吃自己带的馍馍。有一次学生小伟的水不小心洒了,理想让他到学校的水窖里接满,他死活不肯,宁愿渴着。 后来他才知道,即使是隔年的窖水,在这个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也是无比珍贵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不能喝别人家的水,更不能喝学校的水,那是留给老师的。 理想经常问问自己:我能知道这些孩子珍贵的心,但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拥有不像窖水那样浑浊的未来。 以上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就是当下的现实,这就是城乡巨大的差距。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决定我们出生在怎样的人家,但我们能够把握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为了孩子的前途,不努力行吗? 孩子们,当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房价高企不下,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你何时才可以停下你奋进的脚步? 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