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怡 ,再唱一段思想起……

 姚骅2020 2020-08-06

我最早听到郑怡的声音,并不是在歌中,而是在“中广流行网”的节目,那时我很爱收听“敌台”。“中广流行网”的节目我最喜欢两档,一档是李雅凡《午餐的约会》,还有一档就是郑怡主持的《绮丽世界》,后来我才有机会听到郑怡唱歌,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超会唱歌的DJ”。她唱歌时声音高亢清亮,对于情绪的把握非常出色,而做DJ时,机智幽默,不时会发出爽朗的笑声。很多年后,听到郑怡在一个访谈中说:念初中的时候,我就向往自己的声音有一天会从收音机里传出来。大学毕业时,我曾应征过电台主持人,结果被很委婉地拒绝了,但人生的事情真的很难讲,唱了几年歌,略具知名度后,反而是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个机会。

当年“中广流行网”的宣传单页

郑怡参加第三届金韵奖比赛,却没有得名次,主办单位就将落选者集合起来参与录制了一张合集。谈起那段经历时,郑怡说:基本上,刚开始唱民歌纯粹是好玩、好奇,那时候的民歌手心态似乎都是一样的。那首苏来写的《微光中的歌吟》是郑怡的第一首歌曲,俩人是在参加民谣风比赛时相识。那时候苏来还在当兵,俩人又住得近,一放假就和郑怡联络,每次有新歌就唱给郑怡听,后来在1980年的金韵奖第六辑中,郑怡就选了这首《微光中的歌吟》来唱,当时的郑怡还是台大历史系的学生。

金韵奖第六辑专辑封面

金韵奖第六辑中,还有一首特别有名的歌曲,即这张专辑的主打歌,王海玲演唱的,由李敖作词的《忘了我是谁》。这首其实是李敖当年在报上发表的新诗,一位叫许瀚君的读者看到了以后非常喜欢,就给这首诗谱了曲。我印象中以李敖的诗谱曲的作品,还有一首巫启贤的《只爱一点点》。

而在1981年金韵奖第八辑中,马兆骏和洪光达这对金牌组合,为郑怡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微风往事》,当时蝉联了《民生报》主办的“民歌排行榜”的数周冠军,并且名列年统计十大畅销金曲之一。郑怡说,她感觉自己的运气不错,在刚刚入歌坛的那几年唱了不少好歌,还遇到了很用心的制作人及不错的出片时机。

金韵奖第八辑专辑封面

在金韵奖第八辑中,马兆骏与洪光达这对搭档还写了一首《风中的早晨》,由王新莲、马宜中演唱,马宜中后来成了华语乐坛著名的MV导演,你熟悉的很多MV,都是出自她的手笔。其实回首再看,金韵奖第八辑的最大作用就是让大家认识了马兆骏和洪光达这对搭档。这两位醒吾商专的同学,他们成名于20多岁的青春年华中,却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离世,成为了华语乐坛不可弥补的缺憾。

马兆骏和洪光达这对金牌拍档

《微风往事》后,让郑怡备受瞩目的歌曲便是那首《月琴》了,这首歌曲出自1981年郑怡、王新莲、马宜中三人一起出版的合集《郑怡/王新莲/马宜中》,这张专辑名列“台湾百佳唱片”的84位。这首《月琴》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排行榜上五周的冠军,其实这样的结果是有一些意外的,因为原本这张专辑主打歌是另外一首。因为制作人李国强很喜欢国乐,于是很用心制作了这首以琵琶为主的《月琴》。整张专辑中,只有这首《月琴》是带着一股中国风,而且没料到会这么受大家欢迎,一直到现在。

《郑怡/王新莲/马宜中》专辑封面

曾听郑怡提到过这么一件事,当年还是学生的张清芳参加大学城比赛,郑怡是评审,张清芳就当着她的面演唱了《月琴》,郑怡只听了第一句,就决定把冠军给张清芳。其实我个人第一次听到《月琴》这首歌还是张清芳的版本,至今都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在南京的一家电台中偶然听到的。那时的资讯非常有限,无从追究谁是原唱。

