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素交】◆欧阳卉林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欧阳卉林,湖北咸宁人。身在商海沉浮,心于文字游弋。有诗歌、散文发表于多家刊物和网络平台。

-作品欣赏-

素 交


钱锺书推崇“素交”,他在《论朋友》中写道:“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须,那么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

网络时代阅读变成了碎片化,大家更喜欢短小的文字,短、浅,互动性强的打油诗在简书里大行其道。从而催生了组群,提供社交话题。也基于这个原因结识一帮文友。简书上结交的文友,基本不存在功利心和目的性,大家都有各自安身立命的工作,只是因为热爱文字,业余时间才会单纯喜乐地聚在一起,这也是值得珍惜的缘分。

酒哥在群里旁观我们诗歌接龙游戏,时常也会出题目让我们写现代诗。写打油诗的人,写起诗来也快溜,不到半个小时,大家都写好坐等酒哥点评。也许酒哥的乐趣就是临睡前,给我们这些“无知者无畏”的“文艺青年”点评诗歌,消除一天的琐碎吧!

当我还在简书上学写诗词时,酒哥早已在各大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还是连云港作家班的讲课老师。在我眼里就是大咖级的存在。

我想象中的酒哥是一个没有强烈财富欲、物质欲、生活轻松、按部就班。平时种点菜,养点花,读读书,写写诗歌散文的文化人。经常看到他把已发表的文章分享到群里和朋友圈。才知道群里有一个真正的作家及诗人。

我是一个疏懒成性的人,写一首小诗还行。直到酒哥把我一篇写在简书上的散文《新月》,发表在齐鲁文学选刊上。那意外如同打落了菩提树上的因果,各种喜悦刹那一齐涌入心底。

当时接到酒哥的微信电话,既使生花妙笔也写不出通话时的那种愉快心情。亲耳听到酒哥那低沉关爱的声音,激动的我都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了些啥。

酒哥很忙,能打进他电话就是一次文化享受,让我在写作上茅塞顿开。文章写好后交给他审阅,先表扬我。然后提出建议让我修改。现在再回头看那些文章得来终觉浅。酒哥是一个文学素养很高的人,对作品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他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由于我写作的悟性不高,一篇文章总是要反反复复推敲修改。没他的鼓励,就没有坚持写到现在的动力。很多作品发表在齐鲁文学,苍梧晚报,西散原创,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上,今年上北京参加散文选刊的年会,作品《印象成都》获得二等奖。这些喜人的成绩,都和酒哥默默在后面支持,诱导我如何写好散文是密切分不开的。

第一次和文友一起到连云港见到酒哥没有一丝生疏感,作为一个佛教徒,我相信缘分。微信号上见过酒哥的照片,在机场大厅里一眼就认出酒哥来,和照片上一样浓眉大眼,满脸的笑颜。来连云港和他相处几天就感觉他热情,善良。方方面面照顾得非常周到。到他家后才知道他有一个残疾女儿,每天要服侍女儿的起居生活,还要帮助一些文友修改文章,推荐他们的作品。在群里我发起几次向渐冻症文友光捐款,次次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捐钱。当时我不知道他有一个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但他的爱心真是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倍感温暖。

酒哥在他门前的菜地里挖出红薯,采摘蔬菜,晚上亲自下厨熬红薯小米粥。由于我长年吃素,酒哥炒了几盘蔬菜端上桌,总觉得怠慢我一样说:“卉林啊,填饱肚子,将就着吃点吧”。我说:“酒哥你能邀我到你家来吃饭,比吃山珍海味还要舒服,而且这些菜还是你亲自下厨做的,更让我有一种回娘家看自家的哥哥的感觉”。酒哥的赤诚让我在他面前特别放松舒服,一个写出很多优秀作品的人,却低调的和光同尘。相处中没有一丝锐气,始终保持着一种柔和状态。回程还亲自送我到机场,嘱咐我到上海给他报个平安。

第二年酒哥来苏州学习,我立刻从上海打车赶往苏州。我太珍视这几个小时的会面时光。我们无话不谈,从他爱人,孩子一直谈到他战胜癌症,酒哥的前半生多灾多难,但他从不放在心中,乐观的眼神透着坚毅不屈。在越战中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他的很多作品都写过越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那些散文是血色纪事,全是他的亲身经历。酒哥说话幽默又机智,每说到当代的一些作家和群里的文友,我和他的看法总会不谋而合。既使不合,他也会微笑着耐心地听我滔滔不绝。对一些文坛上看不惯的人和事,就用一两句俏皮话打发掉。

最不能忘怀的是我和酒哥在夕阳下一起游阳澄湖。湖水、芦苇、草地、蓝天。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五月的阳澄湖畔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不爱照相的酒哥被我偷偷拍了许多照片,后来发给他,他都放到他发表的作品里。

夕阳醉了,酒哥也说醉话:“我一个农村的小老头,能荣幸认识大上海的欧阳真是太开心的事了”。我真诚地对他说:“酒哥真正的友谊不正是这样的吗?心灵相通,性情相投,以诚相待,没有心机,不管双方地位如何,一切如常。这就是友情”。酒哥被我的话也感动了,真挚深厚的情谊不一定都是爱情,也有同样珍贵的友情。

2019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来连云港给酒哥拜年。连云港的文友张家新,张锦华,吴卫,陈玉霞,程学敏,李明。还有王老师王军先。大过年的大家都放下手头的事来陪伴我,心里万分过意不去。连我爱人由衷感慨:“卉林,我们赶紧回家,这里的文友太热情!每天享受国宾待遇实在受之有愧”。

我来了/那些甜美的新年祝福/是冬日盘旋在树枝间的暖阳/恰似微风在金盏花冠上阵阵轻摇/再坐近些我的朋友/我只想用你的语音塑成爱的形状/点点滴滴在心头珍藏/

我来了/是你清幽的灵魂吸引我/在不屈的文字里寂寞而安静流浪/那些乡野,山川,沙漠,大海/怎抵得上你清晨做的一碗羹汤/我可以藐视世界/却藐视不了你菜饭的喷香/

真情实意面前真的不知如何表达,一首诗只能表达欢喜堆满,浓浓友情堆叠在心坎中。直至今日我连一句感激的话语都未曾说出口。正如黄山谷《茶词》“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那种心里明,嘴里却说不出来的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才是真朋友。

不知道何年何月心中潜伏了这颗友谊的种子,看它在生根发芽。酒哥身边的几个好友在潜意识里,不知不觉也都成了我的朋友。这些朋友看是素淡,平时只在微信中,也不常联系,相聚也不一定畅谈,执手相看,在彼此端详中漾着圈圈笑意。这样的素交也逸致,不必相扰,远远地默默地想着念着就已经足够温暖了。

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就像日光包含着七色。难怪钱锺书说:“素交更能表现出友谊的骨髓。”可谓千金易求,一友难得。人这一辈子有三五个好友,足矣。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