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霞,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德州市作协成员。喜欢读书和旅游,因为读书可以养心怡情,行走可以开阔视野,工作之余,也喜欢养几盆花草,听听音乐让心情游走在文字笔墨间,多篇散文和随笔发表在《中华校园》《德州晚报》《乐陵文艺》《乐陵市报》和网络平台。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让生活因文字而精彩。 十月,是你们的生日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爱人 农历的十月初七是妮爸的生日,忙忙碌碌中也没来得及准备生日礼物,恰逢周末,妮爸提议自驾去青铜山大峡谷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欣然同意。在步入中年以后我居然不再排斥夫唱妇随,一些琐碎的事儿更愿意接受妮爸的安排,自从妮外出求学,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成了我们家的日常,我们俩也只好相看两不厌了! 车子平稳地一路前行,车窗外闪过一树一树的金黄,一队大雁排成人字形在碧蓝的晴空中渐行渐远,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行优美的弧线消失在天的尽头。身旁的妮爸轻声地哼着歌,专注地握紧方向盘,有他在,我从来不用操心要去的地方,二十多年的相互追随,默契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 或许秋天出生的人性格都比较温和吧!妮爸总是把他认为最好的留给我,咬了一口的水果,舒服的座位,好看的书… …刚出锅的紫薯他抢先拿起一个掰开,迅速地剥皮咬下一块,在我嘲笑他贪吃时,他已经把刚才那半个紫薯剥好皮递给我,“我尝了一口,这个很软糯,快吃吧!”眼前的这个男人年轻时木讷寡言且不懂风情,现在却深知我所有的小心思,总是在不经意间满足我一个个小小的愿望…… 春天,他带我去南方赏金黄的油菜花、粉嫩的樱花,陪我徜徉在洁白的梨花林中,漫步在紫色的槐花树下,在大自然中舒缓疲惫的身心;夏天,他邀我一起去海南,和我赤脚在沙滩上戏水听涛,带我去天涯海角欣赏椰风海韵,帮我圆了儿时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秋天,他跟我去田野里看红通通的枣儿、毛茸茸的芦苇,仔细的拍去粘在我衣服上的草籽…… 认识一个人是一瞬间的事,真正想要懂一个人或许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电影里那些浪漫的故事,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发现,妮爸虽然给不了我香车宝马美味佳肴却能包容我所有的不完美,我们在在平凡的时光中互相珍惜,共同扶持,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氤氲里把日子煮成了诗和远方,因为我们想要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平常简单!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青铜山上层林尽染,溪流潺潺,连绵的群山如画逶迤,我们刚进山门就遇到一尊慈眉善目的寿星,石壁上刻着大大的“寿”字,欢快的溪水顺着寿星飘逸的胡须流淌着,一串串水珠飞溅在石壁上激起朵朵白色的水花,这让我和妮爸欣喜不已,连忙给这两个寿星合影,心里默念着无数遍的祝福把他们定格在我的心里。 秋阳下,那一树树金灿灿的黄枫并肩站立,明艳的色彩少了青葱岁月的蓬勃,多了一份成熟的温润与坦然,和妮爸携手同行在秋天的路上,心里是满满的踏实:年轻时我们曾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人到中年我们依旧热爱生活,一起看山赏水,留在彼此心底的都是最温暖的陪伴,那一份懂得让未来的岁月更加静好,只要和妮爸在一起就是我的全世界啊! 生日快乐,我的爱人!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手足 十月十六是妹妹的生日,一大早她就在家人群里招呼兄弟姐妹们回家吃饭,孩儿的生日娘的苦日,一向孝顺的她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更愿意陪着父母吃顿饭。 妹妹比我小一岁,从小就特别懂事。奶奶说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娇惯的有些任性,都三四岁了还常常让奶奶抱着,一岁多的妹妹本来已经会蹒跚走路了,家里活计多,实在没功夫照看两个孩子,就用棉被把妹妹围在炕头上。我趴在奶奶的肩上吵着要去街上玩,奶奶不放心把妹妹一个人留在家里,就对她说:“敏,你看你姐姐不听话,奶奶也抱不了你们俩呀!”