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2)

 昵称Zpzg8fzu 2020-08-06

【原文】

泻却[25]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26]。

五疟寒多热更多[27],间使大杼真妙穴;

经年或变劳怯者[28],痞满脐旁章门决[29]。

噎气吞酸食不投[30],膻中七壮除膈热[31]。

目内红痛[32]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33]。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

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34]。

两手酸疼难执物[35],曲池合谷共肩髃;

臂疼背痛针三里[36],头风[37]头痛灸风池;

肠鸣大便时泄泻[38],脐旁两寸灸天枢[39],

诸般气症[40]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41];

小肠气痛归来治[42],腰痛中空穴最奇[43]。(原注:中空穴,从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

针灸必背歌赋之胜玉歌(2)

【注释发挥】

25.泻却:却,去、掉,多用在动词后。泻却指针泻某穴之意。

26.中风口吐沫:中风,又称卒中,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名。此指中风患者出现的口角流涎之症。

27.五疟寒多热更多:五疟,泛指各种不同类型的疟疾。《素问·刺疟论》根据所属五脏的关系分类,有肝、心、脾、肺、肾五疟的提法。寒多热更多,指五疟发生时寒热轻重不同,寒多为寒盛热少,热更多是指热重寒微或发热时间较长。

28.经年或变劳怯者:经年,长年累月,时间长久。劳怯,又称虚损劳伤,是对五脏诸虚不足导致多种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失养、正气损伤、久虚不复,表现出各种虚弱症候者,均属虚劳范围。病变过程,多由积渐而成。怯,怯弱,与'强'相对。病久体弱为'虚',久虚不复为'损',虚损日久成'劳'。虚、损、劳是病情的发展,又是互相关联的。

29.痞满脐旁章门决:痞,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之症。因邪热壅聚、气虚气滞,兼有胀满感觉者,称痞满。决,疏导、疏通。章门,为肝经腧穴,位于脐旁,为脏会、脾之募穴。'肝藏血、脾统血',章门为治血要穴,有较强的养血、活血、行气之功,既能补五脏而治疗五脏虚损、久虚不复,也能治疗气滞血瘀所导致的痞满积聚证。

30.噎气吞酸食不投:吞咽有梗阻感觉者谓之'噎',胸膈阻塞、饮食不下谓之'膈'。噎常是膈的前期症状,多合称为'噎膈'。噎气,食物下咽时,出现气逆梗塞的现象。吞酸,指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食不投,泛指食物虽然入咽,仍复吐出的膈症以及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后不久即行吐出。投,指咽下食物。

31.膻中七壮除膈热:壮,为量词,艾灸1灼为1壮。噎膈有虚实寒热之分,膈热为属热邪引起的噎膈,如气郁痰凝,或化火伤阴,或津枯已极、痰火内盛等。膻中,位居胸腔中央,有'上气海'之称,为气之会穴,功善补气、理气,治疗气虚证、气滞证、气逆证等气的病证。《经》言: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灸7壮,火气十足属灸中之泻法,故能清除膈间之热。

32.目内红痛:眼睛红赤肿痛,羞明流泪,隐涩难开等各种症候,为风热上攻所致。

33.丝竹攒竹亦堪医:堪,指能够,可以。丝竹(空)、攒竹均位于眼的周围,两穴同用可清泻太阳风热,故可以治疗目赤肿痛等眼部疾病。

34.小儿吼闭自然疏:吼闭,即高声大叫、牙关紧闭、神志不清之症。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所致。吼,是喉中痰鸣的声音。闭,是形容急剧咳嗽而无吸气余地,如气闭窒息的现象。疏,指疏通。

35.两手酸疼难执物:主要指风寒湿热等邪侵犯经脉致使上肢气滞血瘀,伸屈不利,运动障碍,难以握物,并有酸重疼痛的症状。酸,指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广雅·释诂》:'酸,痛也。'

36.三里:此处指手三里穴。该穴常用于治疗外伤性疼痛。

37.头风:指头痛日久不愈、时发时止,甚至一触即发的病症。近而浅者曰头痛,深而远者曰头风。多由风寒侵入头部经络,或痰涎风火,郁遏经络,致气血壅滞所致。症见头部掣痛剧烈,痛连眉梢、眼睛,甚则目昏不能睁眼、不能抬头,头皮麻木。

38.肠鸣大便时泄泻:肠鸣即《内经》所言'感寒则肠鸣洞泻', '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39.脐旁两寸灸天枢:灸脐旁2寸大肠募穴天枢以升清降浊。

40.诸般气症:气症,多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症。'七情'都能成为导致气病的因素。

41.气海针之灸亦宜:气病有虚实之别,实则针刺,虚则艾灸。

42.小肠气痛归来治:小肠气痛,属疝病之类,由于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临床表现为少腹疼痛,阴囊偏坠肿痛,上连腰部或下腹,气上冲心胸,直达咽喉。归来,为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腧穴,具有温中、行气、散寒的功效。

43.腰痛中空穴最奇:腰痛,这里指腰脊疼痛。中空穴,即膀胱经之中髎穴。奇,奇特,指疗效奇特。临床小腹痛与腰痛时可同时取归来与中空穴来治疗,实际上就是偶刺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