其实在单纯的民歌年代里,民歌手们对未来是不是当歌星并没有太大寄望,只是觉得好玩。《月琴》也是苏来的作品(作曲),这首歌本来预计是要给李建复演唱的,郑怡把最后一句就是高音的那一句,调到前面清唱,没料到竟大受欢迎。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每次听到这几句歌词,总让人怀念起台湾民谣的传奇人物陈达老先生。一把残缺的老月琴,一个穿梭在大街小巷内孤独的声影,一生都在为民俗歌谣默默奉献的歌者,这也是《月琴》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月琴》这首歌走红之后,郑怡在拍谱唱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个人第一张专辑《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在这张专辑中李宗盛第一次担纲制作人的角色,主打歌《小雨来得正是时候》是小虫初出茅庐的作品。其实本来郑怡觉得这首同名主打歌并不适合自己唱,但是制作人李宗盛却认为她一定可以唱得好。在录这首歌时,郑怡唱不出那种感觉,录的感觉一直不理想。结果李宗盛想了一个办法,让郑怡在录制的时候喝了些酒,还真的就唱出了那种感觉。《小雨来得正是时候》蝉联了十三周的排行榜冠军,并且获得了年终金碟及十大畅销金曲的第二名。

郑怡《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专辑封面

那一年是1983年,华语歌坛非常热闹,且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苏芮的《一样的月光》、丘丘合唱团的《就在今夜》等等。马兆骏在郑怡第一张专辑《小雨来的正是时候》里,贡献了《走一个下午》、《无法解答的问题》等两首歌,彼时马兆骏正在宝丽金唱片任职,所以在词曲作者这一栏只能用他的英文名“戈登”,郑华娟等创作人也在这张专辑中初露光芒。当然,谈到这张专辑,也总绕不开李宗盛和郑怡之间的感情故事。

1984年,郑怡发行了第二张专辑《去吧,我的爱》,依然是李宗盛的制作,陈志远先生担任编曲,同名主打歌亦是李宗盛的手笔,其实李宗盛在那个阶段的歌曲都非常抒情。虽然《小雨来的正是时候》造成了轰动,然而《去吧,我的爱》却不如预期理想,郑怡自己谈到这样的状况时,她觉得那可能是因为她自己的唱法有所改变。在《小雨来的正是时候》中,她是很高扬、霸道的唱法,而这首《去吧,我的爱》则尝试将力道稍减,改为更加内敛的唱法,在录音室录制的时候,郑怡也曾痛哭,因为实在是唱不出那种感觉。不过对我们这些听者来说,现在再听这张专辑中的歌,还是觉得非常耐听的。

郑怡《去吧,我的爱》专辑封面

紧接着1985年的《苏醒》专辑,算是郑怡那些年歌唱生涯的一个阶段回顾,由于已经意识到唱片必须由企划带领宣传,所以整张唱片的企划,从内到外都是由郑怡自己一手包办的。推荐这首《早起的太阳》,由马兆骏的妹妹马毓芬作曲,而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就是马兆骏。郑怡自己在专辑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情笔记:在这段时间内,我遭遇一些“个人”事件,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我在感情上的变化……。这首歌曲也许正是唱出了感情失意后的郑怡,重新拥抱温暖的太阳的感觉。

1986年的《想飞》对于郑怡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那是郑怡离开拍谱唱片转投可登唱片后所发行的第一张唱片,可登唱片于1985年成立,是由“印象合唱团”中的成员曹俊鸿、陈复明创立的。郑怡与曹俊鸿俩人其实早就谈及了合作,只是因为唱片公司不同而无法如愿。对于这张《想飞》,曹俊鸿制作非常之用心,甚至一个月都不出门,同名主打歌《想飞》由梁弘志先生操刀创作。