炕头上的妹妹摇晃着小手赶忙含糊的说:“我跑,我跑。”奶奶给妹妹穿上棉裤,一手抱着我一手牵着走路晃晃悠悠的妹妹出门了…… 稍大些,妹妹跟着我一起去田地里拔草,每次装满筐妹妹总是先帮我把沉甸甸筐发起来,她自己再使劲弓着腰慢慢地扶着膝盖站起来,从来不说苦和累。上学后,我们俩就睡在西屋的一张大床上,我胆小,睡里边,她没得挑,只好睡外边“保护”我。天刚黑,她就困了,端着饭碗哈欠连连,更别说让她干活了。每天晚上我写完作业不是帮着娘搓棒子,就是剥棉花桃,妹妹早已呼呼入睡了。衣裳要么被胡乱的扔在床头,要么蹬在床尾,弄得皱巴巴的也不在意,因为个头差不多,娘每次都给我们俩做一样的衣裳,每次她的都比我的坏的快! 虽然不善于熬夜,但妹妹起得早。每天天不亮,她准时起床,摸索着点上灯,穿上衣服,就打开小收音机调台,收音机里传来刺刺拉拉的杂音,妹妹耐心地摆弄着,不一会儿就传出英语讲课的声音,她边听边读,声音不大却还是吵醒了睡意正浓的我,我气呼呼的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可也拿她没办法。 妹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毕业后机缘巧合在粮店上了班,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有了一份人人羡慕的正式工作。她勤学好问,很快熟悉了粮店的业务,又打得一手好算盘,繁杂的账目在她手指灵活的跃动下,在算珠啪啪的滚动中被整理的清清楚楚,这个本领也为自己日后开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让一些行业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失去了工作的妹妹开了一家烧烤店,她为人和善,从不斤斤计较,选择食材的要求特别高,有时近乎苛刻。不新鲜的羊肉不用,添加剂不用,临界期的食品不用,技术不熟练的烧烤师傅不用……有一次,父亲把家里吃不了的豆油提到店里来想让妹妹用,妹妹一看不是自己用的大品牌的食用油就坚决不留,父亲又回家拿了一桶跟妹妹店里同品牌的油来,结果因为还有一个多月到期又被妹妹拒绝了,父亲只好无奈的把油拿走了。 妹妹的店面不大,装修也不豪华,却每天食客盈门,楼下楼上都坐满了还有在外面站着等座的,海超烧烤城开了二十多年,来吃饭的大多是熟客,大家吃的一个是味道,一个是放心!我们家人却“不愿意”去妹妹店里吃饭,比较一致的说法就是我们去了找不到上帝的感觉:刚占好的空位要让给新来的客人,等了好久吱吱冒油的羊肉串马上烤好又要让给着急先吃的食客,我们饿着肚子闻着诱人的肉香还要充当服务员跑前跑后,唉,啥时候也能作为普通食客去大吃一顿解解馋呢? 小时候一黑天就摸不到大门的妹妹,现在为了生计却每天熬夜到一两点,还要早起去市场买新鲜的食材,她极少去逛街,去参加聚会,稍微有点空闲就做好吃的邀家人去吃。尤其是我不太会做饭,她做好了总会叫我,我们俩在一起,很多人以为她是姐姐,因为她从小让着我,呵护我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自然特别享受这份来自手足亲情的幸福! 妹妹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每年的初秋季节,她准会去市场上买红艳艳的辣椒,回来洗净控干加大蒜剁碎,再佐以甜面酱、白糖、米醋熬制辣椒酱。她做的酱颜色鲜亮,味道酸辣,很是开胃下饭,但是也很费功夫。起初是送给店里就餐的客人,后来就有人想买点带回家吃,妹妹总是很慷慨的送一瓶,一大锅酱往往几天就分没了,她就不辞辛苦的再做,赶上辣椒贵的年份,自己舍不得吃却舍得送人。 客人忘在店里的手机、没喝完的名酒,都不用担心,妹妹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们,替他们保管,甚至有一个人把自行车放在店里半年多也不取走,因为大家都知道妹妹是个实诚人!今年的生肉价格一路上涨,别的店都调整了价格,妹妹一直坚持着压低利润,她说这些年多是熟人在照顾她的生意,自己少赚点,大家就能多吃点。现在,像这样不精明的商人真是不多见呢! 妹妹说我在哪里她就在哪里!真的,每当我遇事无助时第一个想到商量的人就是她;每当我受到委屈难过时能毫无保留倾诉的人也是她;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因为有手足之情的陪伴我从来不觉得孤单,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姐妹还要一起慢慢老呢! 生日快乐,我的手足!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父亲 “妈妈整天唠叨说你太傻,嘴里咽下酸辣心里装上豁达,你说你是儿女的一匹老马,再累也爱忙活这个家……”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父亲,眼前总会浮现出他风风火火走路的样子,耳边回响着那洪亮有力的声音,在我们的心中,从没觉得父亲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人。 