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文 周占江
作者简介 周占江,网名久龄山人,渭南市临渭区沋河川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文学、书法。年过知命,尤思故乡,闲来写字作文,多舒怀乡念旧之情。《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一个重视排版的文学平台 图 / 文 周占江 xiang 相 guan 关 lian 链 jie 接 装修公司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客服部杨经理、项目经理老周等与我一起验收。杨经理的长相和言语都是敞亮人,他说,有什么不满意的,你都可以找我。我说,我是老周他哥,可他没把我叫哥……大家欢言畅语,说笑热闹了好一会儿。我答应给他写字,内容是“业精于勤荒于嬉……”。既然杨经理是个敬业重行之人,我便引为一面知己,相言甚欢。说到我写的《装修散记》,他希望文中显示“城市人家”施工画面而非网络共享图片;晚上,小李便发来一大堆照片。 老周来量瓦工老王的施工面积,我说房子是90平方,地面就不用量了。他说,哈哈哈。我说老王人好,活干得好,给多量点,给多发点工资。老周说,好的,哈哈哈。 老王给我干完活已经近一个月时间了,我很怀念他,希望他一家人今后顺顺当当! 还记得一天早上去鼎业家居城,门还没开,在门口遇到了很像是值岗保安的老管。他主动打招呼,一聊,竟是同住幸福城的邻居。他朴实稳重,却热情健谈。后来才知道是鼎业商城的经理。几次见面,他总表示愿意帮忙,还多次领我们去看家具,并且说让我们谈好价钱后再联系他,他再让卖家“照顾”我们。再后来又知道他也喜欢写作,且文才出众,便开始交流文学,成了文友,极其投缘。看他的精神气质,相信他的“鼎业”,一定能人声鼎沸,业绩爆棚。 书画无声可言志 金石非酒能醉人 周占江 书 居然之家总有抽奖和积分兑物活动。每遇机会,格莱斯店的小呼、小王等都会及时提醒我们。6月9日晚上,托他们的热情之福,我们抽中了50克足银元宝,拿到他们店去炫耀,共同庆祝。奖品工艺精美,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更有居然之家及格莱斯店的人情价值。在这里,抽奖其实是实践和体验友情,抽奖之意不在奖,在乎寄托梦想也;中奖当然会使友情更加绚烂美好,也证明梦想还富于现实意义。 在帝王店买洁具时,小白说若需角阀她可以以当时的活动价给我们。一个多月后,我们才知道真的需要,但此时店里已经恢复平时价位。小白竟信守“已过期”的承诺,通过请示老板,还按原先说过的低价卖给了我们8个角阀。在一诺千金的商家那里,包括小白这样的年轻人,一言九鼎的庄重,也能被做得极其平常。 志邦橱柜店的小白在微信上说她离开了居然,到荣发家居城开了一家“合生雅居“全屋定制。她在居然时帮过我们不少忙。她家孩子在学书法,让我给她写幅字,我答应了她。相信聪明能干、勤奋好学的她一定会创业有成,事随心顺。 闲暇时常和我家掌柜的在街上闲逛,或沿街信马由缰,胡看乱转,不嫌眼花缭乱,只图熟识渭南;或在吾悦广场、永辉超市、老街、公园、博物馆等处购置生活用品,欣赏景物、艺术作品等等。这样两月以来,对渭南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觉得渭南的确已成为宜居宜养老、前景美好的好地方。 至诚至信 周占江 书 装修房子也要“装修”自己,所以我们也常去服装店逛逛。有一天在吾悦商场里一个叫“快鱼”的服装店里看上一件便宜的男式体恤,上面却有一行英文不认识,让店员在手机上搜索翻译,说是“酷追”“财富”之类的意思。心想,咱正好缺乏“财富”,何不像古时候的文弱书生那样佩把宝剑表示孔武有力,并且还可以践行“缺啥补啥”的理论,于是欣然买下。又问:有没有上面写着“总统”字样的衣服?店里的姑娘们笑弯了腰,说:叔,这个……暂时没有。 又一天在街上听到喊“曲连馍,卖丰原曲连馍”,便想起小时候“忙罢节”在老家吃过的舅家和干妈家送来的曲连馍,就忍不住差点儿流口水,于是买了几大块。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背了半书包曲连馍与同学分享,一会儿就被瓜分完了。自己没啥吃了,再吃同学们的包谷面馍。艰苦岁月里分享美食的千秋义气和曲连馍的香甜美味,想起来就令人热血沸腾,温情满怀。 渭南街上的美食很多,尤其是小时候听说过或者吃过的,在记忆深处时常发酵,引诱味蕾的。还有野菜,比如白蒿、灰条、蚂蚱菜、任憨菜等等,都能勾起记忆深处的情景。有一天待客,其中做的一盘凉拌灰条菜,竟最受欢迎,最先光盘。 但是许多当年的美味,现在吃起来不再那么香甜可口了。原因自然是日子过好了,嘴就刁了,心态就变了。说明人是最容易被环境和生活调教的,不难想象狼孩吃几次渭南的时辰包子,也会“文明一大步”。 一个雨天的下午,看完瓷砖美缝,我们两口子在万达广场三楼的“守柴炉”店去吃烤鸭,服务员告诉我们,预存300元可以享受什么什么优惠。吃完后我笑着问她:能不能“按揭”,分期付款?她愣了一下,然后大笑。 香远益清 周占江 书 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细想起来,觉得并不全都是好事,甚至能勾起许多心酸往事,想到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 新屋装修过半,便时时想到两边的父母如果还在,接他们来一起住新房,那该有多好!可是天伦不全、伦常残缺了,于是不胜悲戚。人生在世,似乎须臾眨眼之间;斗转星移,似乎不解世故人心;生活变化,也常出人之所料。幸有回忆,聊做心海微波,随风起落,日夜不息。 小时候就知道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但在那每逢大雨就漏水的老旧房屋里吃糠咽菜的年月里,总觉得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梦想。那时候常想,什么时候能有不漏雨的房子,甚至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房子? 现在有了,装修精致,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可是,岁月匆匆,人事沧桑,心愿难表了,孝心空有了,而“空有”中竟填满了痛苦和悔恨。 偶尔路过,进过几个在建楼盘的售楼处,遇到过给父母买房的人,便倍感相形见绌,无地自容。儿女不好当,心愿总难遂,最者莫过于有了好日子而父母却不在了。(待续) 2019年6月28日 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文 ![]() 您阅读此文用了 ![]() . ![]() . ![]() 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