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建议你多找条路

 等你在雨中tbv9 2020-08-06


除了职业之外,做点别的事,不要让职业把你彻底捆绑,不要让职业成为你的全部。

你找工作比较理想的简历是,职业经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你自己做的事。

假如你全部依赖职业经历,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因为职业本身的变数太大,很多事是你无法把握的。

我们都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东西出来,但能不能做出什么,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公司不行,你无论如何也做不了什么事,一个领导不行,你有能力也做不出什么事。这样子的工作,对你来说,就没有什么本质的提高。无论你把简历如何美化,骨架在那里,不会有太多实质效果的。

这种情况下,你的这份经历对你下一份工作就没有任何好处。怎么办?你自己做的事就有用武之地了。

比如你是一个程序员,在自己的公司,实在没做出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但如何你独自设计出某个程序,解决了一个问题。那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作品。它可能比你做的所有工作更有说服力。

我认识一个数据分析师,他在一个传统行业,做的事特别按部就班,没有什么个人成果。要是按他的轨迹,下一份工作是比较难找的。

但他跳槽却跳得特别好。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在工作之余,在网上分析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情况,写出了一些分析报告,这些报告还被行业自媒体转载了。

他在简历上把这些东西的链接都附了上去。就这样,自己的职业作品成了配角,而业余作品成了主角。


现在斜杠青年是一个很吃香的群体。多个手艺多条路。我上大学的时候,觉得有些老师真的特别佛,感觉什么也不在乎。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有条件这样做的。

我的一个教近代史的老师,日常生活没发现有啥特别,但没想到,她在网上非常火,是一个很有名的玄幻小说作家。

还有一个老师,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一个副教授,但他好像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去争取什么课题。

毕业听学长聊天才知道,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在业内很有名。很多员工就是我们系的同学。赚得钱比十个教授还多,难怪那么宠辱不惊。

我上一份工作,碰到一个让我觉得特别佩服的同事。他是一个产品经理,感觉很普通,表面上看,似乎比东哥过得还惨。

直到有次跟他一起下班,坐他的凯迪拉克才知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投资分析师,还炒房,还是很多经济类媒体的专栏作家。自己的外快收入已经是职业收入的两三倍。

当然像他们这样,把业余当成副业经营,并且成功的,不是很多。但至少你可以多掌握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会是非常有用的。


下班、平时周末,实际上我们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的。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业余和职业两手抓,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时间流逝很快,你可以用来刷电视剧,也可以用来学习充电。只不过,你用来刷剧的话,过段时间就烟消云散什么也不记得了,但你日复一日地进行积累,你的综合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大,你的职业筹码也会越来越多。

建议各位职场朋友,一定要有自己的第二技能,以及拿得出手的业余作品。这是你在以后的竞争中战胜其他人的重要手段。

不要觉得第二技能很难。其实不难。在我看来,任何你比同类人厉害的地方,都可以是你的第二技能。

比如你手机拍照技术一流,比如你文笔出众,比如你口才棒,比如你拿过游泳钢琴国际象棋等级证书,比如你考过各种能力证书,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第二技能。

要获得这些,只能靠两种东西,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精力。恰好,我们现在都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