十月二十是父亲的生日,大家商量着也给父亲做一顿饭,让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也尝尝儿女的手艺。弟弟炖了一大锅羊蝎子,妹妹带来了喷香的炒鸡,妮爸拿来了家里最好的酒,妹夫特意给老人买了两只大螃蟹,父亲还是做了我们最爱吃的韭菜藕合、炸豆腐干、水煮花生米,他知道妮爸不吃肉,总是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喜好,父母永远是这世上一辈子都惦记我们的人! 父母搬来城里居住七年多了,虽然老两口都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但生活还是保持着一贯的节俭,平时粗茶淡饭,旧衣布鞋,尤其是父亲总是闲不住,不是在妹妹店里帮忙就是联系客户送货,我们劝他少干点活,他却说:“人不劳动身体就垮了!”仿佛闲着就体现不出人生的价值,我们也只好提醒他凡事量力而行。 一入冬,父亲就经常去菜市场逛,今天买两袋地瓜,明天买一捆大葱,后天又买一大包白菜,把车库堆得满满的,然后就挨个给我们姐弟打电话,说地瓜他和娘已经熬过粥吃着很甜,白菜比超市里买的便宜,吃什么尽管去家里拿。我劝他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储存过冬的蔬菜,超市里四季都有新鲜的,他却不以为然的说:“按季节吃菜对身体好,再说百菜不如白菜!”父亲固守着自己的生活规律,我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周末一早就接到父亲的电话:“中午家来吃饭吧,我蒸包子了。”父亲从小吃苦耐劳,艰苦的成长经历让他特别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他善于粗粮细作,白菜帮剁碎加肉做馅,白菜叶切细丝煮面条,嫩菜帮削薄炒醋溜白菜,虽然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我们都喜欢吃父亲做的饭。每逢假日孩子们都放假回家,父亲准会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给他们补充营养,他最拿手的糖醋梭鱼一次做五条也被吃的汤汁不剩,那酸甜的鲜香是家的味道,更是父亲对儿女深情的爱! 父亲是个热心肠,他总是力所能及的给予别人帮助,但他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自己能做的事尽量亲力亲为。父亲年轻时开着卡车走南闯北却无瑕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退休了,有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曾去过的地方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忍不住连连赞叹。今年恰逢建国七十周年,小姨一家多次邀父母去北京,妮也希望能给姥爷姥姥当向导,看到父亲动心了,我赶忙去商场给他买了新衣服和旅游鞋,弟弟妹妹也都给他准备要带的礼物,这下父亲再也找不到不去的理由啦! 一周的北京之行让父母玩的特别开心,小姨细心的安排行程,德叔的后勤工作更是到位,不但陪同他们玩遍了北京名胜,更是尝遍了北京美食,也圆了母亲想与父亲同游北京的梦想。爬长城,登城楼,瞻仰毛主席遗容,游故宫,赏颐和园,观雁栖湖美景,三十年后再度进京的父亲惊讶于祖国的变化之大,往日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终于身临其境了,这让父亲兴奋不已,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满足的笑容让父母看起来都年轻不少呢! 在小姨家临出门前,父亲把几千块钱用报纸裹好悄悄放在卧室电视柜的抽屉里,他觉得这一周已经给小姨和德叔添麻烦了,自己有退休工资不能再花小姨的钱。上车坐好,才对德叔说藏钱的事,车下的德叔急的直跺脚:“大哥,我真服了你了!担心你会这么做,你和大姐下楼后我还特意摸了枕头和床垫,结果你换地方藏了。”“兄弟,姜还是老的辣吧!”父亲满意的笑着朝车窗外挥挥手。从北京回来,父亲开始摆弄在家闲置很久的智能手机,还学会了使用相机拍照;开始关注旅游信息,准备明年春天和母亲继续出游呢! 有人说“儿女是贴身内衣,舒服不舒服自己心里知道;父母是‘老棉袄’,虽不时尚甚至粗笨,但却最护体最温暖。”父亲就是那件温暖我们的‘老棉袄’,他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父爱,用自己半生的行动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做事。爱的语言有很多种,时至今日,我还是羞于向他说出感恩的话,但在未来的岁月里,我愿尽可能的陪在父母的身边,用点点滴滴的关怀去温暖他们的老年时光! 