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秋红】◆王道芸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王道芸,女,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会员、烟台芝罘区诗歌学会会员。在华夏散文,中国父亲母亲网,农民文学,绥化晚报,胶东文学,烟台散文,京华时报,烟台晚报,烟台晨报,胶东文艺,半岛诗刊等发表过作品百余篇。

秋红【原创】

我家南面两公里的大沽夹河,绵延数十里,大沽河长年河水充盈,河畔密植着粗壮高大,枝叶茂盛的参天白杨。这里原始风景基底很好,市政府领导英明,在岸畔数个水潭中建曲径栈道,木雕草亭,栽花种草,碎石竹林小道,荷花湾,还修了十公里的跑道,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漫步,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大沽河鸟语花香,水草,蓝天白云对映成趣,成了名副其实的湿地公园。

时值金秋十月,大沽河迎来了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河畔的枫树,樱花树,五叶地锦,黄栌,火炬树,还有芦苇的叶子,被秋风秋阳吹、镀成火红,深红,紫红,胭脂红,霞样的红了。如果说秋天是五彩缤纷的,那么这秋红就是着火点,亮眼提神,增颜值的神来之笔,是秋之大美的标志性颜色。

这里是一幅长景画卷,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绵长,一季一个样,一天一变化,一步一景,目不暇接,今天刚拍了这景,明日又出新奇,令我措手不及。着实让我这个极爱花草,山水,极爱大自然的人,过了把瘾!只要有空,每天我都会到这里走走,看看,跑跑,跳跳,这里离市区较远,平时很少有人光顾,有也是三三两两的像我这样家住附近的市民,以健身,钓鱼,闲逛为目的少数人。因来玩的人少,管理的简单,少去了人工抚弄的痕迹,植物们保持了原有的野性风貌,肆意地生长,这倒是迎合了我的心思:凡事喜欢顺其自然。

提到秋红,我便不由的想起乳名叫“秋红”的发小,想起小时候我们朝夕相处的一幕幕。秋红家就住我们房前,仅一街之隔,每天她有事没事总爱往我家跑,有时碰见我们吃饭,就坐在椅子上看,遇见她中意的饭菜也会在我们邀请下吃上几口。秋红姊妹六个,她是老小,因了他父亲是抗美援朝一等残废军人,上级有特殊待遇,加上他与哥姐们的间距大,她家劳力多,所以家境不错,秋红是老来得子,如秋后长出的一棵庄稼,被父母惯着养,平时她家里人都:“丑儿,丑儿”地昵称她,其实她“双皮子瞪眼”(双眼皮大眼睛的意思),长得挺俊。六岁时就学会抽烟,还经常给我们表演鼻子冒烟的绝技,上学时烟瘾已经很大了,常常憋不到一节课,就向老师打报告,偷偷去厕所吸烟,她从来都是留个“小小头”(男孩短发型)上房揭瓦,爬树掏鸟窝,啥调皮事她都做过。那时乡村的孩子,都要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活,耧草,拔菜,秋红都不感兴趣,唯独喜欢打吧“小火头”(木头疙瘩),记得也是深秋之时,我们相约去故乡的北山,打小火头。我们去的是北山叫“马蹄沟”那片朝阳坡,这里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满眼秋红蔓延到极远遥的地方,很有大气魄。这里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栎树盈岗,楸树耸立,树木茂密,枯掉的木头疙瘩好寻。马蹄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酒红、桃红、紫红、嫣红、鲜红、猩红、绛红,最终是红得统一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我们却顾不得多看几眼,因为那时我们还想象不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要干呢,那时,我只是觉得我们在画中走,心里美美的。

半坡上那两棵高大的樱桃树,叶子已经全落,仰头上瞧,枝头中部还有一堆一簇黄褐色的“樱桃裱”(樱桃的树凝固的树油),秋红放下篓子,“嗖嗖嗖”地爬上去,用小敲子抠下许多樱桃裱,下面的樱桃裱早就叫人给抠去了,上面够不着,亏得秋红会爬树,弄了两大捧,我俩一人一半分开了,要是我自己瞧见了,不会爬树,只能望树兴叹了。为了向秋红表示感谢,回家的路上我扯着嗓子给她唱了,刚刚看过的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的插曲:“满山那个红叶啊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红叶彩霞千般好,怎比阿妹在山涯。”说说这樱桃裱,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它能当我们上学粘书粘本的浆糊,弄回家用小刀把贴树皮那面刻干净,切成小块,放在瓶子里,倒上开水化开,搅拌均匀,用木棍一挑拉出长长的丝线,此状为最好。用它粘书本,比供销社卖的浆糊粘多了,还能为家里省下几毛钱。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如今故乡的大北山,被广耀集团开发成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一体化的风景区了。我已经和秋红有三十年没见面了,我倒是经常回故乡,也会去北山转转,看看,却一次也没碰到过秋红,听说她嫁到了很远的地方。此刻,我站在马铁沟那满坡的红霞里,我想在我的大北山风景里奔跑、跳跃、吟唱、舞蹈。红叶化霜为火,用激情将自己点燃,璀璨山河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喊出对红叶的爱:“秋红一一秋红——”我放声高喊,喊得溪水哗哗响,喊醉了秋红,喊醉了群山。秋红我的伙伴,我要与你见面。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