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作家||【布谷声声心头过】◆南雁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周华,笔名南雁,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古坳中学教师一枚。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

布谷声声心头过【原创】

◎布谷声声心头过

我听不懂鸟语,也不会欣赏音乐,但我特别喜欢布谷鸟的叫声。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婉转的歌声一声一声地从麦田的上空送进人们的耳膜。我们几乎看不见它的身影,只觉得那声音来自邈远的云端,一遍又一遍似清泉流淌,如春风吹拂,淳朴、清脆,毫无单调乏味之感,分外有一种亲切自然。

田野里开始泛黄的麦子在它不知疲倦的鸣叫中一天一个样,那些油菜、蚕豆们也跟着凑热闹。菜籽挤破菜荚的声音丝丝作响,蚕豆荚软软的青皮很快变成了硬硬的黑皮。

人们抬头望望头顶上的蓝天,搜寻着那躲在云间的布谷,目光是柔和的,面容是友善的:“谢谢你,我们知道。”

是啊,收麦如救火,开秧似忙丧。麦子、油菜等熟得快,如果不及时收割,就会掉在地里;遇到连续的阴雨还会霉烂。而且光收割上来还不行,得及时打下来晾晒干了,直到送进了仓库才算大功告成。否则到手的收成也不能保证。所以俗语说“稻上场,麦进仓”,意思是说稻谷只要到了场边就基本没事了,而麦子必须储进仓库才算数。另外,麦子不及时收割也会耽误秧苗的栽插,也就影响了秋收。

夏收夏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这是耽搁不得的头等大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忙到头,但最辛苦的也就是五六月天,他们的希望也就在夏收夏种里。抓好了这两桩事,一年的收成就不用担心了。

布谷是殷勤的。它的声声呼唤不是歌唱胜似歌唱。它的音质朴素,旋律优美,格调昂扬,感情奔放,带着泥土的芬芳,闪着汗珠的光亮。

布谷是农民的朋友。农村的上空是它快乐的舞台,农民是它忠实的听众,农业是它抒情的对象。歌词简单,歌声婉转,仿佛絮絮叨叨却丝毫也不会让人生厌。那朴实的话语不仅是友情提醒,更是金玉良言。

乌鸦的叫声我不喜欢,虽然从科学上来说它并不昭示不吉祥;黄鹂的鸣叫很动听,可是总觉得与现实太过遥远。布谷年复一年的吟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房,因为它弹拨的是农村这根最粗大、最真实的弦。那可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家园。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