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米爱琴:8封来信

 渭南文坛 2020-08-06

作者简介

米爱琴,1982年出生。一个爱幻想、随性、率真的女子,喜欢走进书中体味五彩缤纷的人生,又回到现实,用心甘情愿的态度随遇而安生活的女子。《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一个重视排版的文学平台


作者 / 米爱琴

光阴的十字路口,没有道别,却已渐行渐远。总有一些迷惑和不通透藏在心底,一度想刨根问底,岂不知因为没有交集,所以没有刻骨铭心,那些没有听到的答案,就让它湮灭在流水年华里,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这个应该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人青春期的残片吧!一一题记

悠悠从市中医院下班,骑着她的小蓝电动车回家,经过每天下班要走的西三路,那条路两旁的绿化带里,栽植着两列海棠树。

春天,海棠花盛放的时候,惊艳了整条西三路,悠悠时常停下电动车,在路旁玩赏、拍照,心里欢喜得好似藏着一朵海棠花,脸上就真的笑成了海棠花。暮春时,西三路落英缤纷,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此时正值夏至刚过,茂盛的海棠绿树阴浓,繁硕的海棠果压弯了枝条,垂挂在人行道旁,悠悠停下电动车,拿出手机,拍下这农历五月里的新生命,回家让她的丈夫和孩子一起欣赏。

一辆白色斯柯达缓缓从悠悠身边驶过,车牌号:陕xxx516,516这个数字跳进了悠悠的眼,悠悠心中一颤,是的,她依然记得这个数字,1981年农历5月16日是陆明的生日,与自己同年同月但不同日。

悠悠和陆明是初中同学,他们俩的座位是一前一后,像大多数故事的情节一样,悠悠给陆明画美术作业,陆明也在一帮男同学中间说过悠悠长得好看。于是就有一些同学起哄悠悠是陆明的女朋友,但陆明从没有亲口告诉悠悠,他喜欢她。在同学的流言蜚语中,他们刻意保持着距离,连同学之间正常的嬉笑怒骂也没有了,那种越是躲躲闪闪的客气,越是80后们初中时代非同寻常的同学关系。

有一次,轮到悠悠她们小组打扫教室,一大桶发出恶臭的垃圾,组长肖军让悠悠提着去倒,悠悠说太重了提不动,肖军说组员要听组长安排,非得让悠悠倒垃圾,悠悠气哭了。赶巧被陆明看到了,陆明指着肖军的鼻子说:“不准欺负女生,我替她倒。”一出英雄救美俘获了少女的心,悠悠心中觉得陆明是喜欢自己的。然而紧接着的初三分班,将他们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一班到八班,数字远,教室距离远,毕业班的繁重学业也将同学们的心思全都生拉硬扯到了学习上,他们自然就疏远了。

初三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悠悠父亲的生命,父亲弥留之际,十个指甲盖渐渐发黑的那一幕,时常刺痛着悠悠的心脏,她发誓要考中医学校,她想早早学医,想用一生去和暴虐的疾病作斗争!而且,初中毕业上中专类的中医学校,可以早就业替母亲减轻家庭负担。

初中毕业,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上高中,考大学,包括陆明,悠悠彻底失去了和陆明一起同窗逐梦的机会。只是从此毕业纪念册上陆明的出生日期:1981年5月16日深深印在了悠悠的心中。

悠悠如愿以偿上了家乡临县的中医学校,而陆明上了本县的一所重点高中。半年后,悠悠收到了陆明的一封信,一封普通的问候信。那个年代,没有手机,联系主要靠书信;那个年龄,特重情谊,放暑假寒假还要搞搞初中同学聚会。同学们家住同一个乡镇,放假骑上自行车吆五喝六就从这个村窜到了那个村,躲着父母开瓶西凤、二锅头,碰上几杯就拜上了把子、干姐妹。悠悠和陆明也在初中同学聚会中见过两次,只是从没有单独说过话。

陆明和悠悠偶尔有书信来往,他们的信中有对彼此的问候,有对各自学校生活的描述,有对身边故事、同学朋友近况的诉说,但从没有深入的内心情感的交流,是的,他们只是普通的初中同学关系,这就是20世纪末,没有手机的年代,80后朦胧又纯洁的友谊。

直到陆明的第8封来信,陆明说:“悠悠,做我的女朋友吧。”悠悠终于等到了这句话,可是这是陆明第一次表白,可是,悠悠还从没有单独和陆明面对面谈过心,可是悠悠还不知道陆明为什么喜欢自己,可是悠悠和陆明有不同的人生路,可是可是,有太多的“可是”悠悠想与陆明谈一谈,悠悠觉得女孩还应该有点矜持,于是在回信中婉拒了陆明。悠悠在等陆明的第9封信,可是,再也没有等到陆明的来信。

