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张会民:红小兵站岗

 渭南文坛 2020-08-06


红小兵站岗

作者 张会民

每当关中平原成片的小麦逐渐变成金黄,和着布谷鸟"算黄算割"的叫声不断响起,差不多就快到了阳历的六月一日。现在收麦都是机械化,多数人还没察觉,小麦就已经晾晒入库,那时候在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中享受丰收喜悦的感觉,到如今也变得很淡了。?

六月一日前几天,要说能调动起几代人童心和激情的事,就是学校和幼儿园组织各种儿童节的演出活动。稍微上点年纪的人,看了孙子辈的风采展示,也在津津有味地回忆比照着,说的较多的,还是小时候当红小兵,给生产队的碾麦场站岗放哨的趣事。从他们兴奋动情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觉得自己的童年更快乐,也更有意义。 

生产队的麦场,从收割油菜籽开始,就变得极度热闹繁忙。麦场入口处,用木椽搭起高大结实的彩门 ,木椽周边捆绑着墨绿色的柏树枝叶,彩门两边的竹席片上写着"防火、防盗、防破坏"和"抢收、抢种、抢夏管"等三夏标语,显得更加雄伟庄重。架在彩门上的高音喇叭不停地传来大队文书嘶哑的喊声,刚刚念完一段报纸上的三夏动员社论,又督促社员向场里运送水瓮,絮絮叨叨安排着给瓮里要挑满水,防火防盗如何重要等等。?

大人忙得连轴转,娃娃们也不能停歇。虽说不用上课,但老师和学生都要投入到三夏大忙中,学校除了组织学生捡拾麦穗,更重要、更神圣、更乐意的事就是戴上红领巾站岗放哨。麦场彩门下是主要站岗位置。怎样手握红樱枪立正站立,怎样抬头挺胸,保持红小兵的精神状态,怎样检查进入场里的人带烟火,怎样发现并防止阶级敌人破坏,老师都要详细说明,反复叮嘱,生怕出现遗漏。?

轮到自己站岗放哨,头天晚上肯定激动得难以入睡。早早地把红樱枪擦拭干净,把枪的红樱樱捋顺齐整。鲜红的红领巾精心折叠好,放在书本下压平,还不忘借条军用腰带和军用水壶,就等着天亮上哨了。清晨上工的铃还未响,已经爬出被窝,全副武装地站在麦场边的彩门下,神圣自豪地开始检查过往行人,盘查进入麦场的社员。记得那时候心里暗暗还梦想,如果自己能真的遇上一次坏人,能勇敢地和坏人做一次英雄式的战斗,那该有多么光荣!可惜这一梦想,站了几年岗,运气不好,也没碰到。?

现在把红小兵给麦场站岗的情形讲给当今的娃娃们,他们肯定听不懂,也难以相信那时候娃娃们特有的快乐。时代不同,快乐的方式也就不同,在回忆童年趣事的同时,更多地祝愿现在的娃娃们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

张会民,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您阅读此文用了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