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作家||【朱爱国随笔二则】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爱国,男,陕西省城固县人。现为乡镇公务员。工作之余,爱读闲书、古书,但不求甚解;闲暇空隙,喜欢走近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能怡兴快意。

朱爱国随笔二则【原创】

◎埋葬情谊

“花开花谢应有时,缘聚缘散当有分”。

读了许多的书,看了很多人世聚散的故事。原以为,自己是通达了。现在想来,倒是自己错了。

人生匆匆走来,路途之上,不知有多少的聚和散。许许多多的人,由陌生而熟悉,由熟悉而朋友。后来,因各种的原因,由朋友而熟人,由熟人而慢慢淡出生活、淡出心灵记忆的圈子。这种聚散,不知经过了多少?原以为,这就是朋友的轨迹。现在想来,竟是自己错了。

原以为,时间会磨灭很多的过往和记忆,许多情谊会因有意的远离和疏远而渐渐淡忘。现在想来,竟是自己错了。

原以为,抛弃物质的联系,隔断形式的联系,就会隔断记忆,抛弃过去。现在想来,竟是自己错了。

原以为,情谊可以埋葬,可以做得到拿得起放得下。现在看来,竟自己是错了。

现在才明白,人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朋友,始终走不出自己的挂念。

真正的情谊是不能埋葬的!

◎乡村命

常常的想,人是造物主创造出来的最不可思议的生命。人的生命的最深处不知是不是和造物主暗暗相通?许许多多的感觉和情思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无法用理智去衡量。那是不是神性呢?

有的人,在天性之中就是属于城市的,宽广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五彩的霓虹灯、充满情调的酒吧咖啡厅、欢快有节奏的音乐,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与他们相容的、和谐的。他们无论是生在哪儿,城市总会是他们的向往和心灵的归属。在城市,是他们的享受,是他们的快乐。

而还有一部分人,天性是属于乡村的。乡村的一切都是和他们相亲的。乡村就是他们冥冥之中不可思议的一部分,乡村的宿命就像是前世就具有融入血脉一样。我是乡村的产儿,注定也永远是乡村的一部分。虽然偶尔也向往用乡村的溪水洗净手脚的泥土,穿上城市的鞋衣走入城市,也会尽情的享受着城市的便捷和欢腾。但在静静的时刻,内心的深处却是向往着乡村,厌倦着城市,厌倦着灰色的水泥,厌倦着嘈杂的音乐。每当回到乡村的怀抱,时时都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默默的一个人坐着,看着天,天是亲切的;看着树,树是熟识的;闭目沉思,感觉是相识的。走在田埂上,望着绿绿的庄稼,是亲切的;听着田间的虫鸣,虫鸣竟是久违的朋友;和偶遇的乡亲打声招呼,感觉是质朴从容的。听着庭院鸡鸣狗吠猪叫的声音是一种亲切,看着或直或散的炊烟也是一种亲切。或远观或近视静静的大山,是性情的一部分;看着悠闲的白鹤从容的滑翔于田间、山沟,还是生命的一部分;看着细雨中随风而摇曳的几杆竹叶,仍是我的一部分。乡村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令我向往!

我终于理解了陶渊明的回归之意,他是属于乡村的,他终归是要回归乡村的,对乡村的向往之意,应该是大于他厌恶官场而要回归乡村的原因的。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住于乡村的人士,被人冠以隐士,有的还被认为是以隐退为进身之级的人,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天性之中都是属于乡村,他们只不过回到了他们的精神家园而已吧。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