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诗人||【李柏强诗选】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李柏强,笔名古崖柏。中国诗歌网认证会员,哈尔滨呼兰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学签约作家。作品发表在《齐鲁文学》《时代作家》《时代诗歌地理》《鸭绿江》《大河诗刊社》等诗刊,诗词诗歌网络平台。诗观:诗词倾旷远,歌赋疏潺心。



  李柏强诗选  

家有三姐(组诗)

——献给我的三位姐姐

◎那山,那水,那村,那人

平姐是我们的惯称
准确的说应该叫“大姐”
因为在我们五个姐妹兄弟当中
她的年纪最长,今年67岁
她儿子的年龄都比我大两岁
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弟

平姐从小就生在农村
身体不高,偏瘦
但皮肤却很白皙
有着一双深凹的欧美眼睛
走路的步子十分缓慢
像说话时缓慢的语气
在北方冬天来临的时候
头上始终戴着多年的头巾
在屋里也戴着,不肯摘去
也许,是女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钟意吧

姐夫去世的早
原本劳累的农家活
便重重地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生活的艰苦,艰辛,艰难
一天天地鞭策着她
这其中的滋味
只有她自己才能透澈地体会

我们小的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给予
家的天,外面的世界
尽管还有一儿一女在支撑
但有的时候一些事情
还是要靠自己去面对,去处理

黑夜总会破晓
苦难总会出头
这几年生活的状态,状况好了许多
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
唠嗑时的语气透着欢快和轻松

我和我最小的姐姐
来沈阳打拼快十六年了
现在已经定居落脚
去年春夏的时候
小姐回黑龙江老家办事

走时平姐硬把日常舍不得吃
已经准备腌制好的两箱
鹅蛋,鸭蛋,鸡蛋
让老姐带了回来
看着眼前这么多的蛋,我的心湿润了
这就是生命中家人的真心,真诚,真挚,真意
也是亲人一种发自心底,毫无保留的牵挂,惦念,心疼,心慰

故乡的缕缕炊烟
总会在黄昏
带着嘱咐,叮咛
袅袅而升起
飘到千里之外的时候
已是香熟的深夜
香知的思念

◎美妙嘹亮的歌声

大姐大我十三岁
中等身材,体形均称
瓜子脸,高鼻梁,双眼皮
天生自带一种高贵的气质
我们是同母异父的姐弟

我出生的时候
母亲已经四十一岁了
由于母乳不够吃,父亲买了一只奶羊
十几岁的大姐每天挤羊奶
还要用铁缸子把奶热好
小手经常被烫到,为了这个弟弟
因此小小的年纪受了不少的苦

大姐从小就喜欢唱歌
因为母亲做过音乐老师
而且音域被称为“高八度”
大姐继承了母亲的音乐天赋
经常“唱”不绝口
像一只欢快的黄莺
歌声轻脆,甜美,悦耳

大姐在青春的时候非常喜欢打扮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
新潮,时尚,热烈,奔放
诸多的流行原素一起袭卷而来
大姐在流潮当中保持着一种
中国女性古风古韵的美
婉丽,舒徐,优雅,精致

大姐喜欢干干净净
无论在小的时候,还是成家以后
屋里总是收拾的一尘不染
衣物,日常之物都洗的洁净如初
为此挨了不知多少的劳累
但她每每看到眼前的成果
干净的习惯,又成了下一次的工作的动力

大姐有一手好的厨艺
厨艺是完美女性的一个标识
炒得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在给家人,身边的人
带来健康和快乐的同时
赞许,表扬也会让自己乐此不疲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活到老,学到老
坚持信念,活好每一天
大姐在退休之后参加了老年大学
学习乐理知识,经常参加乐团的演出活动

大姐在自励说:“在有生之年,把曾经喜欢,深爱的事情做好。完美自己,去诠释,去演绎完美的人生,使人生不留任何丝毫的遗憾。”

◎妳的名字是母亲永远流淌的爱

农历的二月
春风犹似剪刀
剪影成忆
剪诗成行

青山浅黛绿
万物油生发
随绮窗外的流云
欣然于春韵其中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在阳春三月的初日
足不出户,身心俱闲
思绪也辗转回到了从前

母亲十分喜欢读书
她那个年代,母亲念了十年书
已经是高高的学历了
母亲是一位才学超卓的女人
一生都受到了周围人们的尊重

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
母亲经常向我们提起
她喜欢的一些中国历史人物
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李大钊,萧红,赵一曼……

这其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近代女作家萧红
是母亲经常惋惜,爱怜的女性
萧红,原名张乃莹
写过名著《呼兰河传》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
呼兰河也因此而闻名全国

母亲用萧红原名的“莹”字
把父亲李氏家谱中我们这代人
中间的“佰”字
改成了柏树的“柏”字
取“柏莹”二字成名
柏莹——喻意柔韧挺拔且晶莹剔透
像母亲自己一样
一生永不服输,顽强拼搏
像一朵铿锵玫瑰
怒放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

呼兰县的邻县叫巴彦县
巴彦县有一条江——松花江
我们姐弟俩就出生在松花江旁
在白山黑水抗战的时期
松花江两岸留下了许多
英雄儿女们英勇的足迹和故事

生命中许多发生的事情
仿佛是早已注定
在那个路口,在那人身边
守约,守望,等待着你
诗韵的呼兰河,英雄的松花江
在河的渡口,在江的对岸
姐姐用她的名字
遇见了生命里出现的呼兰县人

许多年以后,他(她)们的孩子
在随家氏名字排行中
中间的字是一个“森”字
母亲喜欢的诗人杜甫
有一首名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是我现今为止在诗词中
姐姐和外甥的名字当中
两个中间字最接近的诗句了

母亲是生命的源起
母亲是生命的图腾
她的言行有时是一种印刻和传承
一代人连接着一代人
全息在你生命的里程
牵系着生命,牵动着岁月

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她温存的爱
永远驻足在我们的身体里
生生不息,从未退让
我们的名字随着母亲的爱
在生命中,在生活中
潺潺若溪,涓涓流淌

三春言,三春心
谁言寸草报亲恩
寸草报得三春晖

三月莺,三月燕
碧天莺燕歌婉啭
近地杨柳翠如烟

三字名,三字经
三月春风迎百里
春风三月李柏莹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