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闵盼龙:写作与孤独

 渭南文坛 2020-08-06

作者简介

闵盼龙,中共党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第二届渭南市好青年。2012年至2016年就职于渭南日报。爱好:新闻、摄影、摄像、写作、影视后期。《渭南文坛》《渭南文苑》《渭南热点》《渭南长寿塬同乡会》平台版主。现为《渭南青年网》内容总监兼首席摄影。

一个重视排版的文学平台


作者 / 闵盼龙

写作是一项孤单、承受痛苦而极有可能得不偿失的工作。无数的写作爱好者,只有极少数得到了命运的眷顾,而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是默默无闻的。发表一篇文章甚是辛苦,而所挣的钱,勉强可以糊口。在某段特定的日子里,根本看不到希望,理想如同肥皂泡一样,随时都可能破裂。

于是,诗歌背后的那份繁华似乎已经荒芜,散文不散的形神结合似乎也没了凝聚力。但大多数人还是折合所有的白天与黑夜,超负荷的兼程,坚持写作。

谁能公平的评点那段光阴履历?当某人的文章频繁出现在报刊、杂志的时候,谁又能知道那曾经无数次的沉默与激情的代价?又有谁能够知道那无数次地幻想和实践。

或许只有写文章的人才知道,脑力活动并不是看上去那样轻松。几千亿个脑细胞,瞬间抽象成的文字表达,虽然可以清楚的表达意念,传播思想。但这一高难度的瞬间集成,怕不止这么简单。或苦思冥想、或思绪纷乱、或动荡不堪、或内心起伏、或感慨万千、或痛惜、或悲哀、或无奈、或寂寥……化用他人成句,又丝毫看不出呆板的痕迹。猛抽两口香烟,轻饮一杯香茶,一篇文章便已尘埃落定。

或许,在表象看来,此人或许再做着两个简单动作。悠闲地抽着香烟,舒适地品着香茶。但谁又能知,在他的上一个动作之前,神经扰动、内心起伏,发生了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里碧波万顷,暗流交织,涌动的是思想的浪潮,惊涛骇浪!

写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什么会有大多数的人喜欢写作?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去形容:写作的本质就是用笔说话。无数的思想、观点都经过加工、抽象成文字表达,来诠释内心的情感和感知。拾级而上,阅读无数的文章,谛听来自八方智者的纶音妙语,俯首凝神,让思接千载,心游八方。某一个足迹、某一段故事、某一段阅历、某一位人物、某一种情感……都写满了人类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种种认知与感知,思想碰撞、交流与提升。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时隔千年,当我们随古人的心境一起流浪时,重新读到他的作品时,仍然会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当然,还有柔情与衷肠。为什么已经越过了千古的往事,今人还会为那些遥远的文字而伤心与赞叹,还会为那旷达灵魂而潸然泪下---就是因为,那力透纸背的刚劲,那跨越千年的豪情!我想,这便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

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文

别让低俗文化  脏了渭南人的朋友圈!

实习生:最廉价的劳动力

在渭南,过年回家,请不要扎势

在渭南,农村的潜规则

在渭南,饭局的潜规则

生活靠的可能不是工资,而是心态

在渭南,有500万人在假装生活

穿越大半个渭南去找你

在渭南,撸串是对夏天最起码的尊重!

您阅读此文用了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