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作家||【西凉湾】◆王秀敏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王秀敏,70后,陕西千阳县启文小学工作。我喜欢文学,常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与文字对话是我莫大的享受,现是宝鸡市散文杂文协会会员,创作作品五十余篇,发表于微信平台和陕西作家媒体,《雪缘》《气质女人源于读书》发表于今日头条。

 西凉湾

原创

   

周末的一个下午,我和文友们驱车前往位于陇县和千阳交界处的西凉湾看看。

车子在草碧沟的砂石路上奔驰着,依山顺沟蜿蜒着一直钻进沟深处。三月初的萧条,还看不出一点春的气息,倒有几分冬的寒冷。车窗外,我看到一处石涧下还有冰挂存在。

我们坐在车上谈论着西凉湾的路线,想象着她神秘的容貌。只有老师三十多年前去过一次,别的人都是首次前往。长长的山沟路,近30公里,零星的几个村子散落在公路两侧。人烟稀少,半天看不到人影。刚到上店村,公路边正好有一位农人,我们停车打招呼,询问去西凉湾的路。

给我们指路的是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详细的给我们说了方向及注意的标志。向老人道谢后,我们就朝目的地奔去。

在一个夹沟处的北面半山腰,我们看见了一座村子,那就是西凉湾了。去村子的路全是新打的水泥路,在半道还遇见了正在切割路缝的工人,我们友好的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听说我们去西凉湾,主动告诉我们前面就是。

当车子停在村委会院子时,我们发现那里空无一人,门可罗雀。大门口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它的树身足足有四个人手拉起来这么粗。树上挂着四个高音喇叭,分别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三月初,树是光秃秃的,它多么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守望着自己深爱的故乡。

我们在“党员之家”的大门两侧看到,河北镇西凉湾村几个大字,才知道西凉湾属于陇县的河北镇。“去向牌”上村干部的照片非常吸引眼球,我们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这些人,不像我们汉族,他们鼻子大,眼窝深,颧骨大,眉毛浓黑……”大家心里狐疑:西凉湾人是哪个民族呢?

我马上在手机上查到,西凉湾属于陇县河北镇,大部分人是少数民族。那里属温带大陆气候,早晚温差大。难怪我们刚一下车,就感到凉气袭人,不禁打了个寒颤,还下意识地裹了裹身上的大衣。

往村子里走,我们看到了一户人家,院子外面有一位老人。我们和老人打招呼问好。老人看起来也不像汉族人,也不像那些村干部的模样,但说话还可以听懂。经过询问,老人告诉我们:他是山东回族人,居住在这有些年头了,爷爷小的时候随家人从山东一路乞讨到此,他们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不曾离开。这里的人比较杂,大多是很多年前逃难来的,少数民族的居多。

“村上的人赶集去千阳还是陇县?”我问道。

“两边都去,因为路程差不多。但我们更多时候喜欢去千阳赶集。”老人说。

“去陇县朝哪个方向走?”

“呶,那边。”老人手指向西北方向,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条倾斜向上,一直通往梁顶的水泥路。

“去陇县要翻山,而去千阳路途平坦,走到公路上还有班车,很方便的。”

“哦。这么说你们经常来我们千阳了。”

“是啊!千阳是个好地方。”

我们问起老人的子孙时,他说:“都去县城生活了,孩子从小去山外上学,如今只有我了……”

“村子的人好像没多少了?”老师问道。

“嗯。多数是老人。”

“你们这一代人下世后,估计这个村子会没有人居住了。”

“是啊。移民搬迁政策一出来,这里所有的人在县城都有了新房子,年轻人都走了。我们这些老人不想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走了就看不到家喽。”

“您老身体不错,定能长寿。我们去那边看看。”老人有几分伤感,我们借机离开了。

沿着崭新的水泥路我们徒步行走,老式的水塔,古朴的房屋,一簇簇绿竹,手扶和四轮拖拉机,还有“村村通”电视接收器,都给我们一种信息:这里已经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了,好像慢了节拍。偶尔相遇的人们,慢悠悠的或走或干活,他们一点都不急,但对我们很热情。有趣的是那些猫啊,狗啊,鸡啊,羊啊,它们都懒洋洋的或晒太阳,或找食物吃。

我们在一户没有院墙的老婆婆家逗留了一会。老婆婆是个瞎子,已经80岁了,她在门口剪辣椒。我们好奇地问:“您看不见,不怕剪刀伤手吗?”

“不怕,我的眼睛坏了好多年了,自己都习惯了。”

“没有去医院看眼睛吗?”

“女儿带我看了,只是看不好,白花钱……”

“我们进去看看,可以吗?”

“去吧,家里不干净,让你们笑话了。”

“干净整齐,哪有不干净?”

整整一下午,我们在西凉湾村见到了三个人。有些院子,我们走进去喊:有人吗?明明听见有人在屋内说话,就是不肯出来应声。于是,我们悄悄离开了。安静的村子,萧条破败的院落,孤寂的山涧,光秃秃的树木,湿润的气候,甜美的空气是我对西凉湾的印象。

太阳落山时,我们离开了西凉湾。也许,我们还会去那里,因为那里有最清新的空气,最朴实的人们,最重要的是可以避暑休闲。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