郑怡《想飞》专辑封面

1987年,郑怡在“可登”时期发行的第二张唱片《心情》,制作人曹俊鸿。同名主打歌曲《心情》由已逝的音乐人卢昌明创作,是作为洗发水的广告歌曲推出的,由于广告的反复播出,让这张唱片取得了不俗的销量,郑怡出色的唱功及专辑中词曲的精良也是一大卖点。卢昌明、罗大佑、梁弘志都参与了专辑中的歌曲的创作,有意思的是,专辑中有一首《敲痛我的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林秋离/熊美玲夫妻俩合作的作品,但是专辑内页中却用了他们的笔名,词/南风(林秋离)、曲/恒恒(熊美玲)。如果你仔细看歌词内页的话,你会发现林秋离先生不止一次用“南风”这个名字。

郑怡《心情》专辑封面

而可登唱片在这张专辑的宣传上也是做足了文章,甚至专门去了埃及拍摄唱片封面,这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轰动。郑怡说:自《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之后,我就相信一定会有好的制作,好的歌曲,能再次使我登上排行榜,再拿销售冠军。《心情》,它让我的梦想成真。这张制作精良的唱片,名列“台湾百佳唱片”第67位。

既然说到了郑怡的《心情》专辑,就要特别提一下曹俊鸿创意的"东城故事"组曲。从曲佑良的《舍不得分开》专辑开始,,把三个乐章分别嵌在了曲佑良,郑怡和马玉芬三人的专辑中,分别是第一乐章《拥挤的心灵》(曲佑良《舍不得分开》专辑),第二乐章《沙漠的风》(郑怡《心情》专辑),第三乐章《消失的地平线》(马玉芬《多情会有问题》专辑)。这样的概念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当时仍然是一个创举。

1988年郑怡在可登发行的《离家出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标题曲《离家出走》朗朗上口,依然是卢昌明的创作。

郑怡《离家出走》专辑封面

谈起卢明昌这位音乐怪才,有一张出自他手的专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1990年林杰唱片发行的何方的专辑《我不是那种人》,整张词曲都是卢昌明的创作,非常有概念性,而且难的是每首歌的旋律都很好听,把那种初入职场的心态描绘得非常清晰。

何方《我不是那种人》由卢昌明全创作

只是这样的概念究竟是歌者自己的心声,还是歌者为创作者代言,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这仍然是一张很值得去听的唱片。其实包括卢昌明自己的那张《少数民族》,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佳作,可惜他已经在2008年去世。 在前文提到的金韵奖第六辑中,就收录卢昌明写的一首《一窗清响》,这么看起来他也算是民歌一代了。


卢昌明《》专辑封面

对于我个人来说,接触到郑怡的歌曲比较晚了,1991年在可登唱片发行的《天堂》是我最早听到并喜欢上的郑怡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和郑怡合作已久的才女郑华娟。我很喜欢郑怡的那个版本,尤其是其中她的一段口白。这首《天堂》其实由不同的歌者演绎过,每个翻唱的歌者都唱出了不同的意境,但对于这首歌,我觉得郑怡清澈而温暖的声音里传递出了一种人生的感悟: 浮生千山路后, 最值得珍惜的事物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郑怡《天堂》专辑封面

1993年郑怡发行的一套翻唱罗大佑、小虫、梁弘志的唱片,也是我心中的经典专辑,而且目前这套专辑在网上的价格也不高,可谓是物美价廉。

郑怡《大师之旅》系列专辑

前几年去台北看民歌四十的演出,虽然演出的副标题叫做"再唱一段思想起",但却没有看到郑怡出场,略感遗憾,其实民歌三十中也没有她的身影。我本人开始认真听郑怡的专辑,还是在2000年以后,有了各种老歌的论坛以及有了途径去奇摩淘二手唱片,才断断续续地补了课,否则还真的是要错过了这把好声音。

26年前的12月,那个“狂飙”之夜你是否还记得?

JS,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

余光中,于光中

余光中 ,那些歌中的诗

1937

喜伟,每次相遇都是永别的重逢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