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昵称Zpzg8fzu 2020-08-06

导语

我只建造一座小庙,在这座小庙里,我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家人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偶然进入了钱婆婆的店里工作生活,在这里,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图享乐不好好工作而变成了猪。

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决心独闯神灵世界,历尽人性的丑恶和苦难,她最终能救出自己的亲人吗?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一、 电影关于欲望,爱与成长的思考

1、 人性的欲望会伴随孩子的成长变化吗?

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欲望是其中人物的主要'闪光点'。

欲望一词主要就体现在父母和汤婆婆的身上,在父母身上,因为自己的好奇的欲望,执意进入自己从来没见过的那个山洞,对荻野千寻的意见不管不顾,在进入那个奇怪的世界后,他们甚至开始拒绝工作,想着坐享其成,但最后却差点丢了性命,而千寻此时已经长大了,也是一位青春少女,但是父母竟然对其基本上无所顾忌,主要满足于自己的好奇和偷懒欲望就够了。

另外汤婆婆也是如此,如此大的年纪,居然还一直想着用各种极端的手段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这样的欲望并没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2、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爱会越发贪婪吗?

关于孩子的成长与欲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千寻和无脸男的关系上,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是差不多的年龄,千寻在欲望面前时刻保持着清醒以及坚持自我,但是无脸男不一样,他一直在利用社会的一些法则去为自己谋取私利,想要利用别人,最后他变得越发贪婪,但是贪婪的他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得到的是空虚的灵魂。

二、 人性的欲望会伴随孩子的成长变化吗?

1、 人性的欲望和成长的关系

1)、青少年时期到老年时期内只增不减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基本都会产生欲望,这主要以孩子的成长期为分界线。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孩子很多都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宠爱,并没有主动会去征求什么的意思,但是到了青少年时期以后,孩子的心理开始成熟发育,开始慢慢融入社会,他们就会发现这个社会里没有欲望是活不下去的,你必须有活下去的欲望,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把金钱挣到手的欲望,你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奋斗,才有你想要的生活。

2)、老年时期后会逐渐消退

孩子的前一段成长中,随着成长程度越深,欲望就越来越多,这是不可避免的,直到老年可能有所减少。

因为到了老年时期,说实话人已经面临衰老死亡,人的精力身体已经受不起那么多的欲望折磨了,老人普遍想的大多是安度晚年,而不是去尽力争取新的物质或精神。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2、 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看待欲望

1)、适当的欲望是值得鼓励的

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直至中年时期,其实有一定的欲望是有好处的,因为正是这些欲望才是孩子们成就个人的力量源泉。

人都会想要很多东西,但是上天不可能白白送给你,所以你就必须在这些想要的欲望上去尽力争取,才会得到你想要的,而这样的过程,除非投入地过多,方式过于极端,对孩子都是一个自我修炼进步的过程。

所以,为人父母,看到孩子有一定的欲望,不要去否定他们,适可而止就行。

2)、贪婪不应该成为欲望

欲望本是正常的,但是过度的欲望就会变成贪婪,而贪婪就是彻彻底底的贬义词。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历史上贪婪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欲望绝对不可以变成贪婪,孩子在实现自己欲望的过程中,要分清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一定要有底线。

三、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爱会越发贪婪吗?

1、 孩子的爱和贪婪本质解析

1)、孩子的爱是纯洁的

严格意义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爱都是纯洁的,没有目的的,甚至全人类都是这样的,因为所谓爱就是无条件地无理由地愿意为一个人去付出,去牺牲,全世界的爱都是一样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对爱人的爱,对朋友的爱,之所以为爱就是要因为这样的感情是纯洁的,没有目的性的。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2)、贪婪可能会在成长中逐渐误导孩子的爱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听闻一些爱的悲剧呢?

其实这里的爱,还是纯洁的爱,只不过被贪婪误导了,人们在两种间完全分不清楚,这就导致了人们认为爱会愈加贪婪。

这多半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教育还有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有些东西实在对人诱惑太大导致的错觉。

2、 如何把贪婪剥离出爱?

1)、孩子要有自制力

贪婪是很诱人的,也是一种瘾,很容易让人沉醉,但往往有害。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所以孩子们就需要很强大的自制力去扼杀贪婪,比如说你有了正常的收入,你若是面对获益很多的非法收入,要想不贪婪你就需要想清楚后果和收益的对比,凡事多想一步,你的贪婪自制力就会好很多。

2)、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爱,正如前文所述,本是纯洁的,在理性想状态下,也是纯洁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孩子的爱并不是纯洁的,而是贪婪的。

很大程度上这也与父母有关,当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不能给孩子灌输'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以及'凡事都要尽善尽美,得到全部好处'的思想,看起来和贪婪关系不大,但是其实正是这些'完美主义'害了孩子,孩子会永远不满足,那么不满足的结局就只可能是贪婪。

综上,人性的欲望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一定的期限内逐渐上升,而孩子的爱里本无贪婪,只不过可能被贪婪误导。

《千与千寻》:以孩子的视角,阐述关于人性的贪欲、成长与真爱

孩子和父母都要控制自己的贪婪和欲望,欲望可以有,但不宜过度,而贪婪是尽量要禁止的。

结语

贪婪并不等同于欲望,欲望是中性词,贪婪是贬义词,两者其实都是很多人类活动的动机,在一定的欲望下,孩子的自我提升是会受益的,但是切忌让贪婪毁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