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指引下,我来到她居住的小镇上赶集。
这个集市不大,和我小时候农村的集市差不多大,集市排列的顺序也和小时候家乡的集市差不多。
一条南北走向的集市像一条巨龙延伸开,两旁是摊主,卖蔬菜的,海产品的,面食的,还有卖各种水果的,各种玉米的,等等,应有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我这次赶集的主要目的是去买鹅肉。据朋友介绍,这个小镇集市的鹅肉做的特别好吃,心心念想了好长时间了。
我顺着南北集市按着朋友指引的方向朝着卖鹅肉的摊位径直走去。旁边花花绿绿的蔬菜,以及顶着露珠的新鲜水果,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关注。
我就这样,旁若无人的人径直朝前走着,忽然发现这个集市上所有买菜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慢”。不慌不忙,一会问问蔬菜的价格,一会问问水果的价格。
唯独我,急匆匆像赶赴一场重要的约会。于是,我也试着放慢了脚步。刚才心里还着急赶紧买完东西回去看母亲;赶紧买完东西回家收拾卫生;赶紧买完东西回家看会儿书、练会儿字。因为,每周也只有周末才有时间来完成这些活。
当我看到集市里这些慢慢行走着,不急不忙的人们,心想,他们也可能和我一样,有着忙不完的私事,但是他们却能在周末,放慢脚步,欣赏周围的一切。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弄的天天像个陀螺呢?我也可以慢下来,借此让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息,我继续放慢脚步,力争和集市里慢悠悠的人们合拍。
这时,一位老伯朝着过往的行人吆喝,捎几颗小白菜吧,自家种的,保证无农药的纯天然绿色蔬菜,老伯那种渴望期盼能买他几颗白菜的眼神使我的心不觉微微颤抖了下。
我走过去,弯下腰捡了几颗白菜放在老伯递给我的方便袋里,这时老伯又把旁边的几颗也拿到了我面前说:“姑娘,这几颗你也捎着吧,本来卖2块钱一斤,你都要了就给你按1、5元一斤。”
说实话,这么一大兜子白菜就是天天吃白菜,我也的要一周吃完。我看到老伯那被太阳暴晒成褐色的皮肤,那如同干菜叶子的脸,和那一双指甲盖里糊满泥巴布满老茧的双手,如同山里挖出的老树根。我知道这是岁月的沧桑,这是勤劳的象征。我没有说什么,买下了老伯所有剩余的小白菜。
前面不远处就是卖鹅肉大姐的摊位。我让大姐给我剁了20块钱的鹅肉,大姐很热心,问我调料直接放在鹅肉里还是各样打成小包,我告诉大姐,你怎么方便就怎么装。我付了钱,接过鹅肉,谢过大姐,顺着这条集市的大街往回走。
我右手提着一兜子白菜,左手提着刚买的鹅肉。不觉思绪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时候赶集一般都是和母亲一起去,去时提着自己家里平时舍不得吃,集赞下来的一竹篮土鸡蛋,到集市上卖掉换成钱,买点家庭过日子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母亲再给我买几个包子,或是一根冰棍,这一路上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总是乐的和不上嘴。
那时候人们普遍的日子很清贫,但是那时的我很快乐、也很简单,一个包子,一根冰棍,就高兴的一路蹦跳。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累、什么是愁、更不知道什么是,生容易,活容易,唯独生活不容易。
如今吃穿不愁了,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快乐的日子却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动不动就被某个场景感动的泪湿双眼。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真正的长大了?还是见识过世间太多的人情令暖?我在内心打了无数个问号,且找不到最确切的答案。
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不知道是我的泪滴,还是天空的雨滴,顺着我的脸颊滑落下来,我加快了脚步,朝着家的方向,径直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