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苏芮从福茂又返回老东家飞碟唱片,虽然她在福茂唱片发行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停在我心里的温柔》两张质量不错的专辑,但是影响力似乎不如以前。而关于当时为什么苏芮会跳槽去福茂,坊间也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据说彭国华是在打篮球时才想起忘了和苏芮续约了,而苏芮则是碍于情面以为飞碟不想续约了,所以转投了福茂。 苏芮在福茂时期的专辑 不过飞碟显然对于苏芮的回归还是足够重视,1993年3月苏芮《牵手》专辑由李寿全制作,专辑融合了温馨、伤感、哀伤等多种感情。在编曲上完全采用传统乐器,由乐手及乐团伴奏录制完成。唱片造型方面,还请到了苏芮出道时将黑色定义为苏芮专属色的摄影师谢春德打造。
说到了谢春德先生就再多提几句,这位著名的摄影师拍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因为我平时喜欢收集唱片,所以对下面这张唱片的封面印象深刻,据说这也是李泰祥大师本人最爱的一张照片。这张专辑由谢春德摄影设计,他本人显然也非常满意封面的这张照片,还把这张收录在他1986年《时代的脸》摄影辑,作为内页的第一幅作品。
大概是因为主打歌《牵手》实在是太红了,专辑的另一首主打歌《你走了吗》的光芒却被掩盖了。当时唱片公司以这首“死亡”为主题的《你走了吗》作为主打歌之一,也是一种冒险和尝试。这首歌是作者刘伟仁和演唱者苏芮在共同拥有一生最痛离别的感受下所产生的作品,既是苏芮的丧父之痛,也是刘伟仁在思念故友薛岳。只是后来刘伟仁也因病离去,再听这首歌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苏芮《你走了吗》MV 当时苏芮在录制此歌时,数次泣不成声,甚至因害怕唱此曲引起情绪失控,而不敢现场演唱这首。为了这首MV,唱片公司三顾茅庐,请了名导演柯一正执导。伊能静在听完歌曲以后愿意参加这首MV演出,各方的努力才诞生了这首MV。 后来看了报道,伊能静说这首歌也让她想起自己父亲走时的很多事。 《牵手》专辑中使用了大陆音乐人三宝的四首作品《心也跟着走》、《不愿爱你爱得太疲惫》、《风阻挡不住我》、《不愿让你走》,在苏芮的专辑里一下子用了这么多大陆音乐人的作品,是一种尝试与交流,也开了一种先河。其中一首《不愿爱你爱得太疲惫》也收录在了同年陈琳的专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中,歌名略有不同为《我不愿爱得太疲惫》,相比而言陈琳的演唱更加质朴而纯粹。 紧接着1994年飞碟发行了苏芮的第22张专辑《变心》,仍然由李寿全担纲制作。回首看,这也是苏芮与飞碟唱片的最后一次牵手。和上一张《牵手》一样,专辑中依然采用了不少大陆音乐人的作品:郭峰《不要说走就走》、毕晓世《生疏的情感》、三宝《因为你因为我》。其中毕晓世创作的一首《生疏的情感》,最初是由内陆著名歌手陈汝佳演唱,粤语版为《生疏的情份》,由林夕填词。高林生也曾经演唱过,收录在他1994的专辑《我的心不会改变中》,个人觉得这是一首被忽略的佳作。
“空气中弥漫着欲望,听不到你在呢喃;也许是手上摆弄魔方,渐渐生疏了情感”,歌词深刻反映现代人的心理状态,我个人很欣赏苏芮对这首《生疏的情感》的精准的诠释。那两年苏芮的发展势头确实不如以前,不过至于很多人评价这两张专辑做的很失败,我则不太同意,个人觉得这两张专辑中的苏芮更加内敛,专辑其实也很耐听。不过,可能收录的大陆音乐人的作品不太合台湾乐迷的口味,致使这些优秀的作品并没有流传开,其实那两年两岸在流行音乐上这样的交流也不少见。 1994年的内陆乐坛,或者确切地说那几年的内陆乐坛,佳作不断涌现。1994年飞碟唱片发行的潘越云的《心的诱惑》中,内陆音乐人毕晓世/张全复的作品《蓝蓝的夜蓝蓝的梦》被潘越云重新填词后演唱,另一首红遍内陆的陈小奇的作品《涛声依旧》也被收录到1994年发行的辛晓琪的专辑《味道》中。
随着飞碟唱片被华纳的兼并收购,苏芮后来过档去了丰华唱片,但是她在飞碟唱片发行的这些专辑,依然是无数乐迷心目中的经典。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若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