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噜啦啦和倪慧虹

 姚骅2020 2020-08-06

前几天有朋友留言,询问我关于李翊君那首著名的《萍聚》的词曲作者的问题,“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这首朗朗上口的《萍聚》相信很多人一定都记得,曾经也是卡拉OK里的热门金曲,这首歌对于演唱者李翊君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首歌。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首歌曲的署名“噜啦啦”,这明显是化名或者笔名。这位朋友想问我,这位“噜啦啦”的真身是谁?说来惭愧,这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让我觉得疑惑的。只能向朋友们求助,还好几分钟以后就有一个老友回答了我的问题,转给我一篇数年前台湾媒体的新闻报道,我又结合这篇文章查了一些资料,总算是搞清楚了前因后果。

原来这首《萍聚》诞生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算是一首“救国团”的歌曲。“救国团”是当时特定历史下一种青年的组织,而“噜啦啦”这三个字最初的含义是指“救国团”举办学生寒暑期营队时,负责帮忙带活动的人员,多半是兼职的大专学生组成的。这首《萍聚》就是在当年“救国团”的活动中,口耳相传出来的一首歌。

《萍聚》的歌词

上世纪80年代,李翊君把这首《萍聚》收录进唱片,并把它唱红时,这首词曲的作者究竟是谁,连李翊君自己也搞不清楚。其实当时唱片公司也在积极寻找词曲作者,并愿意支付词曲创作费用,但仍然无疾而终。大家只知道歌谱上记载的作者是“噜啦啦”,很可能之前大家就在找不到原作者的情况下,只能挂上了这个名字。

李翊君 专辑

后来终于弄清楚了,这首歌的曲作者叫孙正明,40多年前在师大音乐系就读。在一次音乐师资研习活动上,遇到2名年龄相仿的女同学。因为知道孙正明是音乐科班出身,这两位女同学拿来草稿纸上的一小段歌词,请他帮忙谱曲,说是打算拿去参加“救国团”的歌曲征选。据孙正明回忆,那是一张很简单的草稿,只有零零落落的几行歌词: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研习活动结束前,孙正明如约完成作品,交给两名女同学,因为当年音乐系严禁学生私下参加通俗音乐创作与比赛,所以他要求对方,拿去参加征选时千万不要署名。恰好当时孙正明有个后来失联的女性好友,名字里有个“萍”字,他灵机一动,就写下《萍聚》这个歌名。

之后孙正明前往法国留学,还因为前往大陆访问违反了当时的规定,担心回台湾会有被捕的危险,所以他滞留在法国达整整10年之久。在国外,他一度还看到当地华文报纸在报导找寻歌曲《萍聚》创作者的新闻,但是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他没做任何响应,即使后来回台湾任教,他也选择性地遗忘这件事情。

直到后来媒体上再次提到萍聚的词曲创作者,时至今日还一直笼统的以“噜啦啦”来挂名,这则报道又再次触动了孙正明,也让这首歌的作者浮出水面,为大家所知。

如果说这位“噜啦啦”你实在是不熟悉,那接下来这位“倪慧虹”你一定很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倪慧虹”。之前一直听朋友说了这么一件事:1989年李宗盛负责制作陈淑桦的《跟你说 听你说》,其实在加盟滚石前,陈淑桦在歌坛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宗盛制作这张唱片时很有压力,据说在《跟你说 听你说》首版卡带的内页上,李宗盛不敢在《梦醒时分》的作者栏上用本人的名字,而是使用了“倪慧虹”的名字,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你会红”。结果这首歌和这张专辑果然是大红特红了。

1989年陈淑桦《跟你说 听你说》

我之前一直是把这个当做笑话听,后来在今年的《围炉音乐会》上又提及李宗盛以“倪慧虹”的名字也为赵传写过歌,才感觉之前的“传闻”可能是真事。前段日子,再重新看李宗盛的《山丘》MV(歌词版),发现了镜头里有李宗盛当年为赵传写的《我终于失去了你》的手稿,作词处赫然也写着“倪慧虹”的名字,看来这也是李宗盛写歌一首一首大红的又一个秘诀啊。

署名“倪慧虹”的歌词手稿

其实在华语流行音乐,用化名或笔名写歌的情况不少,下面再留几道题目,大家猜猜这几位都是谁的化名?欢迎留言给我。

1.孟庭苇《真的还是假的》词曲:柳成龄

2.小虎队 《年轻的英雄》作词:逍遥学派

满江,MR.MAN

蝴蝶飞呀,就像童年在风里跑

胡德夫的《撕裂》

麦子杰,其实我已不在意

10种心痛的感觉

姚谦 《如果这可以 是首歌》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若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