寒假,悠悠的闺蜜——与陆明在同一所学校上高中的子妍,去悠悠的家里玩,带来了一个让悠悠心碎的消息。陆明在高三恋爱了,女孩是陆明的同班同学。子妍走后,悠悠拿出陆明两年来的8封信,从序号为1的信开始看,直到第7封信,真的只有同学关系,甚至连一点暗示也没有,而第8封信,太突兀了,如何让一个女孩满心欢喜地爽快地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悠悠等待的是心灵交流之后自然开放的花蕾,而并非一朵突如其来的玫瑰,可是,在她和陆明之间再也不会有心灵的交流了。悠悠烧掉了陆明的8封信。他们之间的友谊乃至联系就至于第8封来信,悠悠没有等到陆明的第9封来信。

21世纪到来了,书信时代已经过去了。中专生毕业工作了,高中生考上大学了,初中毕业不一样的选择,让大家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光阴的十字路口,没有道别,却已渐行渐远。总有一些迷惑和不通透藏在心底,一度想刨根问底,岂不知因为没有交集,所以没有刻骨铭心,那些没有听到的答案,就让它湮灭在流水年华里,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这个应该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人青春期的残片吧!

一个个不同经历的奋青,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初中生活已经遥远,初中同学也渐渐失去联系,初中情谊也被搁浅在心底最纯净的一隅。然而在成家立业之后,在经历过或失意或成功,或隐没于平凡或显贵于人前之后,最让人怀念的还是无忧无虑、懵懂无争的初中时代。

初中毕业二十年的时候,同学们组织了一次五十多人的大型同学聚会,同学们没有久别重逢的疏离感和违和感,大家在一起说笑打闹,缅怀青春,感念初中的友谊,内心有一种久远的归属感。聊天时,悠悠知道了陆明在临市的环保局工作,有一个六岁的女儿,妻子不是陆明高中时的恋人。悠悠和陆明很自然地谈笑,与其他同学没什么区别。二十年,足以让一切释怀,况且本就不是刻骨铭心。

同学们互留了手机号码,约好5年之后再相聚!回家的出租车上,悠悠随意拿出手机看,发现短信图标右上角有个红1,她点开图标,看到了来自于陆明的短信,内容是:“解散后我在饭店门口等你,陆明。”

悠悠心中一颤,喊了声:“司机停一下!我好像忘带东西了。”出租车停在了路边。她看着这条发于20分钟前的信息,刚好是大家解散的时刻发出的,只是她没有及时看到。现在,她已经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车,难道她要返回去找陆明吗?陆明想说什么?想要给18年前一个解释吗?还有那个必要吗?

“大姐,要返回去吗?”年轻司机的声音打断了悠悠乱如麻的思绪。

“哦,算了,走吧,不好意思哈。”瞬间悠悠决定不回头。既然18年前已经错过了,今天又错过了,何必再听一个过了期的解释。半小时后,再看手机,再没有陆明的短信进入,直到家门口,悠悠再看了一次手机,还是没有陆明的新短信进入。悠悠涩涩地笑笑,陆明永远没有耐心给悠悠再来一封信或者再发一条短信。悠悠删掉陆明的短信,进入家门。

现在离同学聚会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里,陆明和悠悠始终没有过联系,电话号码在悠悠的通讯录里存着不曾删掉,但也永远不会拨通,只是偶尔看到他的名字,心中泛起一丝涩涩的情愫。有一年的5月16日,悠悠已经编辑好了“生日快乐”的短信,但最终还是删掉了,彼此不打扰对方的幸福,最好。

陕xx516,在前方的红绿灯前停住了,悠悠的电动自行车也到了红绿灯前,本来要右转的悠悠,却鬼使神差般左转,从516车前经过时,悠悠悄悄瞥了一眼司机,是陆明,他低着头在看手机,那宽宽的额头,那稍隆起的眉骨,那棱角分明的唇线分明就是陆明,悠悠赶紧收回视线,稍稍仰起头,风吹起了悠悠的长发,不知道低着头的陆明有没有看到面前人行横道上骑行而过的悠悠......

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征文

段宇静:生活本来的样子

渭南文坛 | 王磊:消失的乡村

渭南文坛 | 车舟:只是想想

付军鹏:他的眼泪为谁流

王玺轸:难忘的一件事

车舟:生命应是有规则的成长

何雅蓉:探寻,一个叫故乡的地方


您阅读此文用了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