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黑油油框着白边,从高高的山上盘旋而下,穿过乡村,穿过田野,融会贯通于四面八方。就像这山上飞流成溪的瀑布,日夜不停,奔腾不息的流经江河湖泊,奔赴汪洋大海。
我注视着她。用很多心血倾注于她,仿佛是情窦初开的少年在注视着自己心仪的初恋少女——平江黄柏山,湖南省境内的一座山。
汨罗江,是她的母亲河,母亲河里流淌着屈原伟大爱国诗人的血液,那爱国、忧民的情怀,渗透在母亲河里,如同母亲的乳汁。养育着这里的儿女,养育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包括黄柏山。
与母亲河渊源深厚的黄柏山,在我的眼里,她是母亲河的一片净土,她很美很美,美若天仙。她充满灵性。她多情而多姿多彩,颔首低眉静静伫立在梅仙镇姜源村的样子格外迷人。
春天,她穿着拖地十里长裙气派非凡,山上百花斗艳,万千株山樱结伴成林,森森密密的树冠上绿出的一片天空里,落下了朵朵白云,这灵动的白云便是一丛丛在风中摇曳的白樱花,纯净的空气使这里樱花的美,美得干净而纯洁,美得像长着翅膀飞来安营扎寨的天使,演绎着童话一般的美好。山下围绕着黄柏山峰散发开来的万亩良田,油菜黄花灿灿的开着,金子一样摆在田里,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微风轻轻吹过满笼清香,又恰似这多情女子身上飘飘荡荡的花裙子一般高贵而端庄。
我注视着她倾心的注视着她,当太阳登上山顶,撩开山峰薄雾轻纱,隐隐露出山峦雏影的时候,掩盖住山间潺潺溪水的灌木藤条迎风招展。天仙一样的女子长发飘飘风韵十足,举手抬头以高悬的太阳为明镜,精心梳妆的样子,以及举止神情的专注与优雅其魅力无可抵挡。
硕大玫瑰的一叶花瓣,这是行走在山间,极目远眺那挂在天之边,一脉高过一脉恰似玫瑰环抱小镇的遐想。这“弯弯环抱,屈曲有玄”的景致,无不让人心生情素,勾起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她尤若我痴情的初恋,住在我离别久远的故乡。吸引我三番五次地去看她,有时我也觉得他很好笑,简直就是当代版活生生的愚公,不愁吃不愁穿,完全可以享受生活的处境,弄不懂他为什么蹲在这深山里,要去这么辛苦。
他是我六年前延续至今的微友,我们曾经在微信里聊到过关于扶贫,精准扶贫。针对农村问题,我一通牢骚后说“真正的扶贫需要有国家脊梁去吸引一批优秀而有理想的能人志士参与其中。”这是当时我对他提出的所谓观点。
后来,我在官媒上看到了关于他的报道,当时他已在他的老家黄柏山义务扶贫十年。有过市委书记的经历,主政过厅级系统。看完报道,我有些尴尬,尴尬于自己的班门弄斧。
出于好奇,我领着一家人去了黄柏山,美丽的风景自然不用再赘述,然而,车轮在水泥地上却卷起尘土飞扬,在山上,相亲们像接待贵宾一样的接待了我们一家。
第二次我一个人又去了,来到山下,正愁难得上山的时候,一辆摩托刚好从身边经过,我拦住了他。问他哪里有饭店?因过了饭点,饭店到处都倒烊了,骑车人就像我是他一见如故的乡亲一样,他将我免费送到山上,并且到处为我寻找山上饭店火夫,直到找到做饭的火夫后,他才放心的离开。
第三次当我又上山时,却遇上了一群帅哥美女,一群人见我一个人在山上,有些纳闷,友好的搭讪后,我们各自看自己想看的去了。看完山景我有些走不动了,又在犯难下山的当值,后面传来了帅哥美女们的喊声:“老板娘。”我们像老熟人一样在半山腰休息了一阵,趁休息大家谈起了国家对这里的扶贫政策,谈起了那些养殖户、那些果农的收入。
“我该走了,再晚一点我会赶不回去的。”“我们有车,送送你吧。”就这样一帮人又一次免费送我到了回家的车站,让我暖暖的一次次体会到了这山里人的质朴和热忱。当我再次再次来这里的时候,水泥路改成了泊油石子路、路灯也架到了山顶。
进山的村口修起了一处可以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的运动场。这是村民自筹修建的球场。名曰:“大屋里文体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有一块记事碑,上面记录了捐款人名单,也记录了这山里人目前的幸福生活,碑文最后以诗歌为总结:
黄柏山下好屋场,
青山绿水绕农庄,
十姓人氏和睦处,
互助互爱美名扬,
人人崇尚真善美,
好人好事传四方,
一心一意谋发展,
同心同德奔小康,”
好一个“大屋里!”大屋有多大?我想只有在黄柏山,体验过大屋里人浓浓乡情,感受过山里人热情淳朴的人才知道。
我被大屋里及碑上的诗歌感染了,似乎找到了初恋那圣洁而纯净的动人和美丽。想起总以为他在与我说笑,常常引用挂在他嘴边那句“为人民服务,”浮躁的心也沉静了很多。原来他的话是真的。
这便是汨罗江畔,母亲河乳汁养育的黄柏山。
住这里的人们都说,黄柏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出能人、贤人,古往有,今日有。古往有梅福,自治草药济贫民,分文不取,药到病除。今日是谁?村民告知:正是我的微友,那地地道道老农把士。曾经的市委书记,正厅干部,为家乡落后面貌的改变,义无反顾义务扶贫十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