亲爱的老爸,祝您生日快乐!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宝贝 十月二十六是妮的生日,自从外出求学,这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已经九年没有在家里过生日了。 二十二年前的初冬妮来到我们身边,这个爱笑的小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妮八个月时拥有了第一本书,十个月会喊爸爸妈妈,一岁生日抓周时没有被桌子上的吃食吸引,而是一手拿着《婴儿画报》专注的看,一手握着一支笔,那萌萌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妮自幼性格独立,刚会走路的她发现自己迈不上高高的台阶就放下手里的玩具,蹲下身子慢慢爬上去,从不会哭闹着让大人抱,妮的独立既让我欣慰又心疼。三年级时,妮爸因病去医院换药,我去外校听课,小小的妮担心上课迟到,在给爸爸写了留言后独自走了四里多路准时到达学校。 小学毕业随父母去济南参加历城二中的选拔考试,住的地方遭遇暴雨停电,妮爸背着妮蹚水到达考点附近,在过马路时妮不小心踩在水洼里,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妮独自走进了考场。考试结束的时候,学校大门两侧围满了焦急的家长,我也挤在人群里踮起脚伸长脖子朝校园里张望,孩子们陆续走过人墙,同来的小伙们也都回到了家长身边,迟迟不见妮小小的身影,我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妮上学比小伙伴们早两年,成绩虽然不错,但心智上远不如别的孩子,她会不会迷路呢?难道从别的门出去了吗?我不敢往下想了…… 和妮爸目不转睛的盯着学校门口,人群逐渐散去,陪着我们一起等的嫂子不停地安慰我,我却什么都听不进去,真担心妮会走丢了。终于,妮从容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她不慌不忙的从校园里走出来,全然没有发现我急的脸都变了颜色。我一把揽过妮,问她怎么出来的这么晚?妮说考试结束大家都涌向出口,她个子小挤不过来就先去洗手间了,出来后发现校园又大又美丽,就四处看了看才出来的,唉,也难怪妮没见过世面,小学六年,我们学校因条件所限,既没有操场也没有校园,这次出来参加考试也是为了检验一下妮的真实成绩呢! 三天后的一个傍晚,妮爸接到了历城二中打来的录取电话,同去考试的二十多个小伙伴只有三个顺利通过考试,妮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妮爸兴奋地抱着妮转圈圈,“宝贝,看到你的成绩爹觉得比娶媳妇时还高兴呢!”看着这个得意忘形的家伙,我真想收拾他,自从有了妮,我在他心里的位置就自动下降了,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一点我自是深信不疑的。 综合多方考虑,我们最终放弃了历城二中,选择在家门口的三中就读。这一年我调入了新的学校,还没适应新环境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对妮的照顾也仅限一日三餐,那时的我们各自忙碌,很少关注妮的学习。妮查到中考成绩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正陪着自己的学生参加小升初的考试,628分,我茫然地问身边的同事这个分数能上高中吗?她惊呼:“太高了!”这三年,我努力带好自己的班,常常为了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功夫关注中考分数,妮偶尔说过高中想去德州一中读书,我只是随口说考上你就去,竟然也没放在心上,对于自己的未来,妮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啦! 去德州上高中后,妮如离巢的小鸟,飞得愈来愈高,离家愈来愈远,在家待的时间也愈来愈短。从县城到京城,我不知道小小的妮为了靠近心中的梦想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但我知道一次次历练是成长也是财富,独自拼搏的求学之旅让妮的青春更加色彩斑斓,祝福我的妮能够圆梦北京! 生日快乐,我的宝贝! 张爱玲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我有相濡以沫的爱人,健康明理的父母,血缘至亲的手足,懂事阳光的孩子,我爱家人正如他们深深地爱着我一样! 金秋十月,怀着感恩的心我用简单的文字记下和亲人们在一起的温暖时光,记下烟火日子里一家人的彼此守护,虽然我从来没有对家人说过感谢的话,但我知道父母爱孩子从来不需要理由,我们对父母也有着深情的孝顺,兄弟姐妹间的血脉亲情更让我们互相依恋,离巢的小鸟从未走远……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