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出处】明·薛瑄《薛子论道》上篇 【注译】一闪而过的错误念头立即抑止;一有悖于事理的行为立即改掉。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出处】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注译】计:主意,策略。 和:和睦,协调。 持家的方法在于和睦,立身的要领在于勤勉。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出处】明·于谦《靖日感怀》 【注译】丹心:赤诚的心。 ●一激之怒炎于火,三寸之舌芒于剑。 【出处】《黄宪天录阁外史》 【注译】游:愤激。炎于火:比火还炽热。轻易发怒易于招祸。 ●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出处】明·唐寅《废亭诗》 【注译】失脚:喻堕落或犯严重错误。回头:指彻悟。佛教谓只要彻悟,即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故谓回头是岸。告诫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要慎之又慎,若堕落或犯重大错误,那就懊悔莫及了。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出处】宋·苏轼《老人行》 【注译】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百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 【出处】宋·陆游《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 【注译】虽一生在优游佚乐中度过,但千古功名未立,不胜感慨系之。功名标示于史书上,长久传扬。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 【出处】唐·刘禹锡《浪淘沙》 【注译】漉:滤过。比喻事业要取得成就,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