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谣歌手小皮认识完全就是因为音乐。10多年前,他和几个朋友组成的“夜班巴士”乐队,在上海的高校里还红过一阵,我那时还误打误撞地在国定路上一家叫2046的唱片店里买过他们的这张唱片。这张专辑是上海的一家叫“泛音”的唱片公司发行的,这个公司还发行过“甜蜜的孩子”的《在街上》等为数不多的几张专辑,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呢?
当我后来认识小皮时,他已经低调地发了自己的首张专辑《我们都是岁月的孩子》。由于我们的童年及少年都是在一座小县城度过,所以也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他的那首《老三》中简单的几句歌词,就勾勒出了那里的模样:我出生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那里没钱也没什么风景可言……我的童年就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像麦子那样自由的生长。
和很多70年代末出生爱音乐的孩子一样,小皮和我都是从卡带里寻找到了对音乐的感觉与热爱,当然,他是抱着吉他走到了前台,而我,还是在听。上世纪90年代中掀起的那场“校园民谣”,激发了他对于音乐的喜爱。那时很多男生都渴望能像老狼那样,抱着吉他在校园里弹唱。直到遇到了小柯的音乐,让小皮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也在不知不觉中指引着他以后做音乐的方向。一个学美术的乐观的男生,就这样因为老狼、小柯和吉他,渐渐地疯狂地爱上音乐,去北京来上海,带着一把心爱的吉他行走吟唱,却坚定的走在音乐这条路上。 2011年的那张《我们都是岁月的孩子》专辑,是他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化成了一首首歌。听完后你仿佛回到了90年代中期校园民谣最为繁荣的那个时期,简简单单、从从容容,却又蕴含着让人内心觉得舒服的温暖。 他的音乐里,总会有些许细节能够敲开听者的回忆,触碰到心底的某个小角落。小柯在听完这张专辑后说:“我好久没有完整地听完一张唱片了……祝愿你能一直和音乐在一起,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拥有了音乐。”没错,此时的小皮已经拥有了音乐,拥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2年发行的这张《老歌手》专辑,相比上张《我们都是岁月的孩子》的制作显然有了更多的准备和经验,专辑依然延续着怀旧感的民谣风。这张专辑的诞生,还得到了华语流行音乐著名的音乐人陈秀男老师的指导。
《老歌手》专辑里还有一首和我有关的歌曲:有天我和小皮诉说了我学生时代一个人从某个小站坐火车回上海的心情,那个叫“固镇”的小站,和中国千百个铁路小站一样,繁华和热闹都与它们无关,如同这块安静伫立的站牌。
南来北往的列车从这里驶过,大部分都是忽略了它呼啸而过,偶尔会有一部绿皮列车停下。小皮很快就冒出了灵感写出了这首《一个人的列车》,并收录在《老歌手》专辑里,还真的是很好地诠释出我当时的心境。 《蒲公英》这首歌由小皮在“夜班巴士”时期的伙伴王春跨刀创作,优美的旋律让这首歌成为专辑中比较出彩的一首。专辑依然没有华丽的歌词、精美的包装、过度的宣传。但感动人的,往往就是一字一句,一个音符。 2015年的4月,小皮发行了第三张专辑《时光掌纹》,依托了强大的网络销售平台,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不要亲自发快递了,而多花点时间在创作上,或者干脆就发发呆休息。我很喜欢专辑中一首朱七作词,小皮作曲的《随》,而且要特别说明的是,朱七是这张专辑概念的总设计师。当时在微博上讨论这首歌时,朱七说“: 随心所欲,随遇而安,随缘而去……总有些什么,要我们追随一下的”。所以,生命中的这么多感受,用一个“随”字就可以概括出。 在专辑的文案中,陈秀男老师也有一段关于“随”的感想:内陆的独立音乐人,不知道是否缺乏比较系统性的练习,感觉正是在录音棚里唱的歌,有时反而会不如一把吉他慵懒地唱出来,那种温暖和感动。或许这和小皮本身比较随性的性格也有关系。 小皮第三张专辑《时光掌纹》 你有多久没有安安静静坐下来,认真地听一张唱片了呢?如果你已经厌倦了那些无病呻吟、不着边际、空洞的歌词与声音,那你可以来听听小皮的音乐:简单、平实、温暖。 他就是游走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老歌手"。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
|