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登玖(1965-),男,贵州省天柱县人,侗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凯里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中国国土资源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黔东南日报》《逝水流云诗文画轩》《微篇小说》《齐鲁文学》《杉乡文学》《文化贵州》《贵州作家网》等,抒情散文《等待过去的影子》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中篇小说《苦恋》获贵州省第十二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小说类优秀奖。 《应该懂些日常外语》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黄山上那尴尬的一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使我有时觉得好笑,有时又觉得脸红,而更多的时候,是觉得应该懂些日常外语。 那是去年国庆期间,我怀着一颗仰慕之心,到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一游。黄山不仅是我国名山,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将标着天价“1880元”的房间都占满了。他们当中晚到的那些没奈何,有钱无处花,只能“屈尊”在12人间的上下铺和我们打挤。我平生第一次与两个外国人同居一室,心中好不好奇,正好都是睡的上铺,又只隔着一个铺位,于是一面偷眼去看他们的模样,一面认真倾听他们聊天。但听了半天,结果一句也没听懂,高中学的那点英语已经全部退还老师。 听听不懂,又是单独出游没个人说话,觉得有些无聊,便起身点了支烟,坐在床上抽了起来。刚抽得两口,忽听其中一个外国人叫我。我转脸问他贵干,他一边说着英语,一边用两个指头比划出夹着香烟送往嘴里的手势,那意思我猜明显就是要支烟抽。哟呵,居然有外国人问我要烟,这辈子头一遭遇到!我既感诧异,又非常高兴,想想这几天咱抽的也是“大中华”,拿出来也不怕掉中国人的价,于是很爽快地摸了支烟准备递给他。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对方忙不停地摆手做出拒绝的意思,嘴里连说“NO、NO、NO!”。我怔了一会,一时如坠五里雾中。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知道是自己领会错了,先前他的意思肯定是叫我不要吸烟。 我心里既感到好笑,又觉得有些不爽;好笑的是语言不通竟出这等笑话,不爽的是我烟瘾正发,还没抽上几口就被叫停。但我知道这是公共场所,毕竟人家又是外宾,不能在外宾面前损了中国人形象。我一边把递出去的烟放回兜里,一边爬到靠墙的床头,猛吸一口后,才有些不舍地把它灭掉。那外国人看我把烟熄了,便说了句什么。看我没有反应,又大声说道:“谢谢!”这下我听得明白,但我的心思还停留在刚才的笑话上,所以急急忙忙中,竟莫名其妙地答了一句:“哦,要得!” 我自知慌不择言,又出了洋相,脸儿刹时红到耳根。看外国人好像并不懂得我的这句怪话,转身又与同伴聊天,这才略略放心,但却从此一夜无眠。我翻来覆去不停地想,如果懂些日常外语,何至如此?竟把“不要吸烟”解为“给我支烟”,慌慌张张又闹出那等词不达意的笑话。虽然这事也不能完全怪我,外国人同样不会讲中国话,手势又打得模棱两可;但他是在我们的地面,我们是主他是客,他可以不懂,我们却不能不懂! 唉,我又想,以前总认为学外语没用,小老百姓既不出国,也不接见外宾。可是你看,你不出国,人家却要来你的国;你不预备接见外宾,外宾却偏偏找你说话。特别是现在,国家强了,有魅力了,世界各地来观光的越来越多,都想一睹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神秘风采,都想领略一番这个东方泱泱大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够懂得一些日常外语,那便不仅可以与人交流,还能随时随地把祖国的山山水水、方方面面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了解我们,不再小瞧我们,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岂不是一件很大的快事? 总之,我是痛心疾首,一晚上都在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外文!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现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